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2022-07-27 08:52区文欢陈述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骨关节炎疗法膝关节

黄 黎 区文欢 陈述祥

广东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膝骨关节炎是由于连续的物理性或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可运动关节的软骨变性、破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关节软骨、软骨下骨、滑膜、关节囊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一系列改变,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膝部疼痛,同时未表现出明显肿胀、活动功能受影响等特征,而X光检查结果发现,相应的膝关节存在一定病变。该病在老年女性群体中有很高的发病率,统计结果[1]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膝关节炎患病率高达49%。临床上,针对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可以应用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的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笔者通过该方法治疗本病,且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联合疗法的效果优于单纯刺血疗法,相关结果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统计的患者均来源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科门诊及住院收治患者,共60例,见表1。应用SPSS17.0软件由计算机进行随机化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67岁,平均年龄为(55.87±7.59)岁;病程15~66月,平均病程(37.7±18.95)月。治疗组30例,其中男14例,女性16例,年龄46~68岁,平均年龄(55.83±6.54);病程11~74月,平均病程(38.23±18.31)月。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标准 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对膝痹的中医证候诊断分型。

1.2.2 西医标准 采用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3]。①近1个月内多次出现明显的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结果表明,相应的关节间隙变窄、或出现了囊性骨赘;③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音;④膝关节晨僵≤30 min;⑤关节液清亮、黏稠,WBC<2000个;⑥中老年患者年龄超过40岁。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相应的症状符合中医标准里的症状情况; ②不存在骨结核、骨肿瘤相关的膝关节病。

1.4 排除标准 ①经MRI确诊为半月板破裂、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②患者同时存在相应的心脑血管,相应的严重传染病或者神经障碍;③肝肾功能异常的;④患者为哺乳期妇女;⑤具有凝血机制障碍的血液病患者;⑥年龄超过75岁者;⑦手术指征明确、不宜保守治疗者;⑧患者的依从性差,无法积极配合治疗;⑨有针刺不良反应史(如晕针史、晕血史)者;⑩受试者不愿意参加该临床试验。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单纯刺血疗法,三棱针统一使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华佗牌(苏械注准20162270968),小号针1.6 mm×65 mm,操作均由同一医师完成。在治疗过程中告知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适当垫高其胸下和脚踝处,以便取穴。选取双膝部膝眼、委中、血海、梁丘、阳陵泉,用拇指揣准穴位后定位,并用碘酒常规消毒穴区皮肤,对穴区周围皮肤适当的进行挤压处理,然后捏起穴区皮肤,通过三棱针快速刺入穴位4 mm,控制次数为3次,结束之后通过火罐吸拔处理,并留罐10 min,起罐后通过碘酒消毒处理,每天3次,治疗后12 h内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疗程: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2 治疗组 该组采用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刺血疗法操作方法及过程同对照组,然后嘱患者仰卧位,以我院自制舒筋汤(透骨草15 g,伸筋草15 g,寻骨风15 g,刘寄奴15 g,海桐皮 15 g,丝瓜络10 g,防风15 g,桑枝15 g,艾叶10 g)外敷于双膝关节2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1.6.1 VAS评分 参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4]国际常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即在此评分过程中,将1条10 cm长的游动标尺,准确的划分为10分,直线的两端分别为“0”和10”分,分别表示无痛和很强烈的疼痛。治疗前让患者表示出直线上的疼痛感觉位置。而在治疗之后进行同样的标注,如果得分为0~2分则可以判断出疼痛明显减轻;而得分为3~5分则表示疼痛减轻;6~8分则可以判出疼痛有一定程度缓解;>8分则可以判断出疼痛没有缓解。前三种之和表示总有效。

1.6.2 WOMAC评分 采用膝关节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5],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4 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WOMAC评分。

1.7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的疗效标准判定。临床痊愈:治疗后相应的症状基本消失,对应的积分减少幅度超过了95%;显效:相应的症状大幅地改善,积分减少幅度超过了70%;有效:相应的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积分减少幅度不大,低于3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知,治疗前两组受试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VAS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减少。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而治疗1月后,两组的此评分和治疗前相比都有一定的幅度降低,且治疗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比较 (分,

2.3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 9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膝关节遭受暴力伤、慢性劳损导致关节内骨折、膝关节软骨、滑膜、关节囊及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破坏而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膝关节微循环障碍、膝部的物质代谢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关节周围组织的血氧供应不足,而释放出致痛因子,且对附近的组织产生刺激而导致疼痛,疼痛严重情况下会出现肌肉痉挛,即膝关节损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保守治疗多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此类药物长期口服对消化系统的刺激性较大,临床疗效欠佳,另一方面现今手术治疗采用膝关节置换术,相对于在基层医院就诊而言,患者无法承担高额的手术费,该项技术在基层较难推广。

中医学将此病归属于“骨痹”范围。有研究者[7]认为膝关节炎的发病主要和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有关,在此情况下出现风、寒、湿邪的侵入,则会导致气滞血瘀而引发本病。进一步研究发现本病机理为,“经络痹阻,不通则痛”而引起发病。《证治准绳》载“(膝痛)有风……有瘀血,有痰积,皆实也,肾虚其本也。”该病可由阴虚寒凝、瘀血阻滞、肾虚髓亏所致。中医学认为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主骨,随着年龄增长,肝肾亏虚,则致精血不足,无以濡养筋骨;或因劳损、外伤、感受风寒湿邪以致阴寒内聚,留滞膝部,筋骨凝滞收引,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血络瘀阻,血壅不濡,关节筋骨皮腠失濡养,则关节失用。故临床治疗应以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舒筋止痛为主。

根据《黄帝内经》中“久痹不去身者,则血络异常”的观点,膝骨关节炎的病机在于血络瘀阻,刺血疗法可使瘀血、邪气去,气血通,通则不痛。《针灸大成》中也高度评价此法“盖针贬所以通经脉,均气血,蠲镯邪扶正,故曰捷法最奇者哉。”说明刺血疗法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等作用。笔者在治疗时在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选穴原则,通过三棱针点刺膝关节局部穴位,达到疏通经络,使瘀血去除,新血再生,气血调和,直接起到了“通则不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疗法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改善微循环及血管功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杨改琴等[8]在对刺血疗法对KOA家兔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中,指出该疗法具有降低病变机体的炎性细胞,改善血液微循环的障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该疗法改变血液动力学,在治疗过程中主要是消除局部炎性因子,以此来消除病因,而起到治疗效果[9]。

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主要的外治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中应用我院自制舒筋汤,该方以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为主,有行气活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通利关节等作用,其机理就在于中药熏洗借助熏蒸的热气和中药的渗透作用,使局部气血调和,关节通利,加快病变关节新陈代谢,降低神经末梢兴奋性[10]。郭瑾等[11]认为外洗类中药既能够加快局部代谢,有效改善微循环,又可以降低局部神经末梢的兴奋性,提高痛阈,从而产生镇痛作用。

综上所述,刺血疗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在缓解患者疼痛方面,近期疗效显著,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研究,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骨关节炎疗法膝关节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骨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量运动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忘穿秋裤”会得骨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