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祛痛膏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察

2022-07-27 07:09徐洪海韩晓帆宋恒涛范亚一卫文博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22期
关键词:优良率通络腰椎间盘

徐洪海,韩晓帆,宋恒涛,范亚一,卫文博

(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一病区,陕西 西安 710000)

0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疾病,通常是在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纤维环破裂的基础上,纤维环、髓核向后突出刺激或直接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病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因疼痛而导致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严重受限[1-4]。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多以口服药物为主,单纯口服药物治疗仅能缓解疼痛症状,而在改善及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本研究对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敷贴羚锐通络祛痛膏,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9年 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骨科门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02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纳入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未使用膏药组)304 例,研究组(使用膏药组) 298 例。其中,研究组共298例,男157例,女141例;年龄42~78 岁,平均(58.96±3.2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41±1.12)年。对照组共304例,男154例,女150 例;年龄41~80岁,平均(59.05±3.57)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3.39±1.26)年。两组患者治疗前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具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症状及影像学表现[5];2)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visual analogue scale)>5分;3)治疗前未经其他疗法治疗。

排除标准:1)其他腰腿部疾病所致疼痛、麻木,如肿瘤、外伤等;2)治疗部位皮肤有明显感染、化脓、破溃者;3)有相关治疗药物及膏药过敏史。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内收肌弹拨治疗[6]+口服奥沙普嗪片0.2g/次,1次/d+骨刺消痛胶囊1.2g/次,2次/d,2周为一疗程。2)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羚锐通络祛痛膏进行敷贴治疗:选取疼痛部位为治疗区,将膏敷贴于治疗位置,每日1贴,每次贴敷不超过24h,2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所有参与者均需佩戴腰围,并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

1.3 评估指标

观察指标 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功能障碍评分(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优良率 根据治疗前后JOA得分计算出治疗1月后每组患者的改善率,改善率=[(治疗后分值-治疗前分值)/(29-治疗前分值)]×100%,改善率≥75%为优,≥50%且<75%为良,<50%为差;统计每组优良差人数,优良率=(每组优良人数/每组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Shapiro-Wilk 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S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2周、1月后VAS评分比较,均较前降低,但研究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1月后研究组 298 7.28±1.05 3.97±1.26 1.02±0.26对照组 304 7.22±1.12 5.83±1.34 3.53±0.39 t 0.853 1.742 7.936 P 0.236 0.014 0.021

2.2 两组治疗前后ODI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 2周、1月后,两组 ODI评分均较前降低,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ODI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ODI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1月后研究组 298 46.87±3.25 30.63±2.15 14.47±1.09对照组 304 47.02±3.09 35.58±2.03 22.32±1.45 t 0.748 4.724 9.673 P 0.526 0.036 0.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2周、1月后JOA评分比较,均较前升高,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2周后 治疗1月后研究组 298 13.92±3.02 18.34±1.62 23.57±1.03对照组 304 14.05±2.98 16.82±1.53 20.14±0.96 t 1.279 0.435 7.826 P 0.625 0.027 0.013

2.4 两组治疗1月后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现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腰部损伤、发育异常、遗传、或长期负重等原因所致,通常好发于青壮年[7]。临床症状主要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表现为腰部、大腿、小腿乃至足跟疼痛及麻木感;重则可引起马尾综合征,导致大小便障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和手术治疗[8]。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确诊时并未达到手术的指征;而另外一部分行手术治疗后,腰腿痛等缓解并不彻底,术后病情可能仍会复发。同时,手术治疗还存在对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及并发症。基于上述各种因素,药物、牵引推拿、理疗等保守治疗措施仍然是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首要选择。

西医保守治疗主要以口服非甾体类止疼药联合牵引、超声波理疗等,部分患者为追求短期内达到缓解疼痛效果,还会选择针对相应神经行局部封闭治疗。而中医理论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痹病”“腰腿痛”“经筋病”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腰部劳损、外伤以及外感风邪等导致气血瘀滞,筋脉痹阻,不通则痛,治疗以疏经通络、活血化淤为主[9-11]。通过口服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手段,可以达到解除神经根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反应的目的[12-15]。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药外治法又被部分学者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其中膏药外敷作为中药外治法的一种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3.2 通络祛痛膏外用的作用分析

羚锐通络祛痛膏,具有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腰部、膝部骨性关节炎属瘀血停滞,寒湿阻络证。主要的药效成分有当归、川芎、红花、山柰、花椒、胡椒、丁香、肉桂、荜茇、干姜、大黄、樟脑、冰片、薄荷脑。当归、川芎、红花性温热,当归有补血活血、风湿痹痛之效;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效;红花有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当归中的丁基苯酞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或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及损伤;红花同样能够抑制组胺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16]。除此之外,山柰、花椒、胡椒、丁香、肉桂、荜茇、干姜、大黄等有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散寒通络、逐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17]。冰片则性寒凉,有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冰片用于局部,具有抗菌、抗炎、镇痛、促进透皮吸收的作用,同时对局部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性较小。薄荷脑在医药上用作刺激药,作用于皮肤或粘膜,有清凉止痒作用,局部止痛。羊毛脂与凡士林作用承载药剂成分川芎、山柰、花椒的挥发油成分及冰片可促进其他中药剂药理活性的透皮性,使膏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18]。以上药剂联合应用能够极大的增强治疗效果。膏药直接贴于疼痛部位,药材成分能在最短时间内透过皮肤被吸收并到达被压迫的神经根周围发挥治疗作用,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19-20]。

3.3 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保守治疗的方法

股内收肌弹拨法作为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方式,研究者认为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两点:第一,通过采取具有一定力度的手法弹拨股内收肌形成痛觉,间接刺激支配股内收肌的腰脊神经根,提高痛阈,降低其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从而利于神经根周围疼痛因子的吸收;第二,通过弹拨股内收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于腰椎力学的不平衡造成的脊柱失稳而引起神经根受压及肌肉痉挛,以此减轻突出物周围水肿和炎症的程度,缓解疼痛症状[6]。马友盟等人的演技表明相对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股内收肌群弹拨法具有操作简便、轻巧、安全、可靠、疗效快特点,疗效佳的特点,能提高临床疗效[21-22]。奥沙普嗪片作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的一种,主要用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疼痛,与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药物相比较,其抗炎、镇痛作用更强,药效更持久,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更低;骨刺消痛胶囊是由制川乌、制草乌、秦艽、白芷、甘草等多种中草药提炼而成的中成药胶囊,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两种口服药物合用能够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的优良率达到89.25%,高于对照组77.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VAS及ODI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生活质量及治疗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我们推测通络祛痛膏中的中药成分经皮肤吸收后可扩张血管,促进经络畅通、气血流通,加快局部以及周身血液循环速度,有效改善疼痛部位疼痛因子的浓度,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23],同时联合股内收肌弹拨治疗可明显延缓病情的进展。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股内收肌弹拨治疗并口服消炎镇痛药物联合外敷羚锐通络祛痛膏的方案,可更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优良率通络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滋阴养血通络贴对痛风肾蛋白尿影响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帽子莫乱扣
通络熄风汤治疗面肌痉挛
芪藤竹黄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