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校园林植物应用初探及优秀配植类型筛选*
——以3所高校为例

2022-07-25 04:28张俐烨
林业勘察设计 2022年1期
关键词:行道树灌木样地

张俐烨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风景园林系,福州 350001)

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的活动范围愈显局限,提升美化校园环境也愈显重要。如今,福州大学城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后,多数校园的植物景观形态已趋近成熟和稳定,已建校园景观面临的改造问题、未建校园面临的规划建设问题,都需要依托建成区域所呈现的效果来寻求答案。因此,开展福州高校植物景观现状的调查,分析校园植物运用特点,筛选好评度高的植物配植形式,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和改造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参考,已成为目前的紧迫任务。

1 调研方法

2021年7月到9月,选择福州市的福州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江夏学院等3所高校的大学城校区作为研究范围,开展植物景观田野调查。考虑到福州市高校的景观特点,调查主要包括五类样地:道路带状绿化、交通节点绿化、建筑周边绿化、设施周边绿化及景观水体周边绿化[1-2]。共调查254个样地,其中,道路带状绿化包含56个样地;交通节点绿化包含53个样地;建筑周边绿化包含51个样地;设施周边绿化包含68个样地;景观水体周边绿化包含26个样地。每个样地控制在500m2左右。尽可能排除天气、拍照设备等方面的误差,为每个样地选取一张典型照片。随机邀请132名校园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重点要求被访者对每个样地进行美景度打分量表评价。评分为10分制,从1分至10分代表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将得分结果进行标准化运算。

式中Zi为该景观的标准化后的评分值;Rij为第j位对第i样方评价值;Rj为第j评价者对同一类景观的所有评分平均值[1];Sj为第j位对同一类景观评分的标准差。根据各样地标准化得分分类筛选出优秀植物搭配方式。

2 植物种类调查结果分析

2.1 校园园林植物种类统计及应用情况分析

统计表明,除福建中医药大学时珍园外,3校共使用了74科146属208种园林植物。其中,孢子植物1种;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有7科8属10种;被子植物有66科137属197种。除一、二年生植物外,落叶植物共49种,占23.90%;常绿植物共156种,占76.10%。植物应用比较多的有豆科10属17种、桑科3属11种、棕榈科7属11种、木犀科3属10种、蔷薇科6属9种、大戟科5属8种、禾本科5属7种、百合科5属6种、桃金娘科3属6种、夹竹桃科5属5种、木兰科3属5种、天南星科4属5种、无患子科4属5种、芸香科3属5种、紫葳科5属5种。以上科属的植物在福州地区运用较为普遍,是当地植物景观的主体,对当地植物景观的物种多样性、树种构成、整体风貌骨架起着重要的作用[3]。

2.2 校园植物应用类型统计分析

2.3 校园植物观赏特性统计分析

2.3.1 观花植物运用情况

3所高校中观花植物共计106种,占总数的51.0%。开白色系花的植物最多,共36种,占34.0%,常用的有白兰、杜英、国槐、海桐、鸡蛋花、丝兰、小蜡、红叶石楠、六月雪、茉莉等;开红色系花的也很丰富,共有35种,占33.0%,常用的有琴叶珊瑚、刺桐、红绒球、碧桃、红千层、福建山樱花、梅、木棉、丹桂、美丽异木棉等;开黄色系花的也相对较多,有20种,占18.9%,常用的有黄花槐、双荚槐、腊肠树、黄蝉、黄槿、金桂、四季桂、南迎春、黄山栾树、黄花风铃木等;开蓝紫色系花的相对较少,共有14种植物,占13.2%,常用的有紫藤、木槿、楝、假连翘、紫玉兰、大花紫薇、紫薇、蓝花楹、再力花、二色茉莉等;而开绿色系花的植物最少,只有1种糖胶树,仅占0.9%。

