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数感培养探究

2022-08-03 19:01林尚坤
成才之路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数感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林尚坤

摘要:数感主要是指对数的感悟,包括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运用、驾驭与感悟能力。数感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渐建立、培养起来的,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逐渐形成数学思维,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学生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数感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感;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3-0079-03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数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层面,更应该重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感作为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主的数学态度和数学思维,其对学生理解、掌握、驾驭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学科本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

数感,即对数的感悟能力,是指人對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良好的数感是学生掌握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维,学会运用数学眼光敏锐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感,可以促使学生借助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在生活中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理,以最快速度将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最高效率地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数感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了感悟,才会更有兴趣去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并带着兴趣和热情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进而将兴趣和热情转换为学习动力,有效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二、学生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时期,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一方面,部分数学教师对数感的理解存在误区,片面地认为数感是一种数学天赋,无法在教学教学中培养出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根本不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另一方面,部分数学教师认为数感是在不断的刷题中形成的,于是便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做题,而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数感难以有效增强。

2.教师不重视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建立起联系,没有合理创设生活情境,更多的是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这导致学生缺乏使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失去了培养数感的机会。

3.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可以转化为学习动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感,因此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了消极的态度,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负担,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更不利于学生增强数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数感培养策略

1.在生活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目标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是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就必须把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巧妙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把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融入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情境。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在商场购物的情境,并请学生描述商场做促销活动时的情形,以此把学生带入到生活情境中。然后,教师可以提出数学问题:“周末的时候商场正在搞促销,明明走进商场后发现:饮料3.5元/瓶、衣服42.5元/件、方便面1.5元/袋、薯条2.5元/包,于是明明买了1瓶饮料、1件衣服、1包薯条,请问明明总共花了多少元?”最后,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得出结论,明明总共花了48.5元。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迅速调动已学数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生活经验,快速解决了数学问题,这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情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估算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无论是在数学学习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很多问题难以得出精确的结果,只需估算出大概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估算较大数目”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常见事物入手进行估算练习,如估算自己的书桌的长度、估算一瓶矿泉水的重量等。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的估算,如在估算书桌的长度时,把书桌划分为若干小部分,再测量出一小部分的长度,并根据划分的份数估算出书桌的长度。最后,教师可以让同桌之间将自己估算出来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促使学生估算得更精准。通过这样的估算能力训练,学生能把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相关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自身对数学的感知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师合理设置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规律等合理设置问题,以此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促使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数感。例如,在班级组织春游活动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咱们班级一共有41名学生,1辆汽车可乘坐5名学生,那么想要全班学生都顺利出去游玩的话,需要多少辆汽车呢?有学生马上回答道:“总共需要8辆汽车。”这时,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还剩下1名学生怎么办?”先前那名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立刻重新回答道:“一共需要9辆汽车才能够保证所有人都坐下。”教师采取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思考,并得到有效解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实践活动,数感培养也离不开实际动手操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深刻认知,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例如,在教学“厘米、分米和米的认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规划,并准备好相应教具。在正式开始上课后,教师要先详细地为学生讲解厘米、分米和米的相关概念,再引导学生自主利用教学工具,上手实践,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如对黑板的长度进行测量等,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增强数感。

5.在游戏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游戏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特性,秉承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舒适、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夯实数学知识基础,培养数感。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指引学生模拟生活中的钟表,自主设置表盘,并按照相关的游戏任务来完成对时间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提供2∶10、14∶30、19∶40等多个不同的时间,然后再指引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所制作的表盘,标注好相關的时间信息,以此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促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数学意识,增强数感。

6.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探索活动是培养学生数感最重要的渠道。不管是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学生亲自去探索和发现知识内涵,因为自己亲自探索和发现的知识是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探索和发现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内在规律和联系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最直接方式。例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知”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可以拿出12个小木棒,让学生尝试着摆放,看看谁摆出来的木棒最容易让大家看出来是12个。这时,有的学生一个一个地摆,有的学生一边摆8个一边摆4个,还有的学生一边摆10个一边摆2个。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一边摆10个一边摆2个的优越性,并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10,将10个木棒扎成一捆,这样的方法更形象,更易于观察。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满10个扎成一捆的方法,尝试摆出100个木棒,以此为学生后面学习更大的计数单位做好铺垫,帮助学生在数数的亲身体验中建立数感,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数感是指在个体没注意到的情况下,在一小堆物体中增加或者移除一个物体后,个体能够意识到这堆物体发生了变化的能力。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培养学生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拉近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要明白培养数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不断积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把提高学生数感这一教学任务落实到整个教学细节中。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生量感的认识及培养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05).

[2]吴江渝.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数”教学策略探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05).

[3]孙虎,张伟平,陈志辉,马艳娇.基于核心素养的六年级学生数感现状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21(04).

[4]韩瑞娟,李肖.论指向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过程———以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06).

[5]张磊.基于“过程→生成”教学理念的中小学生数感培养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06).

[6]毛小燕.小学数学数感培养对策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05).

[7]郑丽芳,林晴岚.观察·思考·感悟———《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8).

[8]殷春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9]施叶磊.基于“课题学习”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02).

[10]吴淑霞.积累·体验·渗透·发展: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四个维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9).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al Number Sense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Lin Shangkun

(Aodong Town Center No. 8 Primary School, Pingt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Pingtan 350400, China)

Abstract: Number sense mainly refers to the perception of logarithm,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 control and perception of logarithm and quant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y and the estimation of operation results. Number sense i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cultivated by students in their study and lif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r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number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which helps students deeply understand mathematics knowledge, improve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ability, gradually form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imperceptibly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mathematics. Starting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sense of numb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sense of number, and probes into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sense of number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primaryschoolmathematics;core competence;numbersense;mathematicalthinking

猜你喜欢
数感数学思维核心素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