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

2022-08-09 08:30陈双双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20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手术室住院

陈双双

448000 荆门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湖北荆门

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接受治疗后所出现的切口感染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预后康复进程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意义重大[1-2]。本研究主要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于荆门妇幼保健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60 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划分方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21~40 岁,平均(35.4±5.9)岁。对照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3~43 岁,平均(36.1±6.2)岁。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调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无心、肝、肾器质性疾病者;②患者及其家属都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书;③临床资料完整者。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的女性;②对相关药物或者医疗行为过敏;③有不良反应的患者;④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或糖尿病合并症患者;⑤有重度精神疾病以至于不能正常沟通交流的患者。

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的患者则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①强化对于清洁消毒的培训。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文献,于院内定期安排医生、护士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分析整理以往的医源性感染案例将手术室以往出现的以及可能会出现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调整改进措施。此外,还需要对院内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素养以及道德思想的教育,要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道德品质得到规范和提高,强化其在进行手术、工作时的自律性以及自觉性。②规范化管理。患者手术结束之后,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即刻清洗、消毒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在清洗内镜时,要严格遵守五槽消洗法进行清洁和消毒的流程,清洁和消毒这两个过程都要重视,手术器具的部件以及附件要一视同仁,要通过初洗、消毒浸泡以及最后清洁等环节将内镜进行完全清洁。只有污染有机物被彻底消除和净化,消毒的质量才有可能得到提高,这也是确保手术器具能再次安全投入使用的必要条件。③手术时,要严格确保手术室的无菌条件,护士提醒、监督主刀医生进行消毒时,需要消毒到超过切口位置的20 cm处,且胃肠道的手术切口需要采用保护垫保护。④要求清洁消毒手术器械的人员自行登记,详细记录使用的患者、清洁的时间以及消毒人员的名字,安排监管人员进行监管,每日监测戊二醛的浓度,且定时进行生物学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公布。采取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3]。

观察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包括切口感染、消毒不合格、操作不规范。通过满意度评定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3 个分级。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s)

组别 n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对照组 30 16.23±3.12 1.89±0.25观察组 30 10.20±2.43 1.00±0.18 t 8.35 15.82 P 0.00 0.00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清创和清洁伤口是第一原则,清创是指彻底去除坏死组织,仅保留有活力的组织。对于软组织血肿,原则上应该去除并冲洗干净。同时还要注意清除外来伤口的异物,使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消毒液消毒,期间清理坏死的组织和异物。如果感染不严重,每天消毒换药,引流即可,如果有大量的脓液,需要做脓液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每天加强换药,做好引流。

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临床上的常用措施:手术开始前0.5 h,可以通过静脉输注头孢美唑或头孢孟多等抗生素预防切口发生感染。若手术的时间>3 h,术中追加一组抗生素,可提高患者血液中抗生素的浓度,较好地预防切口感染。手术结束时行伤口缝合,需要采用灭菌的盐水进行伤口彻底冲洗,避免局部细菌和坏死组织过多残留,从而避免切口的感染。缝合切口时丝线的张力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切口处的血液循环较差,发生脂肪液化或者感染。每次更换伤口敷料,需要给予伤口彻底的清创、消毒,必要时伤口处可外敷75%酒精纱布,也可有效预防伤口发生感染。

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手术切口出现感染后,会导致其切口愈合度较低,恢复时间延缓,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脏器衰竭[4]。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较多,文献显示,手术切口的高感染率和手术室的环境、手术器具以及患者自身的原因有关[5]。因此院方需要加强对手术室以及手术器械的消毒、清洁管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更要强化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奖惩分明,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患者切口感染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而减少患者切口感染需从其致病因素出发,积极控制外界污染物侵入。根据本次的研究可知,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加满意,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结果与陈伟璇[6]的相关研究结果相符,说明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切口感染,促进患者切口愈合,改善患者预后。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时,加强对患者术前皮肤护理、手术室环境护理、器械护理,严格规范手术操作,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及时进行切口清洗,清除致病菌,从而有效减少患者切口感染,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也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及治疗痛苦。

患者在经过患病、疼痛、手术治疗、住院等一系列阶段之后,内心受到一定的煎熬,而倘若在手术完成后,患者心理稍微放松时发生切口感染,严重时还需要通过行切口引流等手段处理,内心落差必然更大,不利于患者健康恢复,还可能造成系列心理及情绪问题。对于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本次研究首先从术前的沟通入手,对患者进行情绪缓解,以舒缓术前压力,详细告知手术过程,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而后对其实行专业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提供舒适的手术室环境,做好手术过程中的清理与消毒工作,以确保手术过程不会引起切口感染的发生。术后对患者定期于无菌操作下进行换药处理,同时清洁周围皮肤,以免受到感染。合理采用抗菌药物,以消除可能出现的病原菌,防止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在手术室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切口的感染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减少了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手术室住院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
因素分析法在医院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