2.3.2 观叶植物运用情况

观叶植物种类共计131种,占总数的61%。在131种观叶植物中,色叶植物共有48种,占观叶植物总数的36.6%;叶型具观赏性的植物共有81种,占观叶植物总数的61.8%。在色叶植物中,常年异色叶植物最多,共计21种,占色叶植物总数的43.8%,常用的有朱蕉、紫锦木、花叶艳山姜、红花檵木、彩叶朱槿、红枫、银姬小蜡、花叶垂榕、金边龙舌兰、黄金榕等;秋色叶植物次之,共有20种,占色叶植物总数的41.7%,常用的有重阳木、乌桕、枫香树、地锦、鸡爪槭、三角槭、无患子、黄山栾树、水杉、朴树等;而春色叶植物种类最少,仅有7种,占色叶植物总数的14.6%,常用的有石楠、红千层、黄山栾树、复羽叶栾树、垂柳、朴树、香樟。叶型具观赏性的植物中浅绿色叶的植物共有42种,占51.9%,常用的有芭蕉、鹅掌楸、菩提树、垂叶榕、水杉、池杉、小叶榄仁、金山葵、国王椰子、肾蕨等;深绿色叶的植物共有39种,占48.1%,常用的有荷兰铁、海桐、罗汉松、竹柏、印度橡皮树、苏铁、鹅掌柴、垂枝红千层、鱼尾葵、无刺枸骨等。

2.3.3 观果植物运用情况

观果植物共计64种,占总数的30.8%。其中结黄色果实的植物最多,有19种,占观果植物总数的29.7%,有桃花心木、番木瓜、楝、芒果、枇杷、柿、无患子、芭蕉、刺葵、国王椰子等;结红色和绿色果实的植物次之,各有15种,各占观果植物总数的23.4%,有福建山樱花、荔枝、南天竹、海桐、南方红豆杉、杨梅、无刺枸骨、洋蒲桃、构树、黄山栾树等;结黑色果实的植物种类有10种,占观果植物总数的15.6%,有腊肠树、金叶女贞、银姬小蜡、日本女贞、小蜡、丹桂、紫薇、香樟、蓝花楹等;结蓝紫色系果实的植物相对较少,仅有4种,占6.3%,如紫叶李、桑、海南蒲桃、红鳞蒲桃;而结白色果实的仅银杏1种,占1.6%。

有不少人,喜欢在书房挂一个“忍”字的匾额,用来勉励自己。其中寓意,不言自明。林则徐的书房同样挂有匾额,上面是与“忍”字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个字:制怒。

2.3.4 其它观赏特性植物运用情况

除植物的花色、叶色、果色是影响植物观赏效果的重要因素外,其它观赏类型植物也在3所校园中占据了一定比重。观姿植物种类共计70种,占总数的33.7%;观干植物种类共计22种,占总数的10.6%;其他类以药用价值、生产价值为主,共计10种,占总数的4.8%。

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 分类植物景观评价

调研发现,公众对于景观水体周边绿化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设施周边绿化,再次是道路带状绿化和建筑周边绿化,而对交通节点绿化的满意度最低(表1)。筛选出的每类景观排名前5的样地中,福州大学数量最多,其次为福建中医药大学,最少的为福建江夏学院。样地校区分布中的序号对应下文中的样地编号。

表1 校园绿化满意度评分情况及优秀样地分布

3.2 优秀植物搭配类型筛选

3.2.1 校园景观水体周边植物景观评价分析

评分者对于校园景观水体周边的景观满意度普遍较高。这一类中,得分较高的样地包括四种类型:(1)缓坡入水,水边乡土植被特征保留完整,在原始植被的基础上仅做修剪管养、架设步道等措施;(2)缓坡入水,岸边配以大乔木,林下丛植或点状栽植的灌木球、满铺草坪;(3)硬质驳岸,结合岸边游步道,成列栽植亲水性强的垂柳等乔木作为行道树,垂柳内侧再留足观赏视距栽以大乔木作园景树,或配以自然式的组合群落;(4)结合水深选择适合的水生植物,丰富水面景观,栽植面积不超过整个水面的三分之一[4]。

