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权主义的角度解读《弗洛斯河的磨坊》

2022-07-16 11:49王若遥
红豆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麦琪弗洛磨坊

【摘要】《弗洛斯河的磨坊》讲述了身处于维多利亚时代社会背景下的女主人公麦琪,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对旧时想法进行积极抗争的故事,抨击了男权社会的不平等与黑暗制度,提倡维护女权主义,实现男女平等与主权平等,是一部能够体现女性主义的优秀代表作。通过研读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弗洛斯河的磨坊》,分析该作品中女权主义的具体体现及其所反映出的深刻内涵,从而对该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整理和研究,同时对该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女权主义;《弗洛斯河的磨坊》

1.引言

《弗洛斯河的磨坊》是由小说家乔治·艾略特所著的能够深刻体现女性主义的代表作,对其当时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小说是从女权主义文学的视角进行阐述,具体的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地位的地下,她深受性别歧视与社会压迫的多重打击。小说以女主人公麦琪的生活进行描述,坎坷的生活变故与情感、家庭波折,让麦琪由原本的忍让牺牲到思想觉醒,凭借自身的坚持最终获得哥哥的理解,从而争取到与男人平等的社会地位为主要的故事脉络,进而展现维多利亚时期女性的反抗与平等意识的觉醒,以此表达女性对平等生活的渴望与斗争。

作者艾略特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极具女性主义与女权思想的象征寓意,借助跌宕起伏的情节与故事走向,散发文学魅力的同时,发人深省,体现了作者的的女权主义主张。本文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弗洛斯河的磨坊》,一方面是希望对《弗洛斯河的磨坊》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整理和研究,深入了解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反抗思想与主权维护精神。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女权主义视角,对《弗洛斯河的磨坊》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感受小说的文学魅力与艺术素养。

2.文献综述

从国内相关研究上看,王敏(2018)指出在艾略特众多作品中,《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曾一度被看作一部自传体小说,是最能够体现乔治·艾略特所处时代背景的代表作之一。因此,通过解读该作品,来分析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父权制文化下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男性中心主义是造成当时社会男性与女性不和谐的主要根源,对平衡当今社会两性关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用女性视角来分析这部小说,可以更好地了解女性作家以及广大女性在与父权制社会做斗争过程中的矛盾意识。

从国外相关研究上看,EEBO,etc.(2016)参考了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里的女权主义因素,从女权主义的视角下完成了一部作品。通过讲述他们从童年到成年的变化和经历,讲述主角的心理和精神成熟。该作品从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中垫付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父权制。

纵观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对女权主义的研究较多,但是从女权主义角度解读《弗洛斯河的磨坊》的相关研究并不全面,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从女权主义视角解读《弗洛斯河的磨坊》,一方面是希望对《弗洛斯河的磨坊》中的女权主义思想进行整理和和研究,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女权主义视角,对《弗洛斯河的磨坊》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3.《弗洛斯河的磨坊》中女权主义的体现

3.1女性受教育的渴望

小说中的主人公麦琪天生聪明,相较于她的聪明,她的哥哥汤姆的学习能力并不如她。但是,因为麦琪是女儿,所以并没有继承权,也没有受到父亲的重视。麦琪虽然聪慧活泼,但是对于父亲的专制与压迫,麦琪并没有发言权,作为女儿和妹妹,麦琪并不能反抗,只能顺从与听话照做,将受教育的权利让给哥哥。在当时的年代,女性属于从属地位,并不需要其具备过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与男性相比,受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尤其是在父亲塔利弗与哥哥汤姆的压制与管束下,在男性权威的压迫下,麦琪只能放弃受教育的机会。在麦琪被哥哥汤姆赶出家门后,麦琪做起了家庭教师,也反映出女性受教育的渴望。小说中,麦琪作为女性,理所应当的隐忍避让,无论是继承家业还是承担家庭责任,都需要以男性为核心,更不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但是,小说中将麦琪的形象塑造的聪明伶俐,哥哥却较为蠢笨,但是受到男权的压制,只能隐忍退让,即使更适合接受教育,也要以男性为主。所以,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渴望受教育的刻画描写,表述当时女性对于受教育的渴望,体现出主人公希望拥有与男性平等对待的女权主义思想。

