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宫廷文物首次在港展出

2022-08-06 13:09笔嗜收藏家
证券市场周刊 2022年28期
关键词:北京故宫博物院王羲之故宫博物院

笔嗜收藏家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馆,于七月二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举行传媒预览,率先参观香港故宫的内部设计和各展厅藏品,主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展品,部分为首次外借。

馆长吴志华提到,受疫情影响,大部分文物于六月十一日才分批到港,仅以十一天的时间放置于各个展厅,而是次预览现场所见,也有少量展品属涉及濒危物种的古代文物,须特别审批来港,当中包括象牙和牛角,今次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自一九二八年成立以来首次最大规模的藏品出境外借,而因应中国的文物出境规例,外借期最长为一年,故此展览多以一年为单位作规划。

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龙袍。

大型文物如特磬与镈钟,也有精品文物。

展厅一《紫禁万象: 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位于地面一层,从不同角度介绍紫禁城历史,既有大型文物如特磬与镈钟,也有精品文物,如盘龙纽「大清受命之宝」;展厅二《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也是较大型的展厅,按时间为轴,由早到晚,大致综合清代宫廷的生活流程,如早晨服饰穿戴,治理国事,御园戏曲等轶事,当眼处挂起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龙袍,为古时节庆用之吉服袍,饰有九条五爪龙及十二章纹,以彰显帝王身份。

展厅三《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出之陶瓷藏品横跨不同朝代,呈现工艺史及技术转化,其中白釉孩儿枕的同类传世品较罕有,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及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展厅四《龙颜凤姿: 清代帝后肖像》展示绘画肖像作品,画样稿本存世比正图更稀有,如《孝钦颢皇后朝服像画稿》,见到草稿上的白描线条和色块,展厅内另有正图样本以作对照。

孝钦颢皇后朝服像画稿。

展厅三部分展品。

《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展出由六个本地艺术家的大型多媒体创作。

乾隆款彩色玻璃螺旋紋撇口瓶。

許方华的《星垂平野》。

展厅六《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以本地收藏史为主轴,呈现早期香港多间重要公共博物馆与传统文物收藏的关系。

展厅五《器惟求新: 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展示古代工艺,也与香港设计师合作,以当代设计角度切入;展厅六《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以本地收藏史为主轴,呈现早期香港多间重要公共博物馆与传统文物收藏的关系;展厅七《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的策展最为不同,有别于古代典藏文物展示,展出由六个本地艺术家的大型多媒体创作,包括梁基爵的音效作品《庆》,糅合古今不同乐声,许方华的《星垂平野》则据清代天文学文献重构星空。

王羲之《雨后帖》宋临摹本。

《狮子玉》巨幅水墨画作。

来自法国罗浮宫的展品。

另外,两个特别展览分别是展厅八《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及展厅九《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前者收集三十件中国书画名作,其中重点包括乾隆皇帝珍藏的王羲之《雨后帖》,唯因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已不存在,多为后世临摹本及刻本,此展品为宋临摹本。后者则以马为主题,除了展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包括置于展厅中央的《狮子玉》巨幅水墨画作,由耶稣会教士郎世宁绘制,另外也有来自法国罗浮宫的展品。

受场地所限,部分展厅的展品分三期轮换展出,故此,假如观众仅入场一次,则只能欣赏当期的藏品,未能一睹同一展览的所有展品。尤其属特别展览的展厅八,三十件书画文物展品分三期展出,每次为期一个月,时间相距较短。

猜你喜欢
北京故宫博物院王羲之故宫博物院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选刊
王羲之送字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传世名画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美学价值研究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王羲之 丧乱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