以“上——中——木”形式记录的校园交通节点景观高分的搭配类型中,样地1:芒果(行道树)——垂柳、秋枫(岸边列植)——红千层、构树(配景树)——芭蕉、四季桂、垂叶榕(配景树)——芦苇、旱伞草、山菅兰(地被植物)——草坪草;样地2:芒果(行道树)+小叶榕、荔枝(主景树)——乌桕(配景树)——黄金榕、红花檵木(球状灌木)——柳枝稷、牛筋草、鸭跖草(地被植物)——草坪草;样地3:龙眼(片植乔木)+柞木、杜仲、紫叶李(配景树)——荔枝、马尾松、香樟、木芙蓉、芦苇(背景树)——扶桑、无刺枸骨(片植灌木)+刺葵(配景树)——草坪草——荷花(水生植物);样地4:大叶榕(行道树)+小叶榕(园景树)——垂柳(岸边列植)——草坪草;样地5:大叶榕、小叶榄仁、芒果(行道树)+小叶榕、香樟(主景树)——紫薇、丹桂(配景树)——九里香、叶子花、垂叶榕(球状灌木)——朱蕉(片植灌木)——草坪草。

3.2.2 校园设施周边植物景观评价分析

调研结果显示,评分者对于构筑物周边的植物景观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主题雕塑周边,再次是疏林草地置石周边。对停车设施周边的满意度最低,可能是由于停车设施周边的绿化程度及树木遮阴程度普遍偏低,不能满足福州市漫长夏天的停车庇荫需求,而有绿化的停车场多数采用了棚架绿化,选用的藤本植物种类稀少,常见的仅有炮仗花、紫藤等,且存在管养不良问题,株形散乱,没有美感。这一类中得分较高的样地包含3种类型。(1)主题雕塑周边以自然式栽植为主,为雕塑营造富有色彩变化、林冠线变化的绿色背景,前景则采用色叶植物进行条带状种植,或选择采用大面积的草地;(2)结合亭台楼阁等构筑物进行植物配植,借用地形突出点景构筑物,并顺应地形来进行植物栽植,可将规则式的绿篱作为近景,与自然式的乔灌草复层混交背景相结合;(3)疏林草地上的休憩设施,建议结合缓坡地形来营造,绿化植物起到点景、庇荫的作用,可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的观赏树种;(4)停车场铺地宜采用透水植草砖,亚热带地区夏季漫长炎热,停车设施周边建议配以大乔木,满足基本停车庇荫的需求。

校园交通节点景观高分的搭配类型中,样地1:芒果、香樟(背景树)+垂柳(岸边列植)+木棉+香樟(主景树)——四季桂(配景树)——苏铁、鹅掌柴、金叶女贞、朱蕉(片植)——草坪草;样地2:香樟(主景树)+荔枝(背景树)——芒果、桃花心木(行道树)+银杏、垂柳(配景树)——朱蕉、假连翘、红花檵木、红背桂、锦绣杜鹃、鹅掌柴(片植灌木)——柳枝稷(滨水)——草坪草;样地3:巨尾桉(背景树)——羊蹄甲(行道树)+马尾松、油松(主景树)+梨(小路行道树)——罗汉松(配景树)+福建山樱花、梅(片植)——非洲茉莉、叶子花、红花檵木(球状灌木)+红花檵木、假连翘、花叶假连翘、红绒球(片植)——草坪草;样地4:大叶榕(行道树)+小叶榕(园景树)——垂柳(岸边列植)——草坪草;样地5:木棉(片植乔木)——紫藤(爬藤植物)——草坪草。

3.2.3 校园带状道路周边植物景观评价分析

在校园带状道路周边植物景观评价的调研结果中显示,评分者对于人行步道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2车道道路,再次是4车道道路,而对单车道的满意度最低。得分较高的样地具备以下3个特点:(1)行道树选择植株大、郁闭度高、树形优美的树种;(2)植物群落与道路或桥梁的搭配和谐自然,或通透自然、借景湖面或山体,或引人入胜、具备相对丰富的植物群落层次;(3)植物色彩搭配和谐,或合理运用深绿浅绿融入自然,或运用常年异色叶树种凸显绿篱灌木的规整色块。

