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单元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22-07-15 15:34林丽芳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核心要素双减政策

林丽芳

摘 要:优化作业设计,从作业量上进行整体把控,是减负最直观的呈现。单元作业设计是立足于整个单元,内容丰富多样的作业设计模式,对于提质减负有着积极意义,是优化作业设计的突破口。文章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对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应体现育人观、整体观和评价观的原则。

关键词:“双减”政策;单元作业设计;核心要素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这对教师对作业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按量、提质、增效是作业设计的总趋势。

随着提质减负文件的提出,如何既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这对教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优化作业设计,从作业量上进行整体把控,是减负最直观的呈现。《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合理设计学生作业内容与时间,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单元作业设计是优化作业设计的突破口。

课程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需要基于课程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要保持一致性,作业时间要合理,作业难度要适切,作业类型要多样性,作业要体现纵横结构性,关注个性学习的差异性,并且需要依托作业结果反思和完善作业设计等。

一、立足学生主体,体现育人观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王月芬指出:作业所反映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诊断评估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技能的评价过程。作业折射了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压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责任感、自律性、持之以恒的意志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业成绩等方面。作业是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核心问题,与教学、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教学共同促进学生发展。作业设计和实施的质量,不仅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维度和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尺度,还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作业本质上也是全面育人的过程。在单元作业设计时,不仅要体现立德树人、素养导向、五育并举等育人理念。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作业设计的理念为:启自然科学之大门,绘童眼事物之真彩,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将紧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将作业内容、题型、评价进行趣味性、多元性设计,将作业为分三个梯度:常规目标作业、核心目标作业和素养目标作业。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人文主题是让学生走进自然科学世界,其语文要素:1. 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2. 搜集材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学情,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多元性的作业。一是在常规目标作业部分设计三部分的闯关游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吸引学生兴趣;二是核心目标作业部分开启探索之旅,从简单的分条记录获取信息的方式完成思维导图,到对所给选文的句子进行概括分析,感悟说明性文章的不同语言风格,到最后开始尝试闯关课外作业,感受两种不同类型说明性文章文体的异同,逐渐提高要求;三是素养目标作业部分挑战之旅,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学生挑战项目,最后实现每位学生都能参加“写作发布会”。

从开启自然科学大门,到进入大门探索、挑战,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體验式学习,鼓励学生一笔笔手绘事物之真彩。在这过程中,教师还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自选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行选择,各项作业难度有层次、有梯度,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整个单元作业中所呈现出的不是完成作业,而是学生实现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充分体现育人观念。

二、指向语文要素,体现整体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单元作业设计时应以提升语文素养为核心,紧扣训练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判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其中,后三个维度应当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达成。立足于本单元的语文基础知识点与语文要素,让学生在作业的检测与训练中结合运用课堂上习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与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在单元作业设计时,统整单元,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分解落实到作业中,实现能力的积累与螺旋上升。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笔者将本单元的作业目标和内容进行统整,将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融合在每次作业中。如,“完成思维导图”“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在组内交流成果并互相评价”等等将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和审美鉴赏均融为一体。又如,我们选择国内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感受着祖国建筑文化的魅力。再如,笔者精心设计了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的相关题目,让学生了解“祝融号”的文化意蕴及其特点。

单元作业设计应充分体现能力的积累和螺旋上升的特点。如,在“素养目标作业”中,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第1课并结合图片尝试改写以白鹭的口吻进行自我介绍,接着结合材料利用表格对比尝试将散文《白鹭》2至5段改写成说明性的文段。

单元作业中的每一项练习,应将“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训练中,在素养导向下逐步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

三、调动积极性,体现评价观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因此,在单元作业设计中,在评价方面可以综合使用自评、组评和教师评价的多元评价方式,在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作业心理和情绪,实现从“扶”到“放”,从“独立”到自主创作的过程,达到激发学生自主作业的效果。

单元作业的设计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双减”背景下控量、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单元作业设计中体现育人观、整体观、评价观的策略,以促进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扎根,从而使学生在单元作业模式下获得更加充足的锻炼,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姚翠红.谈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1(02).

[2]刘樑英.实现单元知识关联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09).

猜你喜欢
核心要素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责任教育下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培养
特色彰显 品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