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结合碘克沙醇对图像质量及肾功能的影响

2022-07-19 09:34杨靖逸颜青余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造影螺旋肾病

杨靖逸,颜青余,温 林*

1.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72;2.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装备部,四川 成都 610072

近年来对比剂在临床各种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增强CT、冠脉造影等检查均需要使用到对比剂,但是应用过程存在一定比例的风险,造影剂肾病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已经成为继肾灌注不足和肾毒性药物后导致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第三最常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1]。高浓度碘对比剂对于CT检查过程中提升图像质量具有明显的帮助,但是存在毒性反应与过敏反应,尤其是肾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对比剂浓度越高对肾脏造成的负担越重,损伤肾脏就越严重,因此如何优化使用碘对比剂对于减少对比剂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具有临床浓度与血浆等渗特点,发生造影剂肾病的概率低且安全性高,是肾病高危人群的血管造影剂[2]。本研究对多排螺旋CT检查患者采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并分析其对图像质量及肾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多排螺旋CT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10例,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因冠心病在我院行多排螺旋CT检查;年龄18~70岁;肾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近1个月服用过肾毒性药物;有甲状腺疾病;有免疫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根据对比剂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0),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分组

观察组:给予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3670,批号20180512),作为对比剂。

对照组:给予碘海醇(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3567,批号:20180718),作为对比剂。

1.2.2CT扫描

两组均给予多排螺旋CT检查,仪器:西门子公司SOMATOM Perspective 64排螺旋CT,患者平卧,开展螺旋增强扫描,扫描器件通过肘静脉经高压注射器注入80~100 mL对比剂,速率控制在3 mL/s。均采用1024×1024矩阵。扫描获取各部位平均CT值及噪声(SD),信噪比(SNR)=mean血管/SD脂肪,对比噪声比(CNR)=(mean血管-mean脂肪)/SD脂肪。

1.2.3图像分析

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由放射科主治医生和副主任医师进行分析,对患者图像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存在意见分歧进行讨论获取一致意见。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Ⅰ级为无模糊图像,血运正常,无伪影;Ⅱ级为图像清晰,仅有一段血管边缘存在模糊;Ⅲ级为图像大体较好,有两段血管管壁有模糊阴影;Ⅳ级为图像模糊,有多处血管管壁模糊,小部分血管出现错层伪影;Ⅴ级图像模糊严重,有严重伪影,影响冠状动脉判断。

1.2.4实验室检查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2000 r/min离心30 min分离血清,采用日立7600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素氮(BUN)浓度,试剂盒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比较

2.2 两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升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右冠状动脉起始部CT值、SD、SNR和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图像质量客观指标比较

2.3 两组造影前后肾功能比较

观察组造影前后Scr、eGFR和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造影后Scr、BUN较造影前升高(P<0.05);观察组造影后Scr和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造影后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造影前后肾功能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低血压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低血压4例,对比剂肾病3例,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185,P<0.05)。

3 讨论

CT增强检查是临床重要的检查手段,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开展增强检查中需要注入对比剂,而增强CT血管图像的质量取决于碘对比剂的优化选择以及扫描方式的合理应用[3]。研究发现高浓度碘对比剂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CT成像的图像质量,但也会产生较多临床问题,既会增加患者不适感,同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目前对比剂肾病是引发医院获得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4,5]。目前如何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和降低碘浓度同时提升患者舒适度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临床常用的高渗对比剂更容易引发对比剂肾病,高渗透压力会形成渗透性利尿,肾脏负荷加重,肾髓质发生缺氧缺血,肾小管细胞出现变性和坏死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低渗对比剂包括碘帕醇、碘普罗胺、碘海醇等;等渗对比剂包括碘克沙醇、碘曲仑等[6]。药理学机制发现碘对比剂存在一个或两个三碘苯环构成,可形成不同侧链,快速进入细胞外液,进而在胞外体腔分布,因此在血浆中的浓度会快速下降[7]。

对比剂肾病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化学毒性对肾小管细胞产生损害,另一方面对比剂对人体血流动力学会产生影响,血液黏稠后血流缓慢,供氧受到影响,肾小管缺氧后出现损伤,同时对比剂黏度高但分子小,能够从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肾小管内的水分被重新吸收,对比剂停留在肾小管,形成栓子对肾小管造成堵塞,肾小管发生扩张,形成进一步损伤[8,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多排螺旋CT结合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具有和碘海醇相同的图像质量。碘克沙醇属于新型非离子等渗对比剂,溶水性强,安全性高,等渗对比剂溶解粒子数量和碘原子数量比值为1∶6,通过常规水化后可以溶解对比剂浓度,减少对比剂肾病发生[10]。研究还发现对照组造影后Scr、BUN较造影前升高;观察组造影后Scr和BUN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造影后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多排螺旋CT结合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对患者肾脏功能影响更小。多层螺旋CT能够对动脉充盈较短的过程进行快速容积数据采集,无需注射大量的对比剂确保血管内对比剂浓度,因此可以采取少量对比剂获取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因此这一期间可以降低对比剂浓度[11,1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多排螺旋CT结合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可以减少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碘克沙醇在加入电解质后同血液等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电生理影响很小,注入血液后不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发生变化,局部细胞内外与血管内外出现液体转移概率降低,减少细胞形态改变与血管舒张变化,因此不会引起患者不适感并降低了不良反应[13,14]。

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升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右冠状动脉起始部CT值、SD、SNR和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多排螺旋CT结合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不会影响CT图像客观指标。本研究创新性地分析了CT检查中使用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情况,在不会影响图像质量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护肾脏功能,为临床合理选择对比剂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但本研究收集的病例数较少,可能会产生统计结果偏差,而且随访时间短,未能进行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深入研究。

综上,多排螺旋CT结合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有较高应用价值,图像质量佳,对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猜你喜欢
造影螺旋肾病
糖尿病背后的“隐形杀手”——糖尿病肾病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积极面对肾病,康复丰富人生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