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

2022-07-18 00:10寇金堂
甘肃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误区

寇金堂

【摘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砥砺青少年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还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前行的动力。但当前一些农村中小学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诸多方面和环节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分析。文章首先论述了农村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性;误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2—0039—0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爱国是中华文化的底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自强、发展、繁荣不懈奋斗。新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奋进力量,还能培育国民的爱国心理,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学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做好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平衡,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在平时的生活中有独立的思想和看法,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不愿意受到父母的约束。一旦他们受到商品经济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就会迷失方向,形成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在这个时期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能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优秀人才[1]。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学科教学中,能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爱国的精神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助于激励学生奋力拼搏,促进其全面发展[2]。同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社会氛围不浓

爱国,作为一种朴素的内心情感,不仅是一国国民的道德本分,也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让青少年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环。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都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发展进程中,把自己对祖国的情感融入实际行动中。但在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迅速膨胀,使得一些人的责任心、正义感逐渐削弱和淡化,道德水准下降,还有一些学校和地方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导致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淡薄。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存在短板

调查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说教为主,缺乏创新和有效的教育方法,缺少长期的教育体系,以往的教育方式缺乏实践性,课堂教育形式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演讲、竞赛、讲座为主的教育形式相对普遍,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新型教育载体却未得到普及。同时,学校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把握不够,导致中小学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效率低下,效果不够显著[3]。此外,一些农村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上呈现出“功利化”“形式化”的倾向,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地视为一项政治任务,为了完成任务而搞表面文章,致使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在学生群体难以深入人心,教育效果较差。

(三)学生受教环境有待提升

对于农村学生来讲,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基于学校课堂开展的,受教范围较为局限。调查发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方面,大部分师生认为教育环境“单一”,没有形成热烈氛围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当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常常被禁锢在课本和教学大纲的范畴之中,加之自身知识体系没有及时跟进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老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4]。其次,部分贫困地区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投入较少,教学方式单一,教师缺乏高层次、专业性的培训。最后是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力量。家长常常把教育全部寄托于学校,将成绩作为培养孩子的首要目标,却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学生也不再重视思想品德的学习,只在乎个人成绩的提升。长此以往,学生的自身道德素质便会大幅下降,自身信仰更无法得到正确的培养。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做好爱国表率

學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担负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的爱国思想就不能落伍。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就应立足实际,将爱国主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教师可以“学习强国”作为平台,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学习强国”平台,以活泼灵动的形式示人,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聚合了大量可免费阅览的新闻、图片、文章和视频,各种要闻、新思想、人文、历史,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如同每天都有一泉晶莹的活水汩汩涌来,滋养着心灵、丰盈着思想,它让每位教师在尽职尽责的工作中都能深刻认识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样,在平时的言传身教中爱国主义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二)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校园环境氛围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对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环境。

1.优化校园物质环境。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的基本设施,巧妙设计,精心安排,使每一面墙、每一处景点都成为教育学生的场所。走廊、墙壁处处张贴着先古圣贤的谆谆教诲,领略到文人骚客的奕奕风采,拼读经典诗文的魅力,积淀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文明,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同时,要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宣传栏等载体,刊登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的光辉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学生;也可以在教室画出关于爱国主义宣传的主题板报,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2.优化校园精神环境。我们要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挖掘校风校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主题班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要坚持每天的升降国旗制度,在每周一以及重要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时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并让全体师生都唱国歌。此外,还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书籍,让学生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三)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各中小学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永恒主题,并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学校教学的过程中去。比如,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语文、历史、劳动等课程教学中,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新载体、新模式、新形态,开发厚植家校情怀的各类课程资源。同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方式,倡导知行合一,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从纵向贯通到横向联通推进,形成课内外与校内外一体化、多层次互补有机融合的“新常态”爱国主义教育格局。

(四)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一种可传承的精神和意志,只有多方结合才能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6]。對此,爱国主义教育应贯穿少先队、团组织活动的始终。我们可以定期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活动,定期邀请一些老党员、老战士等面向青少年开展报告宣讲和座谈交流活动,让学生将革命故事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缅怀民族英雄,学习他们的高尚情操。会宁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之地,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会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其龙头景区红军会宁会师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会宁的中小学生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会师楼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稳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具有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少年的参与。对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薛传佳.厘清关于爱国主义的几个认识误区[J].人民论坛,2018(05):118-119.

[2]孙银光.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层次性及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89-95.

[3]陈俊珂.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的基本取向[J].青少年学刊,2018(04):51-55.

[4]赵华珺.以互联网思维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J].人民论坛,2018(24):122-123.

[5]刘阳.如何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32-34.

[6]刘水静.运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8(08):72-78.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0]GHBZ046)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