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玉米生产现状及扩面积种植对策

2022-07-18 03:51刘冬梅马云飞郭艳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宝鸡市粮食面积

刘冬梅 马云飞 郭艳红 张 华

(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陕西宝鸡 721001)

玉米作为宝鸡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3.3万hm2左右,其中春玉米面积占1/3,夏玉米面积占2/3。春播区位于渭北山区的麟游县、千阳县、陇县、宝鸡市陈仓区的西部地区以及秦岭南部山区的凤县、太白县。夏播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的扶风县、岐山县、宝鸡市凤翔区和陈仓区及眉县川道和塬区。全市玉米年总产量65万t左右,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40%~50%。近年来,随着玉米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气候、技术管理水平、行业政策、种植效益等因素影响,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从常年种植13.3万hm2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0万hm2左右,种植面积减少主要集中在夏播区。为确保宝鸡市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巩固全市粮食安全,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供应变化,在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依托农技部门体系和技术优势,整合力量,与相关科研院所协作,积极引进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建立高产示范样板,区域均衡发展,辐射带动扩大夏播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度提高宝鸡市玉米生产水平。

1 玉米生产现状

1.1 近10年来玉米种植情况

据统计,2008—2014年在国家临储政策的扶持下,宝鸡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3.3万hm2左右,其中春播玉米 4.6万hm2、夏播玉米8.7万hm2,总产量64万t左右。2015年以后,受气候、技术管理水平、行业政策、种植效益等因素影响,玉米种植面积不断下滑,尤其是2017年起,陕西省取消了玉米收购的统购价,减少了玉米示范推广项目,加之国家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夏播区轮作休耕田块明显增加,近年来全市玉米面积稳定在10万hm2左右。调查发现,夏播区玉米种植面积较春播区下降幅度大,普通农户较新型经营主体下降幅度大,导致夏播区出现季节性撂荒现象。

1.2 近2年玉米扩种情况

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从2020年起,在玉米夏播区以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技术为统领,统筹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等重大项目,重点实施了玉米扩面积、增密度2项行动。由表1可知,2020年和2021年在夏播区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陈仓区、金台区、凤翔区、高新区等7个县(区)分别扩种夏玉米0.66万、0.80万hm2,2021年扩种面积较上年增加0.14万hm2,增幅21.21%。扶风县较上年增加0.07万hm2,增幅70.00%,占全市增量的50%;金台区较上年增加0.04万hm2,增幅133.33%,占全市增量的28.57%。

表1 2020年和2021年夏播区玉米扩面积种植情况 单位:万hm2

2 玉米扩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有利因素

通过调研可知,发展玉米产业有以下几方面有利因素:一是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各级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粮食生产,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粮食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二是玉米收购价格增长,自2020年以来,宝鸡市玉米收购价格为2.8~3.0元/kg,玉米生产有了较好的收益,有效调动了群众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大力投入扶持农业项目,种粮收益大幅提高,涌现出了更多的职业农民、种粮大户,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同时,在粮食生产项目实施中,通过推广玉米“一增三改一防”技术措施,采取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品种、改善土壤结构、改变生产方式、强化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措施来提高玉米种植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2 不利因素

2.2.1 气候灾害发生频率增加。干旱是制约宝鸡市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几年,宝鸡市年降水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对玉米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不利因素。玉米“卡脖旱”时有发生,持续干旱对玉米苗期发育、拔节成穗、抽雄授粉和产量形成均造成不利影响。据统计,2016年、2017年、2019年和2021年,出现7—8月伏旱,连续高温干旱天气,严重影响玉米授粉和正常结实,加之宝鸡市3—4月经常出现春旱,影响春玉米播种和出苗。据气象部门统计,近10年来受干旱影响的年份就有7年之多,全市玉米保灌面积不足6.67万hm2,难以保障玉米生产;同时,玉米生长后期“秋淋”天气时有发生,造成成熟期推迟,影响下茬小麦种植。

2.2.2 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玉米种植利润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天气情况、收购价格、种植技术以及肥料、机械等农资成本均会影响玉米种植利润,最终影响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减。近年来,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造成部分农民种植面积下降,甚至不再种植玉米,但随着2020年下半年国内外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宝鸡市玉米收购价格为2.8~3.0元/kg,玉米生产有了较好的收益,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种植面积有所增加。

2.2.3 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宝鸡市玉米机播率超过了95%,大部分地区机播率达到了100%,但是机收率却不足50%。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都开始使用机械收获玉米,但是大多数农户仍然人工收获,只有个别农户愿意采用机械收获。机械化收获率低,收获环节费工费劳,生产效益不高。主要原因:一是宝鸡市玉米生产大多为农户分散经营,各地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品种繁多,尤其是玉米田套作模式加大了机械作业的难度,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二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的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田间损失率较高;三是中耕、除草、施肥等玉米生产环节小型机械化发展较为滞后。

