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建造理念的建筑施工创新管理

2022-07-23 07:40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12期
关键词:建筑行业垃圾理念

蒋 璐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绿色建造作为一种创新型建造模式,符合当下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等理念。面对我国提出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要求,建筑业推进绿色建造已是大势所趋。研究和推进绿色建造,对于提升我国建筑业总体水平、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绿色建造概述

绿色建造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遵循绿色发展的要求,采用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绿色施工等一系列措施,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达到自然生态环境与建造活动和谐共赢的平衡局面[1]。绿色建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涵盖了建筑产品生成的全过程,包括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等各个阶段。

绿色建造是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高度上提出的一种全新发展理念,其根本目标是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绿色建造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展的各类工程建设生产活动,与传统建筑工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管理理念有着本质区别。绿色建造的基本理念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过程安全、品质保证”。绿色建造在延续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重视质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2]。

要想全面实现绿色建造,就需要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着手,尤其需要加强项目规划管理,将绿色建造的理念融入设计中,这样才能在项目建设中期、后期顺利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施工图的绿色设计是实现绿色建造的关键,而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是实现绿色建造的保障措施。

2 绿色建造理念下建筑施工创新管理的意义

2.1 促进建筑行业早日实现“30·60”双碳目标

绿色建造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节约资源、降低建筑能耗、推动低碳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全新发展理念,而“碳中和”与“碳达峰”重点关注的是碳生产和碳排放应该如何减量。二者的目标是高度吻合的,都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建造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0·60”双碳目标为指导,系统化地稳步向前推进,在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后期运行管理等过程中,融入绿色建造的核心理念,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合理规划、精准预测,最终将实施更多的绿色建造项目。

另外,在绿色建造过程中加强资源节约管理,有效控制住碳排放量,也符合碳减排的基本要求,是对碳减排理念的积极响应。因此,在整个绿色建造过程中严格遵循“低碳”“减碳”的原则,是促进建筑行业尽早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2.2 满足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面对全新的发展理念,建筑行业如何把握经济建设发展趋势,迅速实现技术发展、理念变革以及产业转型,是整个行业需要深入探索的话题。

目前,建筑行业的升级转型和理念变革应当重点把握“三化融合”原则,即建筑的工业化发展、建筑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建筑的绿色化发展。建筑绿色化发展主要包括建筑行业应当满足节能环保、降低能耗的要求,实现“双碳目标”。另外,我国传统建筑行业的管理方法落后,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人工作业依赖程度高,加强建筑施工创新管理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3]。

2.3 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

任何工业产品都需要满足创意、研究、设计和生产等多道工序的层层检验,最终才能达到合格标准。同样,建筑作为一类特殊产品,也应当满足这样的生产规律和周期。

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将整个建造过程按照流程划分为立项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不同的阶段,并且由不同的主体来完成实施。例如,设计阶段主要由设计单位实施,施工阶段由不同的施工单位实施,运行维护阶段则由物业单位负责实施。这种责任体现通常被称为“多元主体并列”模式,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产品质量负总责的观念实际上是相违背的。因此,绿色建造理念就要求参与项目建造的总承包单位,能够立足于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实施系统的策划、资源统筹和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更好地落实工程质量主体责任制,还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3 绿色建造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落实不到位

从2007 年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开始,到2021 年3 月推出《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再到全国多省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布地方管理条例,开展绿色建造试点工作。可以说各省市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发展,多年来一直在强化政策性引导工作,并积极探索可推广的绿色建造管理体系、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从立项、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多维度,对绿色建造理念进行了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建造,要求2022 年的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同时,装配式建筑比例也逐年增高,但在建筑施工环节还存在明显的问题。例如,部分建筑企业对绿色建造政策导向认识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加上部分省市在政策要求方面落实不到位,导致许多工作流于形式。

3.2 专业人才匮乏

绿色建造的核心和关键是如何将粗放式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建造。很多建筑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多是依靠自身经验开展工作。虽然很多企业会对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但培训内容主要以技术为重点,穿插一些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没有将绿色施工理念融入培训体系中。

