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阅读方法指导课教学设计

2022-07-15 15:34林思敏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格林童话研学童话

林思敏

一、读本分析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安排在第三单元,以“在那奇妙的王国里”为主题,重点推荐了《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中外童话故事,作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课内童话学习的拓展与延伸,很好地体现了统编教材“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三位一体的编排理念。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的时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童话深受学生喜爱,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不少童话,本学期课本中也编排了童话单元,这为学生阅读、理解童话故事提供了基础。展开想象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他们在二年级上册便学习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在二年级下学期也尝试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也学习了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此,学生对如何展开想象有一定的基础,但如何通过展开想象的方法来阅读童话,自觉地运用展开想象的方法来感受童话的乐趣,需要教师继续指导巩固。

三、设计理念

(一)贯彻“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课外阅读指导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理念,笔者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发挥想象,感受奇妙”“代入角色,深入体会”“大胆表演,充满乐趣”的阅读实践活动,使学生激活阅读热情,习得阅读方法。

(二)“融·乐”课堂教学理念

番禺区继续深化“研学后教”理念,深度优化“研学后教”升级版,打造“研学后教融·乐课堂”。在这个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的引领下,在落实“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通过“融通技术”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润养学生阅读素养。让学生真正产生阅读的兴趣,乐于学习、乐于探究、乐于思考、乐于分享、乐于创造,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四、教学目标

1. 在阅读《狼和七只小山羊》片段中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童话的奇妙。

2.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阅读童话,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中想象的乐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五、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在阅读《狼和七只小山羊》片段中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体会童话的奇妙。

2. 教学难点: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阅读童话,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中想象的乐趣,感受阅读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师:1. 制作微课和课件;2. 准备头饰。

课前微课:(1)介绍童话的体裁特点;(2)《格林童话》简介及作者介绍。

课中微课: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学习展开想象的方法。(1)介绍童话里充满丰富的想象;(2)列举童话中学习想象的方法;(3)小结想象的方法。

学生阅读《格林童话》。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开启想象之门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三单元中走进了童话王国,课外也一直在读《格林童话》,书里有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让人爱不释手。你们认真阅读的氛围把童话仙子也吸引过来了,你们看!

2. 猜图游戏,了解学情

出示童话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让学生竞猜抢答,初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自然而然地进入课堂的学习。同时,通过几个问题,检测出学生前段时间的阅读情况,掌握学情。

(二)微课引路,习得想象方法

1. 回顾要素,生成问题

(1)出示单元导读页,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2)出示“快樂读书吧”的阅读提示,复习阅读童话的方法。

(3)提出研学问题:阅读童话故事时,如何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童话的乐趣?

2. 观看微课,自主学习

(1)提出学习任务:童话仙子介绍了哪些展开想象的方法?

(2)学生自主学习。

3. 小结方法,引领阅读

展开想象的方法:(1)根据题目想象;(2)借助插图想象;(3)抓关键词想象;(4)联系生活想象。

【设计意图】根据回顾单元要素,生成本节课的研学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微课,再针对研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习得阅读方法。

(三)课堂研学,分享想象乐趣

1. 自主学习,展开想象

(1)学生自读《狼和七只小山羊》片段,尝试运用方法展开想象。

(2)出示句式:

我用(    )方法,从(    )想象,想象到(           )。

2. 小组合作,巧用想象

(1)说:说清楚想象的内容,还可以演一演;

(2)听:认真聆听,还可以补充自己的想象。

3. 汇报交流,分享想象

(1)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通过表演的方式把想象具象化。

(2)回顾方法,延伸阅读

交流总结:同学们,刚才童话仙子带领我们游历了童话王国,学习了用抓住题目、插图、关键词句和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在阅读童话中展开想象,我们以后还可以用这些方法继续阅读更多的童话。

【设计意图】学生尝试运用在微课中习得的想象方法,一边阅读一边运用想象的方法,真正实现现学现用的有效课堂。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拓展延伸,继续阅读之旅

1. 分层作业,个性选择

师:童话仙子推荐大家阅读这几本童话书,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本有计划地阅读,感受丰富的童话世界,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继续在童话王国里遨游。

(1)推荐书目:《格林童话》《稻草人》《木偶奇遇记》。

(2)分层作业:(选一种)①讲一讲:“我是小小讲书人”,把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录成音频发到班群跟同学们分享;②写一写:把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做一份读书笔记;③画一画:把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内容画出来;④演一演:与小伙伴或家长把最喜欢的故事表演出来。

2. 学习评价,延续兴趣

(1)评选“最具想象力小组”。

(2)评选“想象小明星”(出示“想象小明星”评价表)。

结语:期待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习得更多的阅读方法,继续享受阅读的快乐。今天我们在童话王国游玩到此结束,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评选“最具想象力小组”“想象小明星”的过程性评价方式,实时了解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通过对比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阅读行为。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引领学生把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布置个性化作业,在阅读实践中巩固和提升,更好地体会阅读的乐趣,为下一阶段的阅读分享课做好铺垫。

九、板书设计

《格林童话》方法指导课

题目            关键词句

丰富的想象

插图            联系生活

十、教学反思

(一)理清思路,巧设环节,融趣味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落实新课标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理念,打造“研学后教融·乐课堂”。笔者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通过“发挥想象,感受奇妙”“代入角色,深入体会”“大胆表演,充满乐趣”的阅读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阅读热情,习得阅读方法。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闯关答题,检测情况→微课引路、习得方法→课堂研学、分享想象→拓展延伸、继续阅读四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并能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当中。

(二)巧用微课,习得方法,融技术

本堂课笔者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两个微课:“课前微课”很好地帮助学生回顾了童话的体裁特点,同时进一步熟悉了《格林童话》。“课中微课”以学生熟悉的课内童话《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展开想象的方法,让学生能借助微课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想象的方法,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计算机室学习,学生每人一台电脑,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学习微课的节奏和次数,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三)自主閱读,交流分享,融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做到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展示交流的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半时间以上,很好地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讨论、分享、互评中,不知不觉地习得方法,让学生真正产生阅读的兴趣。通过评选“最具想象力小组”“想象小明星”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阅读行为,做到实现“三融六乐”的课堂效果。

(四)以生为本,巧妙点拨,重延伸

在课堂,教师通过多次点拨、课堂小结等,引领学生把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最后,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体现“双减”的要求,让学生在巩固中提升,更好地体会阅读的乐趣,为下一阶段的阅读分享课做好铺垫。

猜你喜欢
格林童话研学童话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译介铸经典,瑰宝恒流传——《世界各地的格林童话:格林童话国际接受的动态流变》述评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童话镇
青蛙王子
“过期”的《格林童话》
午夜童话镇
“过期”的《格林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