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助力入学适应

2022-07-15 15:34伦洁湘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特色课程幼小衔接

伦洁湘

摘 要:一年级学生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缺乏自信心。为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东城小学以“1+3”阳光体育运动、艺术特色、绘本诗词、小军人自护自理等课程为载体,通过游戏活动、体验探究的方式,从身心、学习、生活方面帮助一年级学生顺利平稳过渡,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关键词:特色课程;幼小衔接;一年级学生

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儿童早期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转折。儿童的适应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今后对学校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并影响将来的学业成绩和社会成就。我校坚持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发展的整体性、可持续性,以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课程为载体,帮助一年级学生顺利平稳过渡,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一、身心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缓解入学焦虑

步入小学,学生开始人生中的新起点,是他们学习、努力的起始点。新入学的儿童面临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行为规范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期望水平的变化等等。刚入学的学生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体育运动是缓解学生情绪的有效途径。我校在“追求卓越,励志自强”的办学理念指引下,以基础与特色项目相融合的方法,实行“1+3”培养计划开设体育课程,“1”是熟练掌握跳绳技术,“3”是让学生掌握“游泳、乒乓球、篮球”三项运动技能。阳光体育运动成为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课间十分钟、大课间、体育课、课后特色课程都是学生尽情挥洒汗水,放飞自我的大舞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释放入学压力和焦虑,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2021年下学期,我校一年级学生通过每天3分钟耐力跳、1分钟竞速跳、“自我挑战”闯关活动等,一分钟跳绳平均数达149下,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收获健康,体验快乐。

二、社会适应:艺术特色课程建立交往自信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后兴趣、特长得以延续和发展,给予学生对环境适应的安全感以及对自我评价的自信心,学校每周开展“红领巾达人秀”活动,给予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一年级的“萌娃”们用架子鼓、诗词朗诵、讲故事、唱歌、舞蹈等方式尽情张扬着自己的个性,他们在展示、交流中获得信心,缓解交往的紧张,他们感受到小学生活是多姿多彩,是快乐、好玩的。学生成长的快乐不局限于维持原有水平学习能力而带来的快乐,而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成长带来更长远的幸福感。为满足学生不断成长的需求,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学校依托番禺区“十四五”立项课题《器乐进课堂对提高小学生读谱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全免费开设“器乐”专业“双师”课堂,努力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并编著《葫芦丝教程》《小四弦教程》两个系列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延续快乐。此外,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器乐、歌唱比赛,以班为单位,全员参与。学生获得登台表演机会,切实提高艺术素养、陶冶情趣、释放天性、培养自信。

三、學习适应:绘本诗词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进入一年级后,为减缓学习坡度,教师在上学期的适应期仍以学生在幼儿园时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平稳过渡。图文并茂的绘本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丰富阅读体验。学校为班级提供多种多样的、适合初入学学生阅读的图画书。班级设立图书角供学生自主取阅,支持学生广泛阅读、轻松阅读。教师利用早午读、课前一分钟、阅读课让学生听教师讲故事、看图猜故事内容、续编故事、分角色演故事、好书推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下学期,我们适当地增加童谣、儿歌、诗词等学习内容,通过诗词朗诵表演、诗配画、玩诗词接龙、诗词闯关游戏等方式,用诗词滋养学生成长,并指导家长进行亲子共读,逐步培养学生热爱诗词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生活适应:劳动教育培养自理自护能力

我校利用劳动课,根据初入学学生生活自理状况和个体差异,让学生学习独立穿脱衣服、系鞋带、进餐、收拾餐具、整理床铺等自我服务,学会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等,增强初入学学生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通过反复的情景模拟演练,学生都能做到每天带上餐具,排队取餐,自觉用餐,饭前便后要洗手。每节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课堂结束后会收拾文具,放学学会整理、收拾书包。知道要保持座椅的整齐,要把自己的课桌抽屉整理好,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能主动拾捡放到指定的地方。此外,我们结合学校《小军人自护校本课程》,利用班会课,把平时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播放,让学生感受到原来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不及时纠正会对自身安全产生严重后果,并且通过学习图文并茂的《小军人自护校本课程》帮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如果发生问题该如何处理等,让学生逐步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开展以上的特色课程,点亮学生的美好童年。回想一年级的学生在去年九月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又略显羞涩地来到学校,一年即将过去,学生现在已经能自信自如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自护。其中有一个场面让笔者至今难以忘怀,小添同学初入学时有点腼腆,交谈时不太愿意表达自己。通过学校一系列特色课程的开展,笔者不断地观察他,找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体育运动方面,他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及时鼓励、表扬。小添特别认真学习《小军人自护课程》,因为小添的理想是要成为一名军人。现在的小添越来越开朗、自信。在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结束,学生排队放学离开学校时,小添跨出校门口的那一瞬间,又马上转过头来,轻轻地说了一声:“老师,我舍不得您!”那一刻,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这个学生已经适应小学的生活,并与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就是有效衔接的成果。

猜你喜欢
一年级学生特色课程幼小衔接
一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探讨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重视“幼小衔接”幼儿教育更出彩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防治结合 消灭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