3.2女性对爱情的渴望

小说中的女主公经历了两次爱情,但都因为家庭和传统礼教而以悲剧告终,借助其跌宕起伏的爱情悲剧深刻地传达出当时社会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麦琪的第一段感情是在她与童年好友菲利普之间产生的,虽然菲利普身体残疾,但是麦琪对他非常关爱,并没有嫌弃残疾的菲利普,两人很相爱。但是,菲利普是导致麦琪父亲破产并且买下磨坊的律师,麦琪父亲一气之下卧病在床。菲利普留学多年,麦琪一直保持着与菲利普的联系。但是,最终在父亲与哥哥的逼迫下,忍痛與菲利普分手,并被迫离开家。麦琪的第二段感情是与表妹露西的未婚夫史蒂芬,两人互相产生好感,但是麦琪并不想破坏表妹的感情,希望能够从这段感情中挣脱。但是,一天两人外出泛舟,只能在外面过夜,麦琪虽然十分无辜但却无法辩驳,最终遭受家人的侮辱,有家不能归。虽然,麦琪与菲利普和史蒂芬分别相爱,但是因为家庭责任的束缚,两段感情并没有收到祝福与同意,都是以悲剧收场,以此表达女性对爱情的渴望,即使是飞蛾扑火,最终无法天产地久。尤其是,麦琪在家庭压迫下,还保持与菲利普或是史蒂芬一次次的见面,就代表其对爱情的渴望。

3.3女性丰富的同情心

小说《弗洛斯河的磨坊》还描绘与塑造了女性丰富的同情心形象与心理。菲利普虽然是她父亲痛恨之人的儿子,并且身体残疾,但是麦琪并没有因此痛恨菲利普或是迁怒与嫌弃菲利普,并且劝诫哥哥不要迁怒于菲利普,自己也没有因为菲利普的残疾而抛弃他,带有较强的同情心。另外,在弗洛斯涨水,哥哥汤姆被困于河上的磨坊时,麦琪不顾一切的划着船去拯救汤姆。即使哥哥汤姆一直压迫麦琪,看不起麦琪的情感与生活方式,一直将麦琪拒之门外。但是当哥哥发生危险时,还是不顾生命危险的去解救哥哥,说明麦琪非常富有同情心。虽然,最终两人并没有归来,但这正是小说的情感高点,突出女权主义思想。小说中麦琪所代表的女性形象具有丰富的同情心,对于爱人、朋友与家人都付出了全心全意的情感关爱,在遇到危机关头,能够挺身而出,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谓,刻画了女性富有同情心的形象,深入人心。

3.4女性的反抗意识体现

《弗洛斯河的磨坊》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反抗意识与心理。麦琪想要逃离与抗争。麦琪与哥哥是由其父亲抚养长大,家里冲刺着男权思想与压迫,麦琪是在父亲与哥哥的压迫下长大的,因此面对男权社会的逼迫,麦琪产生了逃离的想法。麦琪第一次真正的逃离是在她少年时期,因为有人指责她长得像吉普赛人,所以麦琪产生了逃离的想法与叛逆思想,毅然决然的逃离家庭,与吉普赛人生活在一起,与世俗与家庭做抗争。同时,麦琪家里破产之后,麦琪明知道父亲与哥哥痛恨菲利普,但是仍然坚持自己与菲利普的往来,每一次见面都是对父亲与哥哥所代表的男权主义做抗争。后来,麦琪與史蒂芬的逃离,更是表达对哥哥的反抗意识,不畏惧男权的压迫与礼教束缚,追求本心与女性权利。所以,小说中以麦琪为代表的女性具有反抗意识,虽然无法捍卫男权的统治与压迫,但是不畏惧不平等的待遇,为女性发声,捍卫女性权利,是小说中表达女权主义的手法,用涤荡起伏的故事与生活经历凸显女性的抗争意识与反抗思想。

4.《弗洛斯河的磨坊》中女权主义的深刻内涵

4.1展现女性的内在美好

《弗洛斯河的磨坊》虽然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但是通过小说的整体脉络及具体细节,女主人公麦琪的性格特点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情感的态度以及对待家庭的责任意识,都能够展现女性的内在美好。小说中麦琪虽然生活在不平等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苛责以及压迫,对女性地位的歧视,都表现在父亲、哥哥、邻居等对待麦琪的态度上,麦琪只能一味的隐忍与退让。虽然面对不平等与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麦琪的心中仍然心存美好,渴望爱情又富有同情心,并且重视亲情的维护,这一切的描述都是展现了女性形象的内在美好,即使命途多舛,但是仍然心存有爱。

