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对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比较

2022-07-19 09:34张晓华魏战友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肿块良性准确性

张晓华,魏战友

1.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安徽 阜阳 236000;2.阜阳市肿瘤医院超声科,安徽 阜阳 236000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有数据[1]显示我国乳腺癌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且趋于年轻化。乳腺癌早期发生时多无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易被忽视造成诊断率低,误诊率及漏诊率高,待典型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被确诊时多已属于中晚期影响患者预后。故而,乳腺癌是女性主要致死性恶性肿瘤。高频乳腺钼靶X线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手段是临床早期乳腺的主要检查方法,被证实能够为筛出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临床触诊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提供数据支持,相关数据[2]显示我国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死亡率正逐年下降。但现阶段乳腺癌仍无明确有效的一级预防策略,具体的影像学方法的临床使用条件还存在分歧,超声检查操作便捷,可重复性强,钼靶X线则在临床最为常用,适合进行筛查,但是具有一定的辐射性,而两项检查在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上如何选择临床尚无定论。本研究比较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微小肿块的图像特征和检出率差异,探讨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在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乳腺微小肿块更年期女性患者115例,其中直径<1 cm者66例,1~2 cm者49例。纳入标准:年龄45~55岁;均为初次治疗;肿块单发,且最大径≤2 cm;在我院接受超声、钼靶X线检查,且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临床影像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影像图像质量不佳;无病理结果;有胸部放化疗史或乳腺手术史者。本次研究患者知情同意,同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病理学确诊,115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9例,恶性病变36例。

1.2 方法

1.2.1超声检查

使用我院美国GE公司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型号GE-E10),6~12 MHz探头频率,患者取仰卧位,外展上肢,胸部及腋窝充分暴露后顺时针方向依次扫查乳腺组织,记录肿块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是否存在钙化等,观察肿块周围及内部血流信号形态和分布,测量动脉阻力指数,以DICOM格式将超声图像储存于工作站。

1.2.2钼靶X线检查

使用我院美国HOLOGIC(豪洛捷)钼靶X线乳腺仪(型号Selenia Dimensions),拍摄乳腺内外侧斜位,根据肿块触诊结果可加摄内外及其他斜位;患者取立位后钼靶X线检查胸部肿块肿块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及是否存在钙化等,观察肿块周围有无粗大血管影、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以及周边乳腺组织内有无局部的结构扭曲和紊乱。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良恶性病变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良性病变中:纤维腺瘤36例,乳腺病2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乳腺囊肿5例;恶性病灶中:浸润性导管癌29例,导管内癌7例。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良恶性病变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比较

2.2 良恶性病变超声图像特征比较

恶性病变超声图像特征:边缘不光滑、有微钙化、纵横比>0.8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的回声是否均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良恶性病变超声图像特征比较

2.3 良恶性病变钼靶图像特征比较

恶性病变钼靶微小钙化比例为58.33%,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血管增多变形、局部浸润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良恶性病变钼靶图像特征比较

2.4 超声、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价值比较

超声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钼靶X线(P<0.05);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超声、钼靶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价值比较

2.5 不同直径良性病灶超声及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比较

直径<1 cm和1~2 cm良性病灶超声、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直径良性病灶超声及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比较

2.6 不同直径恶性病灶超声及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比较

直径1~2 cm恶性病灶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为89.47%,明显高于直径<1 cm恶性病灶(P<0.05);直径<1 cm恶性病灶超声诊断准确性为88.24%,明显高于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P<0.05)。见表6。

表6 不同直径恶性病灶超声及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比较

2.7 典型病例图像

某女性患者,51岁,超声显示左乳内下象限不规则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可见多发钙化点,钼靶X线显示左乳内下象限成簇细小钙化,病理结果显示为浸润性导管癌。见图1。

图1 某浸润性导管癌影像图(a) 超声;(b) 钼靶X线

3 讨论

最大径<2 cm的乳腺肿块称为乳腺微小肿块,其体积小、症状不典型,诊断存在一定难度。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乳腺摄影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广泛应用,但对于评估乳腺肿块各有优缺点。相关文献提示钼靶X线乳腺摄影更易漏诊及误诊致密型乳腺肿块;而脂肪型乳腺可明显影响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对于乳腺肿块分类的准确性[3,4]。因此,临床上关于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乳腺摄影诊断乳腺微小肿块的价值仍存在分歧。

本研究结果显示恶性病变超声图像特征:边缘不光滑、有微钙化、纵横比>0.8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乳腺良性肿块大多数呈圆形、椭圆形,包膜完整,边界清楚,回声均匀,而乳腺恶性肿瘤浸润性生长破坏了正常乳腺结构,由于无完整的包膜,致使超声声像图上表现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楚,呈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有较高的纵横比[5-7]。超声对乳腺组织肿块的检查不受腺体密度限制,可测量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及后方回声特征,能够清楚地显示乳腺内异常病灶,因而提供定性诊断的基础资料。因此,通过二维超声声像图可发现肿块的边界特征显著的改变以此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钙化是乳腺癌在钼靶X线上常见且重要的征象,可以合并有乳腺肿块,也可以作为乳腺癌的唯一征象[8,9]。本研究良恶性病变钼靶X线图像特征比较发现恶性病变钼靶X线微小钙化比例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纤维腺瘤常表现为粗大的爆米花样的钙化,因此线样或分支形及大小不规则的微小钙化是恶性的可靠指征[10,11]。乳腺恶性肿瘤细胞破碎,组织变性坏死,细胞核溶解,乳腺组织中钙盐局部沉积导致钙化,因此钙化的形态数目、大小、分布对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帮助。

超声、钼靶X线诊断价值比较发现超声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钼靶X线。这可能是因为彩超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所检测部位的各层结构,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解剖部位和层次,特别是对致密性的小肿块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进而鉴别乳腺肿块与胸壁肿块。此外,彩超可利用声像图和血流灌注推断肿块性质,明确肿瘤是否存在转移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性[12]。

对于直径1~2 cm恶性病灶,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为89.47%,明显高于直径<1 cm恶性病灶(47.06%);但超声诊断直径<1 cm恶性病灶的准确性为88.24%,明显高于钼靶X线诊断准确性。说明直径<1 cm病灶诊断中,超声具有较钼靶X线更高的准确性。乳腺恶性肿瘤细胞需要丰富的血流供应来满足快速的增殖和旺盛的代谢,恶性肿瘤细胞能分泌血管生长因子形成丰富的血管网,这均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提供了病理基础[10]。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提示乳腺肿块无论恶性、良性都多见低回声,临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体征综合评估[13]。王亮等[14]采取回顾性分析对超声、钼靶X线、磁共振成像(MRI)分析了在乳腺疾病中的诊断效果,发现三项检查联合诊断效能更佳,也提示临床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法提升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效能,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超声在更年期女性乳腺微小肿块诊断中的价值优于钼靶X线,尤其在直径<1 cm病灶中超声的诊断准确性明显更高。

猜你喜欢
肿块良性准确性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Bp-MRI灰度直方图在鉴别移行带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与病理学对照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