校园道路景观高分的搭配类型中,样地1:大叶榕(行道树)+垂柳、红千层(滨水列植)——草坪;样地2:芒果(行道树)+香樟(主景树丛植)——樱花(配景树)——假连翘、红花檵木、朱蕉、花叶艳山姜(绿篱树)——草坪草;样地3:小叶榕(庭荫树)+香樟(后排行道树)——孝顺竹、五节芒、芭蕉(配景树)——樱花(配景树)——叶子花(球状灌木)、日本女贞(绿篱树)——草坪草;样地4:芒果(行道树)+香樟(主景树)——花叶垂榕+玉兰(配景树)——散尾葵+丝兰+金叶女贞+红花檵木(绿篱树)+海桐(球状灌木)——草坪草;样地5:刺桐、天竺桂、假槟榔、高山榕(行道树)+高山榕(庭荫树)+香樟、蓝花楹(点景树)——红花檵木(绿篱树)+黄金榕、红叶石楠(球状灌木)——草坪草。

3.2.4 校园建筑周边植物景观评价分析

在校园建筑周边景观评价的调研结果中显示,评分者对于教学区公共建筑周边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教学区公共建筑中庭,而对宿舍楼周边的满意度普遍最低。可能是大学城建设速度快,教学区域的建设相对成熟,宿舍区域的景观建设尚未完善。这一类得分较高的样地分以下几种类型:(1)教学区公建周边的景观以乔木与草本地被组合的类型最受欢迎,可选树形优美的大乔木与郁郁葱葱的大面积的草地相搭配;(2)视线穿越自然气息浓厚的缓坡疏林草地,可看到周边栽植了树形挺拔的落叶乔木的教学建筑,这种植物构景方式也很受评分者喜爱;(3)建筑中庭丰富乔灌草层次,丰富树种类型,适当选用适合近处观赏的观花植物,并突出俯视视角的林缘线设计。

校园交通节点景观高分的搭配类型中,样地1:高山榕(行道树)+南洋楹(园景树)——丹桂、散尾葵、刺桐(配景树)——锦绣杜鹃、红绒球、花叶艳山姜(片植灌木)+黄金榕(球状灌木)——草坪草;样地2:芒果、木棉、银杏(行道树)——巨尾桉、小叶榕、木棉、小叶榄仁、大叶榕、芒果、宫粉羊蹄甲、红花檵木、垂叶榕(背景树)——无患子、荔枝(独赏树)——白茅、酢浆草、蒲公英等混播草坪;样地3:小叶榕(球状灌木)——栀子花、红花檵木、鹅掌柴(片植灌木)——草坪草;样地4:金山葵、鱼尾葵(庭荫树)+蒲葵、国王椰子、福建山樱花(主景树)——鸡爪槭、罗汉松(配景树)——山茶、扶桑(配景树)+海桐、九里香、红花檵木(球状灌木)+叶子花(攀缘植物)——草坪草;样地5:短穗鱼尾葵(园景树)、小叶榕(庭荫树)——江边刺葵(配景树)——龙船花(配景树)+黄金榕、扶桑、五色梅(丛生灌木)——凤尾丝兰(点景灌木)+红花檵木、假连翘(绿篱树)——草坪草。

