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

2022-08-03 05:18孔秋梅
成才之路 2022年13期
关键词:体育意识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孔秋梅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在新时代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文章从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增强学生体育体验,开展课外延伸活动、拓展学生运动视野,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树立体育品牌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体育热情等几方面,对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体育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3-0095-03

核心素养是当前时代的教育主题,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理念,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体育是关乎国民健康和国家综合发展的大事情,是青少年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重视体育核心素养的渗透。初中体育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效落实体育课程教学目标。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概述

1.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具体的课程而言,所有的课程都要努力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开展教学,因此体育课程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内容。运动能力主要是指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健康行为主要是指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体育品德主要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遵守社会规则、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等具有积极作用。

3.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点

体育核心素养倡导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学生体育习惯,引导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体育核心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育教师切实融入到每一堂体育课程教学中。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培养要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正确的体育运动认知。2)扎实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3)自主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4)良好的身体素质。5)优秀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体育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1.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增强学生体育体验

学校必须要正确认识体育学科的价值,重视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关注校本课程的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体育课程体验,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1)科学构建校本课程体系。学校要对本校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诉求进行充分调查,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研判,分析学校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界定体育教师的专长,积极将本地区和本校的体育资源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去,从而保证所开设的体育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身心发展需要。例如,部分地区的民间体育项目发展环境优良,很多学生对于这样的体育项目拥有浓厚的兴趣,此时学校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诉求设定相应课程,以此保证体育运动能够朝着本土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2)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学校要关注隐性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在体育课程上的规划和诉求,对本校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整合和拓展,以此确保学校构建的体育校本课程与本校学生的体育学习诉求相吻合,从而保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例如,部分地方政府积极构建阳光体育联赛活动平台,并设定多个比赛项目,这些比赛项目与学生的体育诉求之间存在吻合点,此时学校就可以对应比赛项目,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以此促使体育主课程与体育自选课程全面融合起来,形成多维度体育课程,构建出良好的体育校本课程体系。这样一来,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目标,自然就可以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2.开展课外延伸活动,拓展学生运动视野

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依靠体育课堂,学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将多样化的课外延伸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教学中来。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的效能,还有利于确保课外体育活动能够进入到有效监督和指导范畴中来。

(1)开展多样化体育课外延伸活动。一方面,学校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课外延伸活动,如花样跳绳、咏春拳、空手道、射击等,并确保所有体育课外延伸活动都有对应的教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出发,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外延伸活动中,并确保每个学生的体育锻炼诉求都能得到满足,体育兴趣爱好都能得到发展,从而促使学生逐渐掌握相应的体育运动技能,慢慢融入到对应的体育运动项目圈子中去。

(2)提升家长对体育课外延伸活动的认识。首先,学校应做好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宣传,引导家长正确看待体育课外延伸活动对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应鼓励家长多带领孩子参与体育课外延伸鍛炼活动,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体育意识,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最后,学校还应引导家长为孩子制订合理的体育课外延伸活动锻炼计划,让孩子在体育课外延伸活动中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以此促使学生自主地利用大课间时间、放学后时间、双休时间等积极进行体育运动。

3.组织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良好的体育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立足自身条件,结合学生诉求,合理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敢于拼搏、乐于合作、积极竞争的体育精神,促使学生以更加理性的视角去审视体育学科的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体育锻炼效果。

(1)开展多样化校内体育竞赛。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运动技能、身心素质等指标,进行综合研判,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校内体育竞赛,如足球比赛、武术比赛、田径比赛、跳繩比赛等。这样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形成有特色的体育运动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2)组织校际间的体育联赛。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情况,与其他学校展开体育联谊,定期开展校际间的体育联赛等。在联赛中,学生不但可以切磋体育技术,还可以正确理解合作的价值,并带着为自己学校争光的心态融入比赛,从而使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3)重视体育特长生培养。对于本校中拥有较强运动能力的学生,学校应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为其提供良好的专业训练平台,让专业的教练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各种类型的体育赛事中,以此锻炼其体育技能,丰富其体育参赛经验,提升其体育素养。

4.树立体育品牌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学校要树立体育教学品牌意识,就是以自身当前的体育师资和体育设施为基础,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设定有特色的体育项目,寻找一条特色化的体育教育品牌发展之路,并依靠这样的方式将本校的体育学科发展成为素质教育的精品学科。这不但可以为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个性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还可以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以初中篮球教学内容为例,学校在打造篮球特色品牌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如下教学准备。

第一,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如设定校园篮球文化周和文化月,并将其与校园文化关联起来,以此创设出理想的校园篮球文化环境。

第二,学校要结合校本资源,开发篮球校本教材,并积极将篮球特色操、篮球班级竞赛等纳入到日常篮球教学活动中。

第三,学校要积极邀请本地区知名的篮球教练,让他们成为校园篮球教学和校园篮球活动的规划者和引导者,以此为篮球教学活动带来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第四,学校要构建良好的篮球教育衔接机制,将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衔接起来,以此保证篮球教学活动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

依靠上述措施,学校篮球体育教学特色品牌会慢慢打造起来,依靠篮球项目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就成为顺水推舟的事情。

5.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体育热情

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诉求,学校还要对体育教学的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时,教师要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持续的体育热情中,逐渐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等评价方式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建立四元评价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这样学生在体育课程或体育锻炼中的表现可以更加客观地被反馈出来,这样的良性反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体育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兼顾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妥善处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在关注学生体育成绩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客观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并生成个性化的评价方案,这样学生用可以更加理想的视角去审视自身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建立区别性的考核机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建立区别性的考核机制,这样的考核更加人性化,学生也可以更加客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体育知识学习情况和体育技能获得情况。

第四,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积极将学生的体育课堂表现情况、体育课程考试成绩、体育学习态度、体育活动频率、体育意识、身心健康素质、体育运动素质、自主运动习惯等指标融入进去,以此建立起更加理想的体育评价机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培育是新时代对体育教学的新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看待核心素养培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积极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科学构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合理配置体育资源,开展多样化体育课外延伸活动,组织多样化体育竞赛,打造精品体育课程,采用多元化的体育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体育锻炼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波,毛俐亚.新中考体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新中考体考改革为例[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10).

[2]周良.以学为中心视域下初中体育趣味田径教学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09).

[3]林开飞.初中篮球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03).

[4]刘涵.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9.

[5]李卫红.基于初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即时性评价改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10).

[6]张丽丽.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体育课程的时代价值与重构[D].济南大学,2019.

Discuss on the Optim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re Competence

Kong Qiumei

(Shanghang No. 3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hanghang 364200, China)

Abstract: Developing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is a hot topic in current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update the teaching concept,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sports, enhance students sports awareness and improve students sports core compete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competence cultiv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ystem, enhancing students sports experience, carrying out extracurricular extension activities, expanding students sports vision, organizing sports competition activities, promoting students healthy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sports brand awareness,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optimiz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s and stimulating students sports enthusiasm.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physicaleducation; corecompetence; teachingstrategy;sportsconsciousness

猜你喜欢
体育意识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