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策略

2022-07-18 00:10金学艳李甜
甘肃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甘肃美育

金学艳 李甜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之与高校美育融合,对推动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美育融合的意义,提出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美育教学体系,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是推动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彰显高校美育魅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高校;美育;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463(2022)12—0020—04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是甘肃省少数民族精神的象征与身份的表征,是非常珍贵的文化财富[1]。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和高校美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充实当前美育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拓展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促使在校大学生积极加入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队伍,成为传承的“生力军”。

1.拓展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方式。甘肃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区域,风俗差异较大,形成了丰富多样、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植根于民俗文化土壤之中,不能脱离传承主体而存在,而传承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基础。根据调查研究发现,不少非物质文化项目,特别是传统技艺类、表演类项目,多以师徒和家族式传承为主,局限性较大。当前传承断代,传承人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融入高校美育,可以让当前大学生认识文化、认同文化、热爱文化,愿意投身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之中,有效拓展了传承途径,丰富了传承方式。

2.形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形成主动保护与参与的文化自觉,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和根本[2]。本省生源的学生因为长期成长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与当地非物质物化相适应的审美观。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高校美育体系,强化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认同感、自豪感。省外生源的学生通过学校美育教学可以了解甘肃当地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增强学生对特色文化的理解和领悟,激发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省外学生通过人际传播,还可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对外宣传。

3.完善美育教学机制,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少数民族众多,形成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颇具多样性。挖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内涵,让优秀文化走进校园,融入课堂,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拓宽个人胸襟、提升文化素养、建立深厚的民族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类项目制作工序复杂,技艺要求较高,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当前高校美育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融入高校美育体系,可以形成新型育人模式,完善美育教学机制,发挥美育在培养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4.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扩展就业渠道。甘肃省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还明确了实施步骤及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目标是逐步把文化创意产品培育成文旅产业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3]。“全省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了比重提高、发展提速、地位提升,省文旅厅还建立了文旅产业项目库,已储备1526个文旅项目。”甘肃省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高校也要与时俱进,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融入美育教育,抓实践,重创新,在人才培养上打破传统理论教学体系,既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又实现非物质文化的创新和变革,为本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出大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缓解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1.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美育教育体系,构建特色化的学科课程。高校美育包括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审美教育依赖于对自然、社会成果的继承,是从客观到主观的过程;立美教育则是在审美教育的基础上,凭借主体的素质修养而推陈出新,是从主体到客体的过程。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凝聚了世代民族群体的价值观,其中的口头作品、表演艺术、节庆礼仪、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无一不展现出历代先民的文化创造力和独特的美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省内高校可以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方向等,將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纳入学校美育教学体系,并设立相关课程。甘肃省现有普通本科院校14所,基本都是综合性大学,美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主要以美学概论、美术欣赏类课程为主,当地传统文化类课程较少,有的大学几乎没有涉及此类课程。通过设立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并研究本省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其发展脉络,感受传统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明确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坚定民族文化的立场,树立守护精神。当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之后,学生可以结合其他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美学理论,实现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延展和创新,最终完成立美教育。

2.注重“产学研”融合,创新美育教育新模式。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入校园美育体系,要全方位融入学校各个教育环节。除了打造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第一课堂,还要积极建设与第一课堂共融互动的第二课堂,形成继美育第一课堂之后的补充和拓展。第二课堂应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校园现有资源展开,举办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团等活动,通过讲座、竞赛、非物质文化工作坊、艺术节等各类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活动,搭建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高校美育融合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利用创意集市、双创大赛、挑战杯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市场商品,扩大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对外影响力,促进教学项目的良性发展,实现教学成果价值的最大化。

注重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将高校美育、非物质文化、各类研究项目的优势进行融合并应用于人才培养,对提高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的构建,学校可以与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生产企业、工作室共建实训基地,学校、企业、非遗项目负责人之间充分沟通,实现资源共享,拓展新型合作模式,进而搭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训平台,实现以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为渠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当前陇东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先后与当地非物质文化生产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项目,相继推出了课程拓展的措施和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果。兰州交通大学于2018年成立了驻临夏州传统工艺工作站,组建了临夏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文创开发团队,推动和指导临夏砖雕、保安腰刀的设计改良,搭建对外宣传展示平台,有效推动了临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3.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守正创新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高校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而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外,还应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并掌握非物质文化,了解相关知识领域的发展动态,能够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美育教育融会贯通,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省内各高校要大力引进高层次、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强化师资力量;组织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有兴趣的教师前往实践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前往其他高校访学、培训,了解其美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学习当地非物质文化与美育课堂的融合模式;邀请、聘请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或者有丰富经验的生产者、表演者来学校兼职教学,定期与学生交流座谈,也可指导相关专业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研发。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文化的推动者,他们在教学的同时,也积极地参与了非物质文化的创新活动。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守正创新的传承人。

4.形成特色教材与影像资料,利用互联网实现校内师生资源共享。推进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高校美育教育融合,打造丰富多彩的美育课堂,必须具备组织实施的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具有较强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高校美育融合发展,必须在长期的课堂建设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一批不可替代的特色教材,用以辅助相关课程的实施和建设。省内高校可以组织在校师生与文旅部门及各地非遗保护中心建立合作,以各类形式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利用现代媒体及数码技术,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录制,形成相应的文字及影像资料,并结合教育学、美学及实践经验建立教学资料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地域边界、语言边界和意识边界日渐模糊,文化信息的交流没有时空的阻隔。高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资料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APP等网络平台融入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艺术、教育、文化等方面,实现省内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甘肃是多民族聚居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品类丰富,具有鲜明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价值。而各民族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缺少文化交流和沟通,各民族人民的建筑、服饰、生活用品上都体现了独特性。

当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面临着生存的限制,这是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一种新的机遇。在国家倡导保护非物质文化以来,形成了多样性的保护方式。这些保护方式是长期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有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与校园美育结合起来,属于积极、合理有效的生产性保护,符合非物质文化传承规律。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以口传心授为主要传播方式,经过长期的演变、发展而形成,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既有稳定性和恒定性,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活态性、变化性。它与高校美育教育之间的融合,拓展了传承和传播的方式,是一种活态流变的动态过程。高校师生所接受的美学思想是多元的、现代的,他们会将当代的审美趋向和个人的设计理念融入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会保存恒定的基因,同时也会进行创造性改变,形成具备时尚元素的文化衍生品、实训实践课堂作品、传统工艺的新产品、非遗技艺的创新品等,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接和转化。在对接和转化的过程中,既要保留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原生态的特征,展示自己的风姿,确定自己的文化身份,又要面对全球化的文化落差,积极调适,寻找民族艺术新的生长点。

在國际化影响下,国家、民族的多边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深入,文化的界限被打破,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美育在内涵、结构、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对国际化与民族化、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和冲突,高校美育肩负着文化德育的重要职责。传统美育教育常流于形式,以理论灌输为主,很难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感,将地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与美育教育相融合,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对非物质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既能够拓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又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新进、持续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马廷旭,戚小萍主编.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3]冯远主编.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博士基金项目“甘肃传统文化与高校美育融合下的文旅产品设计与推广”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021QB-101;2021年度甘肃省社科联与市(州)社科联联合项目“黄河流域甘肃段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21ZC33)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甘肃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日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启示
新疆地区非物质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实证分析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