3.2.5 校园交通节点周边植物景观评价分析

在校园交通节点景观评价的调研结果中显示,评分者对路口或交通岛等道路交通节点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休闲小广场、园中园入口小广场等小型休憩空间,再次是校园主次出入口,而对图书馆周边的大型集散广场等的满意度最低。可能是由于大型集散广场出于安全要求考虑,没有设计充足的绿化种植空间。研究发现,大型集散广场的周边若采用树阵广场进行过渡,则可以提供的活动类型会有所增加,景观满意度也会有所提升。这一类得分较高的样地中:(1)入口小广场以规则式种植为主,层次丰富、林冠线优美,搭配入口构筑物进行植物配植;(2)大型广场周边有树阵作为过渡,广场利用率提升,柔化硬质广场边缘,增加评分者满意度;(3)视野通透的仅栽植乔木的树阵广场,绿荫如盖,阳光下树影婆娑,且下设座椅,便于使用;(4)文化意味浓厚的下沉式小广场,绿树环绕,配植层次多,私密性强。

校园交通节点景观高分的搭配类型中,样地1:羊蹄甲(行道树)+橄榄、鹅掌楸、白兰、桑、榆树(背景树)——洋蒲桃、银杏、杜英(配景树)——小叶榕(造型树)+竹柏、龙柏、牡荆、玉兰、红皮糙果茶、黄皮、杨梅(配景树)——红叶石楠、假连翘(绿篱树)+叶子花(配景树)——水鬼蕉、肾蕨、蝴蝶花等;样地2:香樟(行道树)——假连翘、红花檵木、花叶假连翘(绿篱树)+非洲茉莉、红花檵木(球状灌木)——孔雀草(花坛植物)——草坪草;样地3:芒果(行道树)——蒲葵(树阵)——四季桂(配景树)——假连翘(绿篱树);样地4:香樟(树阵)——紫藤(爬藤植物)——草坪草;样地5:麻楝、南洋楹、铁冬青、秋枫、菩提树、丹桂、池杉、桑、佛肚竹、白兰(广场周边背景树)——杨梅、黄槐决明、红鳞蒲桃、散尾葵、玉兰、鸡爪槭(配景树)——苏铁、海桐、山茶、小蜡(配景树)——彩叶朱槿、叶子花(球状灌木)+红花檵木、扶桑、金叶女贞、细叶萼距花(绿篱树)——草坪草。

4 福州市校园植物景观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4.1 校园植物景观个性不足,建议结合校园文化强化校园特色景观

校园中选用的植物种类重复较多,且栽植方式雷同,建议强化具有记忆点的特色植物景观设计。例如具有悠久医药学科发展背景的福建中医药大学,应凸显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可以注重选择园林植物中兼具明显药用价值的植物种类,彰显校园植物景观特色。

4.2 部分路段行道树遮阴不足,建议加强行道树庇荫性

满意度较高的道路景观的典型共同特征是行道树的遮阴程度。由于福州夏天漫长且炎热,行道树树种的适宜度关系到每一位校园使用者的感受。但是由于部分地段的行道树植株和冠幅较小,导致遮阴不足的问题,影响了行道树主要功能的发挥和使用者的舒适性。建议适当栽植大树,并将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结合栽植,保障校园主要道路行道树的庇荫性及栽植效果。

4.3 宿舍区植物景观较薄弱,建议强化宿舍区域植物景观营造

公众满意度高的植物景观均位于教学区域,各校宿舍区域的植物景观营造普遍比较薄弱,一些宿舍区域甚至缺少行道树。宿舍中庭的植物景观设计粗放,不甚符合大众审美和使用的要求。建议补植宿舍区域的行道树,在满足庇荫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宿舍区域植物景观的整体营造。

4.4 植物群落养护不足,建议推广自动喷灌、施肥装置,加强苗木养护

校园植物的养护情况不均衡。教学楼区域的植物养护明显优于其他区域,导致校园中存在管理非常粗放的“野地”,这显然是不受校园使用者喜欢的危险地带,但这些地方往往承载着校园中的一些其他功能,例如体育场馆、游泳馆等,使用率不低。建议在校园中加强自动喷灌、施肥装置,定期清理杂草,加强苗木养护。

猜你喜欢
行道树灌木样地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行道树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辽东地区不同间伐强度对水曲柳林分生态效益的影响
弯道
灌木丛
做最好的自己
弯道情结
芒果行道树,宾川亮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