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在恶性肿瘤临终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2-07-15 15:41彭川
医学前沿 2022年7期
关键词:安宁疗护恶性肿瘤护理效果

彭川

摘要:目的 分析安宁疗护在恶性肿瘤临终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临终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宁疗护,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 SAS(焦虑)、SDS(抑郁)的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 SAS(焦虑)、SDS(抑郁)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在恶性肿瘤临终病人护理中,护理效果良好,并且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安宁疗护;恶性肿瘤;临终病人;护理效果

恶性肿瘤晚期临终病人,身体已经丧失大部分免疫能力,还会出现癌痛,及疾病引起的各种不适感,且目前恶性肿瘤还未研究出有效治疗方法;患者会出现悲伤,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及心理折磨,生活质量直线下降[1]。安宁疗护为无法治愈的患者及其家属临终前缓解痛苦的一种医疗护理,是极具人文光怀的医疗服务模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临终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73.67±10.02)岁。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平均年龄为(71.79±10.11)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恶性肿瘤晚期标准;年龄18-70岁;预计生存期﹥3个月;沟通交流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合并沟通障碍、认知障碍及语言交流障碍;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 中途退出研究或死亡病人。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护理方法

实施常规性优质护理干预,即对病人 进行对症护理,减轻病人躯体症状;为病人创造良好的 住院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干净;鼓励病人亲朋好友多来看望病人,给予病人支持及鼓励。干预时间为4周。

1.3.2观察者护理方法

观察组进行安宁疗护: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实际病情与预后,根据患者心理特点、承受能力、选择个体化的护理方法,适时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及预期效果。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死亡的承受情况,与患者家属协商后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死亡教育方式,发放相关教育资料,使患者辩证理解死亡。疼痛症状处理,患者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后,由于疼痛,这种承受力会逐渐减弱,除了药物外,尝试按摩、针灸等方式缓解疼痛,通过转移注意力,饮食护理等,帮助患者降低疼痛。另外应注意患者的生活环境安宁,可帮助患者剪指甲,梳头发等,让患者更加舒心。增加护患沟通,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患者心理问题;协同家属引导患者回顾人生,探讨自身价值,鼓励患者吐露心声,重新审视生命中出现的重要关系,珍惜眼前,活在当下。帮助患者回忆过往人生经历以及协助其进行适当的告别仪式,使其有尊严的,安详的度过最后阶段;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其了解患者病情,并多陪伴患者,对其提出的要求尽量满足,避免患者留有遗憾等。干预时间为4周[2]。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焦虑)、 SDS(抑郁)的评分(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SF-36, 对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满分 100 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医疗数据分析采取SPSS 21.0 软件进行资料统计,评定资料计数检验的单位为X2 ,评定计量单位的检验单位为t,平均数以( ) 表示,以 P<0.05、P>0.05评定两组对比的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SAS(焦虑)、SDS(抑郁)护理前后对比

护理4周后观察组的 SAS(焦虑)、SDS(抑郁)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 SAS(焦虑)、SDS(抑郁)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证明了,安宁疗护在恶性肿瘤临终病人护理中,护理效果良好,并且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进行安宁疗护能够关注患者心理与精神健康 ,对患者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进行人生回顾,让患者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中,减少对疾病关注程度,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释放心理压力,缓解其绝望与痛苦情绪;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尊重患者的愿望,唤起患者的正面情绪,并尽可能帮助患者完成未完成的愿望;协同患者家属、朋友给予患者关怀,为患者提供支持,获得情感寄托,提高幸福感;注重维护患者临床前尊严,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帮助患者维护外观[3]。

综上所述,安宁疗护在恶性肿瘤临终病人护理中,护理效果良好,并且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明荣.安宁疗护对肿瘤临终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2021,(25):187.

[2]穆静宜.老年临终病人安宁疗护的临床实施效果及对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5):263.

[3]王琳,陳文娟,王立洁,芦琼凌.安宁疗护对妇科肿瘤晚期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9,38(6):571-572.

猜你喜欢
安宁疗护恶性肿瘤护理效果
疼痛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探索与困境:我国老年人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分析
“安宁疗护”呵护人最后的尊严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安宁疗护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