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2022-07-15 15:34陈祖云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榕树巴金语气

陈祖云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桨、桩、暇”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字,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

2. 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感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二、教学重点

通过品味描写榕树和飞鸟的段落,初步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三、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出静态和动态的韵味。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研学案

五、课时设计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述传说,导入新课

1. 传说导入,简单介绍“鸟的天堂”。

2. 明确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2)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的段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相机点拨:不可计数,应接不暇。

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通过课前预习,你知道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吗?每次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2)默读课文,用简单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黄昏时看到大榕树,早晨时看到许多鸟)。

过渡:两次经过“鸟的天堂”,巴金先生由衷地赞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深入研读,体会静态之美

1. 探究研学问题一:为什么大榕树会成为鸟的天堂?

学习要求: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说说大榕树给你留下的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

2. 学生汇报,师相机点拨。

重点品析7、8自然段,从榕树的大、茂盛两方面体会大榕树枝叶繁茂的静态美。

重点句子:①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②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③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④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⑤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补充:“许多株”——“两株”——“真面目”。

小结:大榕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难怪巴金先生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 指导用舒缓、赞美的语气朗读第7、8自然段。(配乐:寂静之声)

4. 思考:你认为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是什么?全班交流。

过渡:客观条件和人为因素结合在一起,大榕树就成了鸟的天堂,可惜的是,第一次巴金先生只看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却没有看到一只鸟,于是他心里不禁这样想——“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

(四)深入研读,体会动态之美

过渡:巴金先生在第二次经过的“鸟的天堂”时,终于一饱眼福,见到了群鸟飞鸣的奇观。

1. 探究研学问题二:鸟儿在大榕树里怎么生活?

学习要求:画出描写鸟儿的句子,说说这里的鸟儿给你留下的印象,并在小组内交流。

2. 学生汇报,师相机点拨。

重点品析12、13自然段,从鸟儿的多、自由两方面来体会群鸟飞鸣的动态美。

重点词句:①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热闹)

②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大小各异,形态不一)

③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自由自在,姿态万千)

④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了起来。(多)

⑤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站在一根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快乐)

补充: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出鸟的快乐。

小结:榕树里的鸟儿自在飞翔,欢快鸣叫,难怪巴金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3. 指导用轻快的节奏、高低起伏的语气朗读第12、13自然段:动作朗读、配乐朗读。(配乐:百鸟朝凤)

(五)小结升华,作业巩固

小结:事物皆有静态和动态之美,只要我们带着用心观察的眼睛,就能发现平凡事物也有打动人心的美。

作业:1. 小练笔:完成课本104页中的练习,任选其一。(添加静态或动态描寫)

2. 抄写第23课生字,并听写。

3. 继续练习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课文中7、8自然段和12、13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23. 鸟的天堂

猜你喜欢
大榕树巴金语气
海上日出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亲爱的大榕树
语气不对
老家的大榕树
注意说话的语气
小巴金“认错”
向巴金学习讲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