3.3 监督力度有待提升

目前,很多企业只关注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效益等传统管理要素,再加上一些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对于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材料污染、浪费等问题放任不管,导致大量不合格的材料被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另外,部分监管部门对绿色建造缺乏科学的认知,思想上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相关措施很难落实。

3.4 绿色建材市场发展有待完善

绿色建材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清洁生产技术,其原材料多为工业或城市固体废弃物,较少用到天然能源和资源,因此其产品通常都具有无毒、无污染和无放射性等特点,更加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绿色建材的推广和应用为绿色建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我国虽然已经积极开展了关于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研究工作,但研究工作进展缓慢,至今也没有出具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各地方虽然有绿色建材产品目录,但是多为地方建筑协会等组织机构自行评审,权威性和普适性有限。这些因素导致绿色建材市场较为混乱。

4 绿色建造理念下建筑施工的创新措施

4.1 科学选择绿色环保材料

第一,提高建筑构件以及部件的使用率。例如,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预制混凝土墙板、叠合楼板、楼梯等装配式通用部件的使用率可以达到35%以上甚至更高,这样能够减少现场混凝土浇筑和材料加工的工程量[4]。第二,全面推广和应用铝模板。相较于传统建筑模板,铝合金具有绿色、环保、高效、高精度和可循环使用等优势,是理想的轻量化材料。第三,采用新型工具式爬架(图1)。与传统钢管悬挑脚手架相比,新型工具式爬架具有节约钢管、安全、省时等优点,更能够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图1 新型工具式爬架

4.2 积极应用新技术

积极应用新技术是贯彻绿色理念、实现绿色建造目标的基础。第一,建设智慧工地云服务平台(图2)。智慧工地云服务平台是互联网技术在传统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该平台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的统一储存与管理,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推动工程建设中绿色建造的精细化管理。第二,应用BIM 技术。采用BIM 技术能够模拟建造时所需的费用、人工、材料等,避免出现返工及材料浪费等情况。

图2 智慧工地云平台

4.3 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左右,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建筑企业运往郊区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处理,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等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5]。因此,建筑企业要做好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工作。

第一,加强建筑垃圾减量化管理。在建筑工程进场施工前应完善减量化管理体系,科学制订减排方案,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如减少设计变更,加强过程管控,避免返工造成材料浪费;优化各类材料的下料方案,降低材料损耗率。

第二,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建筑工程中,针对建筑垃圾的就地处置,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和分类利用的原则,在分类的基础上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例如,对于金属类的建筑垃圾、施工剩余的废旧钢筋,可以加工成马凳筋、临时道路配筋、预制地坪配筋、模板限位钢筋等小工具,在施工现场内进行周转再利用。或者可以将废旧钢筋进行机械加长,用于场地洗车槽、防护门、排水沟的钢筋网片等。而对于那些难以在现场二次加工的金属类建筑垃圾,可以根据其材料成分进行分类存放,在避免出现腐蚀的情况下,最后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回收再利用。建筑施工现场废弃的混凝土块、碎砖块以及碎石等建筑垃圾,经过简单处理之后可以作为夯扩桩的填充料或者地下室的回填料。这种方法可以重复利用大量的固体建筑垃圾,从源头降低建筑垃圾的产量和外运成本,并且能够极大地节约资源。

4.4 采用“永临结合”施工管理模式

“永临结合”是绿色建造理念下一类新型的施工管理模式,它指的是建筑企业在满足规范要求和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中的临时设施,如水、电、消防、道路等临时设施工程实施“永临结合”,并且通过合理的维护措施,确保这些设施在建筑工程交付时能够满足使用功能需要,也可从源头大幅减少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例如,施工现场永久道路与临时道路结合使用,建筑楼梯防护栏可以提前安装使用,楼层、地下室利用预埋线管插入永久电线临时照明,减少因拆除临时设施而产生的建筑垃圾。

5 结语

绿色建造是传统建造活动的转型发展,着眼于节能降碳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工业化方式、信息化手段,解决现行建造方式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建筑企业应将绿色建造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新机遇,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建筑行业垃圾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谈营改增对建筑行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气凝胶节能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研究及进展
垃圾去哪了
疫情影响下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营改增对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