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联合miR-195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2022-07-19 09:34张海莲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组织脑梗死急性

韩 龙,张海莲,马 琼

1.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影像科,青海 西宁 810007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各种因素造成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导致患者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并开展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1]。CT灌注成像(CTP)是目前诊断脑梗死重要的方法,通过区分梗死核心区以及半暗带对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预后意义重大,微小RNA则是小的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可以进行调节,参与人体器官形成,因此在细胞增殖与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的微小核糖核酸-195(miR-195)被发现与脑缺血灌注损伤过程具有相关性,可以调节神经细胞凋亡[2]。目前,临床CT灌注成像联合微小RNA在脑梗死诊断和预后评估方面的结果较少并需进一步探讨,因此,本研究观察CT灌注成像联合miR-195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NIHSS评分<5分42例,≥5分116例;男性97例、女性61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6.65±4.97)岁;体质量指数(BMI)(22.65±2.19)kg/m2。纳入标准:诊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的标准;初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不超过72 h;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有颅脑出血等其他颅内疾病者;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史者。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5.87±5.59)岁;BMI 19.22~24.42 kg/m2,平均BMI(22.40±2.31)kg/m2。两组的年龄、BMI 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使用64排Revolution HD CT仪进行CTP检查。肘静脉注入造影剂(碘普罗胺)40 mL和生理盐水20 mL,速率:6 mL/s。参数设置: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为150 mA,开始后21 s扫描6个容积数据,扫描间隔1 s。参数设置: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为300 mA,开始后36 s扫描4个容积数据,扫描间隔1 s。参数设置: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为150 mA,开始后46 s扫描5个容积数据,扫描间隔5 s。全程扫描时间为65 s,容积数据图像包含6400幅。将图像传输至医学影像工作站,输入动脉选择基底动脉或者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输出动脉选择上矢状窦,生成灌注参数图,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分析病变区(梗死核心及半暗带)和对应健侧灌注参数。

采用PCR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miR-195水平。含EDTA抗凝管对患者全血进行收集,4 ℃下放置2 h,3000 r/min离心15 min,使用德国QIAGEN公司exoRNeasy kit试剂盒对血浆外泌体RNA提取,反转录使用TaKaRa公司Clontech Mir-XTMmiRNA First-Strand Synthesis试剂盒,RNA样品加入反应体系中,置入PCR仪,在37 ℃条件下孵育1 h,升温至85 ℃灭活反转录酶,加入85.75 μL无酶水定容至100 μL,将cDNA保存至-20 ℃冰箱以备定量检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计算,获得患者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iR-195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miR-19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iR-195水平比较

2.2 观察组患者梗死区与对应健侧区CTP参数比较

在CBF、CBV和MTT比较中,可见观察组患者梗死区明显低于对应健侧区(P<0.05),而TTP比较中,梗死区明显高于对应健侧区(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梗死区与对应健侧区CTP参数比较

2.3 观察组不同临床资料患者梗死区CTP参数、miR-195水平比较

NIHSS评分≥5分患者梗死区CBF、CBV、MTT明显低于NIHSS评分<5分患者(P<0.05),而TTP、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NIHSS评分<5分患者(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不同临床资料患者梗死区CTP参数、miR-195水平比较

2.4 梗死区CTP参数及血清miR-195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将梗死区CTP参数及血清miR-195与NIHS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BF、CBV、MTT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325、-0.367、-0.350,P<0.05),TTP、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与NIHSSS评分呈正相关(r=0.315和0.403,P<0.05)。

2.5 不同预后患者梗死区CTP参数、miR-195比较

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2分为预后不良。由表4可知,预后不良患者梗死区CBF、CBV、MTT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而TTP、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

表4 观察组不同预后患者梗死区CTP参数、miR-195水平比较

2.6 CTP参数、miR-195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

CBF、CBV、MTT、TTP、miR-195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5、0.867、0.630、0.736和0.669(P<0.05),上述参数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AUC为0.936(P<0.05),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0%和91.00%。见图1。

图1 CTP参数、miR-195预测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显示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是导致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因,脑血管狭窄或者闭塞导致脑部的血流发生改变,脑血管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并建立侧支循环实现代偿作用,早期了解脑梗死患者的病变情况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4]。CT脑灌注成像可以对脑组织病变部位参数进行测定,利用参数图对可逆脑组织和不可逆病变进行区分,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CBF、CBV和MTT梗死区明显低于对应健侧区,而TTP比较中,梗死区数值明显高于健侧区,梗死病变部位CBF值降低,可以反映脑组织缺血的程度,CBV升高表明脑组织有良好代偿能力,CBV值降低的幅度与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呈明显正相关,同既往研究结果一致[5]。MTT则是灌注对比剂分子通过不同路径穿过一定体积的脑组织细胞所用平均时间,一般为血流自动脉端出发至静脉端的平均时间,数值升高表面脑灌注水平下降,TTP则是时间参数,数值升高表明人体脑血流流速缓慢[6-8]。

微小RNA属于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对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衰老等过程发挥重要影响,有报道指出脑梗死大鼠的脑组织和外周血均可以检测到多个表达异常微小RNA[9,10]。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miR-19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血清miR-195显著升高。miR-195可以直接抑制抗凋亡基因B淋巴细胞瘤-2基因,该基因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后血管损伤关系密切[11]。有学者认为,miR-195属于生物体内重要的抗凋亡因子,其异常表达后会造成凋亡蛋白表达上调,启动内源性凋亡途径,从而起到保护细胞免于凋亡,对减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死亡起到关键作用[12]。

本研究发现,对于NIHSS评分≥5分患者梗死区CBF、CBV、MTT降低,而TTP、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相关性分析发现CBF、CBV、MTT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NIHSS评分是衡量脑梗死严重程度的指标,血清miR-195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了其表达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具有关联性,同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3]。还有学者发现,CT血管呈现可以直观显示责任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的部位及程度,CT灌注检查了解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可以获得大脑各脑叶及幕下部位的脑血流动力学,可以进一步降低漏诊率[14]。

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预后不良患者梗死区CBF、CBV、MTT明显低于预后良好患者,而TTP、血清miR-195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通过绘制ROC曲线发现,CBF、CBV、MTT、TTP、miR-195及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CT血管呈现和血清miR-195对脑梗死患者情况均可以进行评估,对于早期脑梗死缺血情况、血流状况进行反映,有报道[15]发现采取CTA检查联合微小RNA检查分析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地发现并辨别脑梗死区和半暗带区,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同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分析了本地区脑梗死患者CTA灌注成像结果和体内miR-195变化情况,两者联合应用对诊断脑梗死具有更高效能,可以有效评估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流灌注状态,判断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及其范围,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但是本研究入组病例数量少,同时,未对微小RNA开展靶基因预测和功能研究,还需要今后深入论证分析。

综上,CT灌注成像参数:CBF、CBV、MTT、TTP联合miR-195可有效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脑组织脑梗死急性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急性心包炎1例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尿激酶对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不同宫内缺氧时程对胎鼠脑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
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分析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