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平原高含水河道降水技术及应用

2022-07-25 02:11饶明强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22期
关键词:涌水量单井渗透系数

饶明强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引江济淮(河南段)施工三标清水河河道输水长度20.7km,设计输水流量40m3/s,河道建基面高程32.7,河道两岸岸坡坡比为1:2.5,边坡护砌自下而上分别为350g/m2土 工 布、150mm 厚20mm-40mm 碎 石 垫 层、150mm 厚连锁式预制块,护脚混凝土、锚固梁、压顶混凝土等。施工范围,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较为平坦,高差8.3m,地面比降1/6000 左右。清水河在开挖深度范围内组成岸坡的地层上部主要为重粉质壤土、砂壤土,局部存在粉细砂层,砂壤土及粉细砂层具有液限低、中等透水性等特点,地下水位多高于设计开挖面,在低水位时存在渗透稳定问题;护脚部位有砂壤土、粉细砂地层组成,且砂壤土及粉细砂结构土质粘聚力差、抗冲刷能力弱,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易产生流土或流沙,边坡稳定性差,属稳定性差堤岸河段。勘探期间地下水埋深一般3~5m。地下水具动态特征,变幅一般1~3m。一般在地下水位高且丰富的地区进行地下结构施工,若不采取措施,轻则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重则危及结构及人身安全[1],降水工作在现场生产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

2 试验方案选择

2.1 管井降水试验

根据现场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对比考虑,查阅工程技术手册,渗透系数为2.0×10-3cm/s~8.5×10-3cm/s 土层,应选用管井降水方案[3],简易的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施工效率较高,而且降水效果较好[4],结合河道环境的影响,在河道附近降水选择管井降水法是十分经济、合理[5]。本次试验在河道岸坡有代表性地方选址,抽水井布置在河道右岸,距离河道中心线13.5m,井口高程38~40m 之间,共布置11 口,其中右岸布置10 口,左岸布置1 口,井深均设置为25m,降水井平面布置图见图1,降水井结构见图2。

图1 试验井平面布置图

2.2 试验过程

抽水试验实际分成了三个阶段进行:

2.2.1 地下水初始水位观测

在试验开始前几天每天早上7 点用手摇式测水位仪器对地下水初始水位进行观测;单井抽水试验用来观测的SY10、SY11两口井于第5 天完工,于第5 天下午开始进行初始水位观测,观测结果见表1。

表1 初始水位观测数据

2.2.2 单井抽水试验

单井抽水试验选取SY05 作为抽水井,SY06、SY10 作为观测井,做三个降深的抽水试验。抽水2 小时后水位达到最大降深之后开始回升,12 小时后回升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保持稳定,观测井水位降深与时间曲线图见图3,抽水井流量与时间曲线图见图4。

图3 SY06、SY10 两个观测井水位降深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4 抽水井SY05 流量与时间变化曲线

2.2.3 单侧9 口井的群井抽水试验

单侧9 口井群井抽水试验主要目的为:观测单侧抽水对岸护脚水位能否达到要求。

本阶段选取SY01~SY09 作为抽水井,选取SY11 作为水位观测井,进行验证性抽水试验。观测井水位降深与时间变化曲线见图5,水位标高与时间变化曲线图见图6。

图5 观测井SY11 水位降深与时间曲线

图6 观测井SY11 水位标高随时间变化曲线

2.3 稳定流计算

2.3.1 渗透系数计算

通过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进而求得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即将抽水试验趋近于稳定时测得的抽水井或观测井的水位降深S 及流量Q,现场我们对单井抽水试验的数据采用解析法进行求解。采用的公式及相关符号意义与示意图如下:

M——承压含水层的厚度,即承压含水层顶板至含水层底板的深度,含水层底板17m,含水层厚度取20m;

S1、S2——两个观测孔的水位降深,m;

r1、r2——两个观测孔到抽水井间的中心距离,m;

Q——抽水井涌水量,m3/d;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m/d。

2.3.2 影响半径(R)

首先采用潜水完整井有两个观测孔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将最大降深的数据带入公式(2) 中求得影响半径R 为117.8m。

因现场已知地层条件有限,利用图解法求解影响半径更为准确,根据《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利用图解法求影响半径,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结合施工经验本次试验影响半径取值108m。