这说明,在当时的年代,女性虽然遭受着压迫与剥削,但是对于生活与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心中仍然具有生活热情与美好幻想,并没有以此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而是用自身的内在美好去感化男权与社会。另外,也借助女性的内在美好与男性的专制与压迫形成对比,女性形象更具包容性与大爱思想,面对社会的不公,仍然不放弃自我,与男权主义形成强烈的对比,进而凸显女权主义思想。

4.2批判社会对女性的不公

艾略特笔下的《弗洛斯河的磨坊》虽然以平凡的生活为基调,但是深入的刻画了男权主义压制下,女性的生存现状与女性的思想,深刻地批判了社会对女性的不公。麦琪虽然是女孩,比哥哥更聪明,却需要无条件的将受教育的机会让给哥哥。在被史蒂芬诱骗归家后,更是被哥哥冤枉与大肆侮辱,不但没有得到家人的关爱,反而被赶出家门,麦琪只能被迫离家,无法辩解,独自感受亲情的凉薄,过着备受压抑的女性生活。小说更是通过渲染女主人公坎坷的情感与家庭经历,凸显其悲剧色彩,最终女主人公为救哥哥而丧失生命。用生命的代价,诠释女性的光辉形象,进而讽刺社会对女性的不公,批判男权主义时期社会现状,批判男性高度权威,批判男性对女性性别上的歧视。

通过批判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将女权主义思想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进而为读者营造更为深刻的故事情节,加深读者对男权主义与女权主义的认知。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是对女性群体极度不重视的时期,受到男权思想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影响,女性的地位底下,得不到公平待遇与尊重,只能默默承受的隐忍,因为是整个时代的问题,以此表达社会对女性不公的深刻内涵。

4.3呼吁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小说中虽然麦琪的形象是充满同情心与大爱思想的,无论是对待爱情还是亲情,都会予以真心与回报,但最终都只能屈服于家庭责任与礼教约束。但是,麦琪却一次次的反抗与逃离,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挑战男权权威,虽然以卵击石,但是却能够让读者感受麦琪对于女权与女性意识的独立渴望,以此呼吁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小说中麦琪第一次离家出走,就是去了吉普赛人的帐篷中,那是麦琪向往的独立空间,而后来的麦琪更喜欢红苑,在红苑中享受着个人的自由时光,红苑也成为麦琪与菲利普秘密约会的基地。在红苑里,麦琪经历了甜蜜与无拘无束的时光,不用理会男权压迫,更不用理会社会的诟病,是麦琪所渴望的独立空间与实现自我自由的依托。最后,小说用一场盛大的前所未有的洪水结束整个故事,洪水既代表死亡,又代表着重生。麦琪在洪水中奋力前行,终于与哥哥汇合,实现了和解,是女权与男权的和解,更是麦琪对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表达。虽然被洪水淹没,但是也代表着重生的希望,进而表达女性权力的复苏与重生。无论是吉普赛的帐篷与红苑,还是洪水都是烘托麦琪的反抗意识与独立意识,追求独立自由的立身之地,代表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5.结语

通过深入的分析小说《弗洛斯河的磨坊》中的具体故事情节,分析其女性主义的具体表现与深度内涵,也深层次地了解乔治·艾略特对于父权社会与男权主义思想极端统治下对女性压迫的不满与抗争,能够看出作者对于女权主义与女性追求自由与解放的向往。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地位地下,受到资本主义与男权主义的压迫,女性的身心受社会压迫与剥削,只能忍受与压抑自己。女权在男权的压制下,被肆意亵渎,只有意识到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勇敢的追求权力,挣脱社会的桎梏,敢于与社会作斗争,才能够争取主权平等。

参考文献:

[1]葛佳美,赵秀兰.《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水的意象分析及其社会意义[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04Z):40-41.

[2]木木.一段凄美的兄妹情——介绍乔治·艾略特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J].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19(007):56-60.

[3]寿王菡,王芳.《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的风俗书写[J].名作欣赏,2018(007):59-62.

作者简介:姓名:王若遥,出生日期:1999年,性别:女,大学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

猜你喜欢
麦琪弗洛磨坊
磨坊
他们那时多有趣
儿时的老磨坊
大黃鴨遊澳門
麦琪的宠物
穿靴子的猫
他们那时多有趣
让完美歇着去吧
风筝终于飘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