2.2.4 粮食规模经营程度不高。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以规模化为基础,提高集约化水平。从调研情况来看,受劳动量、玉米价格、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普通农户抵御冻害、干旱等灾害天气能力较弱,造成其扩种玉米的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意愿较强,但宝鸡市粮食专业合作社大多发展规模小,还处于起步阶段,形式比较单一,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加之近年来土地流转租金高,利润空间小,扩大生产规模困难较大。据统计,全市现有规模在13.3 hm2以上的粮食种植新型经营主体123户,集约化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玉米扩种工作推进。

2.2.5 粮食生产成本逐年增长。近年来,由于油料、电力等能源价格上涨带动了农业生产资料的上涨,加上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粮食种植成本不断攀升,而粮食价格增长幅度很小,使种粮的比较效益较差。粮食生产收益比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收益低,与养殖业相比,差距更大。虽然2004年以来国家陆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机补贴”等政策,种粮收入有所增长,但以化肥、农膜、农药、农用柴油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快速跟进,致使国家给予农民的好处大部分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抵消。

2.2.6 粮食产业项目投入偏少。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气候的多变,宝鸡市自然灾害频发。多年来,虽对农业进行投入,但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有的地方还相当脆弱,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比较突出,导致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生产能力不稳。从2020年起,省(市)农业农村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玉米扩种发展的支持政策,通过对技术、物化、设备等立项补助,促进全市夏播区复种指数提升,每年扩种面积不少于0.67万hm2。调研发现,普通农户对政策补贴的依赖性要高于新型经营主体,部分区域普通农户还存在随补扩种现象。

3 玉米扩种工作对策

3.1 加大玉米灌溉设施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方针,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投入,合理布局,科学谋划,扎实开展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开展粮食耕地微喷灌、滴灌、自走式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有效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在7—8月玉米需水临界期,严防“卡脖旱”和“晒花”现象[1]。

3.2 加强新优种植模式推广

从宝鸡市多年试验示范情况来看,一项好的栽培技术模式对粮食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加大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新示范项目投入,破解粮食生产关键问题,创新项目实施内容,加大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新机械试验示范和引进推广力度,全面推进玉米“一增三改一防”技术模式落地,在春播区重点推广“耐密抗逆玉米品种+膜侧种植+适墒播种+氮肥分次施用+机械收获”集成技术,在夏播区重点推广“高产耐密品种+适宜单粒精播种子+硬茬精量直播+合理保灌+化肥机械深施+适时机械晚收”免耕精播集成技术和“5335”(耐密品种5 000株,缓释肥3层分施,深松翻30 cm,机械化5茬连作)集成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的高质高效。同时,在畜牧养殖区周边,鼓励带动农民发展青贮饲料玉米种植,开展高效订单栽培模式,促进玉米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2]。

3.3 强化增产新优技术普及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全面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央、省(市)粮食扶持政策,发放技术明白卡,提升广大群众粮食生产管理水平。二是加大粮食生产中农技、植保、土肥、农机技术融合,健全完善优质玉米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继续深化种管结合,抓住关键时期,通过举办培训班、观摩会,扩大群众对增产新优技术的知晓率,加快技术普及应用[3]。三是抓好粮食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群众由被动改变生产方式向主动改变生产方式转变,优化品种选择,逐步增加玉米种植密度,促进玉米产量和效益提升。四是积极推进玉米全程机械化建设,开展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研究,加大玉米收获机械的补贴,提升机械化收获率,减少生产成本,提升农户劳动效率,实现夏播区玉米复种指数提升。

3.4 建立粮食复种长效机制

一是依托部(省)级粮食高标准农田、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旱作农业科技推广、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建立长效的以奖带补扶持制度,鼓励粮食种植大户、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的托管、半托管经营和季节性流转,促进粮食生产复种指数提升[4]。二是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政策,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耕代管的优势,扩大夏播区玉米种植,同时也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益。三是在畜牧养殖区周边,发展青贮饲料玉米种植,开展订单种植和协议收购,促进玉米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3.5 优化规模经营扶持政策

宝鸡市人多地少,户均耕地较少,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断提高,而从事农业的意愿却日趋下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亟须解决的难题,发展规模经营是宝鸡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可实现粮食集约化生产,能够提高经营水平和效益[5]。建议对于山区6.67 hm2以上、川塬区3.3 hm2以上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从土地流转、农机具购置、关键技术等环节加大补贴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效应,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安全。

猜你喜欢
宝鸡市粮食面积
珍惜粮食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怎样围面积最大
宝鸡市普瑞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面积最少的国家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情深似海(女声独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