2.4 试验结果

根据本次试验计算结果,含水层渗透系数取值范围为9.35~12.99m/d,结合现场情况与经验,河道地层渗透系数取值11m/d,即1.29×10-2cm/s;影响半径取值108m。从200m 范围内布置9 口井,井间距25m 的抽水试验结果看,抽水2.5 天后靠近抽水井侧的观测井地下水位已经降至高程29.5m,对岸观测井水位降至高程31.47m,根据推算对岸坡脚水位高程已降至高程30.92m 满足设计要求。本地区上部粘土层较厚含水量较丰富,透水性差,为了保证疏干效果建议提前4 天进行抽水作业;建议现场后期施工采用5.5KW,30m 扬程,40m3/h 水泵进行抽水;建议把握好抽水时间,选用更稳定的网电进行抽水作业降低抽水成本。

3 降水方案设计

3.1 总涌水量预测

本次计算河道500m 范围内涌水量,将河道看成500×50m 的矩形基坑,因河道长宽比小于10 又属于开放式降水,使用大井法来计算总涌水量,可采用承压含水层完整井解析公式进行分析计算,计算公式解析见公式(3):

式中:Q-基坑总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11.5m/d;

M-含水层厚度,17.8m;

s-水位降深,5.8m;

通过计算得出500m 范围内总涌水量在18527.69m3/d。

3.2 单井出水量

降水管井的单井出水能力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q'-单井出水量(m3/d);

r-滤管半径(0.150m);

l-有效滤管长度(m);17m

K-含水层渗透系数(m/d)11.5m/d。

理论计算的单井出水量为2169m3/d,实际出水量小于理论值,根据相关工程经验,本次计算取单井出水量为q′=1000m3/d。

3.3 降水井数量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n-降水井数量;

Q-总涌水量(m3/d);

q'-单井出水量(m3/d)

1.1-安全系数

通过计算得出500m 范围内需要布置20 口降水井,1000 米范围内则布置40 口降水井,井间距在25 米左右。

根据《管井技术规范》GB 50296-2014,降水井的深度应根据经计算得出以下内容综合确定:最下一个降水目标层的埋深、设计动水位(压力水头)埋深、沉淀管的长度和最下一段过滤器工作部分的长度等。降水管井的深度可按下列公式(6)计算:

式中:HW——降水井深度(m);

HW1——自地面算起至设计要求的动水位间的深度(m);

HW2——ir0;i 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

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取1m;

HW3——从HW2以下算起至最下部过滤器底端的长度(m);

HW4——沉淀管长度(m),取1.0m。

通过计算,结合地层及类似工程降水资料,降水井底部打到标高约13~15m 的位置,结合场地整平情况井深在25m 左右。

3.4 模型建立

3.4.1 模型网格剖分

采用六面体网格剖分,平面上剖分为306 行、192 列,共58752 个网格,如图7。

图7 三维网格剖分图

3.4.2 模型参数初始条件

各土层初始水文地参数质选择本次解析法计算结果,利用软件对降水过程进行模拟。初始条件见表2。

表2 模型初始条件

通过模拟可以看出,500m 长的施工段按25m 的井间距布井,用流量40m3/d 的水泵抽水1 天后的模拟显示,对岸水位已降至30m 高程,满足最低开挖要求,总涌水量达到17890m3/d。

4 经济效益

豫东平原高含水河道降水施工技术在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第三施工标段清水河河道工程成功实施。通过降水试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降水施工技术,并成功的运用到河道降水施工中。原计划清水河河道20m 一口降水井,20700m 需要1036 口井,一口井平均2500 元,降水井施工需要约259 万元,通过试验得出的高含水河道降水施工技术井间距25m,井深25m 一口降水井即可满足施工要求,20700m 河道需要829 口井,降水井施工需要约207.25 万元。仅降水井施工这一项节约成本51.75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5 结论

井点降水法已成为目前在含水透水位土实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井间距、井深控制不好往往达不到理想的降水效果或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施工进度。本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地质结构、稳定时水位埋深,画出降落漏斗近似曲线,通过软件分析模拟,数值模拟涌水量,画出三维数值模型立体概化图,计算出科学、经济合理的井距、井深、抽水设备,降低抽水费用。该技术能够减少抽水成本,降低抽水费用,豫东平原地区类似河道降水可以直接参考使用,减少试验费用的支出,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涌水量单井渗透系数
充填砂颗粒级配对土工织物覆砂渗透特性的影响
胡家河煤矿涌水特征及规律分析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赵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
水泥土的长期渗透特性研究*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
采油“一井一策”全员效益目标的构建与实施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单井成本核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