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也有了“经济型”

2022-08-06 03:15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2年11期
关键词:湘雅经济型经皮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经济型”ECMO的成功应用,不仅降低了患者就医的经济负担,而且对提升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10万人

2021年,科室门诊量超过10万人,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66岁的王大爷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5月有余,在当地医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由于病情复杂,他转入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下简称“湘雅二医院”)治疗。

入院后,该院心内科CCU(心脏重症监护室)及心导管室仔细分析了患者的造影结果,患者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50%伴钙化,前降支近中段弥漫钙化狭窄95%,回旋支开口90%狭窄,远端95%弥漫性狭窄,右冠近段完全闭塞,SYNTAX评分高达54分。对于此种病变,通常首选冠脉搭桥,但患者及家属经充分考虑后,强烈要求介入治疗。

由于患者冠状动脉血管钙化严重,病变复杂,手术风险极大,心导管室及CCU医护团队术前经过充分讨论,决定为患者行冠状动脉旋磨+支架植入术,同时为保证手术安全,术前予以置入“经济型”ECMO支持。手术在ECMO置入转流后开始,历时3.5个小时完成,整个手术过程在ECMO支持下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手术顺利。

什么是“经济型”ECMO?为此,《中国医院院长》采访了湘雅二医院相关专家。

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近年来,ECMO的临床应用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危重患者救治、高危手术支持的重要手段,被誉为“救命神器”。然而,其国内应用一直受制于昂贵的费用。

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心脏重症专科主任、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副主任唐建军对记者说,“经济型”ECMO主要是从降低患者费用角度而言。“经济型”ECMO的原理与传统ECMO相同,也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氧合器。与传统ECMO氧合膜材料相比,“经济型”ECMO采用的氧合膜材料比传统氧合膜的使用时间短(约24~48小时)。同时,这个被称为INSPIRE的氧合器采用长血流路径,集成了动脉微栓滤器,还增加了双贮血器,因此可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高的微气栓处理能力,两种贮血器型号最大流量可分别达到6L和8L。

唐建军认为,“经济型”ECMO具有3个优势,一是氧合器使用时间虽然较短,但到使用寿命后可以单独更换氧合器并继续进行ECMO支持;二是氧合器更换时,不需更换其他装置,简化了临床操作;三是大大降低医疗费用,使用更加经济合适的膜肺材料,可使得价格大幅下降,费用约为传统ECMO的1/3。

“经济型”ECMO主要适用于中短期的ECMO支持,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心脏外科、胸部手术的围术期支持,以及部分需要中短期支持的危重患者救治,如爆发性心肌炎、心肺复苏等,对于进行高危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只要术前严格把握指征,“经济型”ECMO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据介绍,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国之名医”、“湘雅名医”周胜华教授的带领下,自2000年起致力于经皮高端生命支持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在湖南省内率先开展了系列经皮高端生命支持技术的临床应用,填补了湖南省这一领域的空白。团队在机械循环支持治疗领域相关研究成果获2019年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团队2017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本科生教材——《内科学》,并牵头组织将机械循环支持治疗相关内容编写入《内科学》,该教材于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鉴于团队在国内的影响力,2020年受国家心脏中心的委托,制定了我国首部《经皮机械循环辅助临床应用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周胜华说道,科室一直以“服务人民,满足人民对美好健康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措施让患者“省钱”,比如开展日间病房,患者手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科室开展平均住院日核算,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省患者费用;每年高血压日、肺动脉高压日、世界心脏日、中国房颤日等医疗节日,都会开展健康宣教和义诊,让群众免费接受专家诊疗;每年科室和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建+健康帮扶”活动,到基层免费为人民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近年来,科室住院患者无医疗纠纷,门诊患者零投诉,患者满意度一直位居全院前列。

医生正在使用“经济型”ECMO为患者做手术。

创新助力学科发展

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学科创始人是有着“中国心电学史上巨人”之称的王肇勋教授。他于20世纪30年代从美国带回国内第一台心电图机,并在湘雅开创了心电图学和心血管内科专业学科。

1958年,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完成了湖南省首例心导管检查;60年代初期,在省内最早开展了心导管、心血管造影等有创性检查;1978年,开始了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并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1980年率先开展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的系列研究;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成立湖南省第一个专业心导管室;2002年被评定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并于同年建立了湖南省心脏介入中心;2011年被评为国内首批原卫生部重点专科和国家心血管介入培训基地;2012年成立中南大学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创新”两个字,成为了心内科发展史上的关键词。

周胜华告诉记者,近年来,科室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参照国内头部心血管内科人才引进标准,招募了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服务于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建设和中南大学双一流建设,邀请国际、国内知名教授对新入职年轻医生进行培训指导,以最好的环境和配套平台助力他们快速成才。在人才的推动下,2020—2021年,科室承担了科技部原创探索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8项,完成全球首例无创精准放射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手术,研发国产磁电一体化三维标测治疗系统,破解多个“卡脖子”工程,在国内外顶尖杂志发表科研论文156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8项。

作为湖南省心血管病主委单位,近年来湘雅二医院心内科开展了一大批新项目和新技术,如无导线起搏器(Micra)在全国首批植入;在湖南省率先开展房颤脉冲消融;在湖南省率先开展5G远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开展全国领先的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中心等。科室牵头在湖南省内开展县级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提升“导师制”培训项目,还在全国率先开启县域临床多学科管理及能力建设(慢病管理)项目。

周胜华表示,心内科未来4年发展任务总体规划可概括为“1+2+4+6+13”,即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着力临床和科研两方面,以4年为考核周期,狠抓6个发展目标,共建13个亚专科。同时,重点开展经皮生命支持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研究。目前团队已在机械循环辅助研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揭榜挂帅项目“经皮生命支持设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支持。项目的实施将对我国ECMO、IABP、IMPELLA等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国产化起到推进作用,以科研创新助力湖南省打造“三高四新”战略高地和“健康中国2030”战略。

猜你喜欢
湘雅经济型经皮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湘雅轩辕”张孝骞
“战”疫”一线:“协和”里的“湘雅”
经济型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湖南湘雅建立移动医疗平台
民国时期张孝骞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治校实践探析
经济型酒店关店潮 加盟商惨烈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