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对妇科疾病患者负情绪的影响

2022-07-15 01:45孙静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9期
关键词:妇科疾病负性情绪心理干预

孙静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对妇科疾病患者负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5月- 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妇科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及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开展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应对方式、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调查,并在护理结束后评价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F-36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SF-36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后,觀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更为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选择积极应对方式,患者满意度高,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负性情绪;量化评估策略;妇科疾病;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7--02

妇科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包含卵巢、子宫以及输卵管疾病等,不仅病种多且复杂,同时具备患病率较高及病情反复发作的特点,给女性机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危害。但大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心态,直接延缓病情康复,甚至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经济负担[1-3]。对此,临床除了常规治疗之外,应尽早选择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此稳定患者情绪,使其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4]。近几年,随着护理技术的进步,临床发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负性情绪,调节其应对方式,为病情早日好转提供前提[5-6]。本研究针对临床妇科疾病患者开展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探讨干预对妇科疾病患者负情绪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8年5月- 2021年3月收治的86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7]:①与临床诊断相符,经病理或者影像学等检查确诊;②病历资料完整,中途未退出观察者。排除条件:①研究前服用激素类药物;②合并意识障碍、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者;③存在视听障碍,难以配合护理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及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年龄41~63岁,平均年龄50.37±1.25岁;体重52~67kg,平均体重60.33±2.78kg;子宫肌瘤16例,宫外孕12例,子宫内膜癌10例,其他5例。对照组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0.44±1.18岁;体重50~68kg,平均体重59.67±2.55kg;子宫肌瘤18例,宫外孕10例,子宫内膜癌9例,其他6例。两组上述信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对此研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经医院伦理机构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观察组  选择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

(1)创建护理小组:将组内成员按护士等级进行划分,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一级护士、低年资三级护士共同负责重度患者,护师以及多年经验的二级护士负责中度患者,三级护士负责轻度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基础信息与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发放心境状态量表(POMS-SF),按结果将患者划分成轻、中、重度,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

(2)制定完整的心理干预措施:首先选择热情态度主动与患者及其亲属沟通,介绍医院周边环境、院内先进技术等,并举例同类型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同时可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分享经验,相互抒发内心真实想法。选择通俗的语言讲述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邀请亲属参与护理中,嘱咐其多陪伴患者,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并帮助其寻找社会支持。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以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放松机体,定期开展疾病相关知识讲座,普及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及保健知识等,同时可引导患者抒发内心真实想法,耐心倾听其疑问,帮助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出院指导:告知院内心理咨询电话,获得患者联系方式,定期进行随访,掌握其心理情绪的变化,及时给予疏导。

1.2.2  对照组  选择常规护理,帮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按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并提供日常生活方面的指导,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必要时提供心理辅导。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护理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焦虑(HAMD、HAMA)评分调查,①HAMD:<8分正常,8~20分轻度,20~35分中度,>35分严重[8];②HAMA:<7分正常,7~29分中度,>29分严重。

(2)应对方式:护理前后进行应对方式评分,包括回避、面对、屈服3大项,每项总分62分,得分越高应对危险事件的能力越弱。

(3)满意度:护理结束后评价患者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程度,满分100分,≥80分十分满意,65~79分一般满意,<65分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观察例数×100%。

(4)生活质量:护理前后评价生活质量(SF-36)评分:各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选择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选择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回避、面对、屈服3个维度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应对方式3个维度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降低,組间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采取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SF-36各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较护理前SF-36各维度评分均大幅度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研究发现,妇科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极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以及抑郁等情绪,主要是因为其缺乏对疾病以及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对治疗结果极为担忧,或者部分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期望较高,一旦效果不明显时可能出现失望、抵触等情绪,甚至降低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最终给治疗进展造成极大影响[9]。以往,临床多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但其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快速控制其情绪,从而延长治疗与康复时间。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可促进病情早日康复[10]。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消除负性情绪,改善其应对方式,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按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分级,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同时通过评价结果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且护理人员也按照评估结果判断不同等级患者存在的护理需求,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病情快速恢复。由此看出,该护理方式是创建于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基础上,随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并调整护理频率,实现差异性心理护理,从而保证护理措施的时效性与针对性,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护理期间,首先通过健康宣教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有效提升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其依从性。同时邀请病友分享经验,家属给予更多陪伴,护理人员指导放松方式,引导其抒发内心真实想法与压力,并给予随访,实时掌握患者情绪变化,并耐心解答其疑问,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面对疾病,最终促进病情快速好转。

综上所述,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心理干预疗效突出,消除负性情绪,调节应对方式,使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4  参考文献

[1] 华东育,刘丽,蒋桂芬.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负性心理及危险性积分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5):395-399.

[2] 贾玉蕾,延丽霞,张则,等.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情绪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2):357-360.

[3] 孙兴梅,徐百玲.情欲顺势心理护理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02-4304.

[4] 崔冀芳,叶成杰,潘洪帅.手术室量化评估干预策略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J].癌症进展,2019,17(11):1357-1360.

[5] 王雪梅,刘莉.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康复指标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3):342-345.

[6] 王千心,张彩云,张志刚,等.积极心理干预对妇科癌症患者病耻感及适应水平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0,35(13):71-73.

[7] 裴晶.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1998-1999.

[8] 范海兰,杜二球,周婉平.情绪调节法对妇科感染性疾病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疗效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21,28(1):119-122.

[9] 宋秀娟.优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4):2439-2440.

[10] 何利芳.积极心理干预对提升宫颈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的作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7):515-518.

[2021-12-28收稿]

作者单位:201501  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妇科疾病负性情绪心理干预
远离妇科疾病这么做才正确
妇科疾病常见误区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诊治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王少华运用双向疗法治疗妇科疾病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