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发展策略

2022-08-17 07:17杜婉芬
旅游纵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邯郸市文物保护潜力

杜婉芬 马 立

(河北工程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邯郸 056038)

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源泉,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文化在支撑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2018 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合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为标志,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文化战略,文化和旅游业进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发展通道。

西方国家对“文化旅游”关注较早,研究侧重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旅游资源规划、旅游发展战略等方面,对于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通过融合社会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建立起与之相关的、较为完善的人类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方法体系。国内关于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正在兴起,其中对于文化旅游资源潜力开发评价的研究,侧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村落、特色村寨等,结合视觉质量评价法、等级划分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从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角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承载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以古迹、遗址、历史建筑等为代表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是文化旅游开发的潜在资源。本文结合邯郸市现有文化资源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情况,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量化分析,为文化旅游合理、有序开发,促进地方文旅融合,提供新的视角和客观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文化资源丰富。在其3100 年的建城史中,形成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脉系,包括女娲文化、磁山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赵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曹魏建安文化、北齐石窟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此外,邯郸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据统计,全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0 处左右。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的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相关数据,即各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等级、类型等来源于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河北省博物院与邯郸市人民政府网站;邯郸市A 级旅游景区名录来源于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通过百度地图获取各等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现有旅游景点的坐标数据;所涉及的水体、河流、交通等基础矢量地理信息数据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 ∶25 万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生产时间为2017 年;DEM 和遥感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酒店、宾馆、民宿等坐标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API 搜索;各区县经济数据来源于邯郸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邯郸调查队联合发布的《2019 年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研究方法

旅游业是一个与社会诸多方面存在交叉、重叠关系的产业,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复杂性和强关联性使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遵循可操作性、代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本文从旅游资源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三方面,构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旅游资源信息等数据,选择影响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基于ArcGIS10.2平台对各项指标进行空间化呈现、量化分析并划分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分析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开发潜力。具体的指标因子选取及量化方法如表1 所示。

三、结果分析

(一)指标体系权重计算

通过层次分析法,并结合专家调查资料确定邯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下各个单因子指标的权重(见表2)。

(二)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综合评价

利用ArcGIS10.2 软件对各个评价指标单因子计算结果进行加权叠加,分别求出准则层旅游资源条件、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3 个指标层的空间分布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旅游资源方面,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主要为中部城区、武安市和涉县西南部,以上地区拥有多处国家级旅游景区,具有强大的游客吸引能力和较多的游客数量,这些区域还分布着众多尚待开发的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发潜力巨大;自然环境方面,邯郸市东部与西北部地区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能够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方面,邯郸市社会经济条件分布并不均衡,中部的城区以及周边区县、西北部分武安市的发展水平较高,东部地区则差距较大,并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够完善,难以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效支撑。

综合3 个准则层,加权叠加得到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所得到的开发潜力分级结果,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较高的1 级、2 级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涉县、武安市,主城区以及永年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丰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高等级旅游景区为这些地区提供了较多的游客数量,并且文化资源丰富,区域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中等的3 级区域,主要分布在磁县、肥乡区、成安县、魏县、曲周县,以上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与自然环境条件较好,但国家级旅游景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少,文化旅游资源的聚集效应与吸引力较弱。邯郸市东部地区的国家级景区与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少,而且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的制约,尚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较低,因此多为4 级区域。

表1 指标因子选取及量化方法

表2 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

四、邯郸市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针对邯郸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文化旅游开发潜力不均的问题,结合《邯郸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首先,打造高质量文旅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形成特色文旅产业集群。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较高的1 级、2 级区域,应充分发挥旅游资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优势,加强对丛台公园、赵苑公园、涉县娲皇宫、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永年广府古城等重点景区的建设,突出创意发展,打造赵文化、女娲文化、磁州窑文化等特色文旅产业集群,形成品牌效应,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业协同发展,开发精品旅游路线,逐步形成《规划》中所提出的“一核三带六集群八支点”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其次,明确区域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文旅资源文化内涵。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中等的3 级区域拥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应充分利用漳河旅游度假区、磁州窑博物馆、丛台酒苑等高级景区与讲武城遗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源,以点带面,结合自然资源加大投资与开发力度;同时吸纳更多专业人才,深入发掘下七垣遗址、滏阳桥、赵王庙石刻、碧霞寺遗址等省市级文保单位的文化内涵,提升文旅资源品质,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和文化展演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创意园区,突出其特色性和差异性,提高景区竞争力。

最后,健全基础设施,提升经济实力,积极优化发展条件。对于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水平较低的4 级区域,邯郸市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并引入民间资本,加快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优化当地开发环境,以寻找适合的文旅资源开发为切入点,稳妥有序地开发区域内王占元宗祠、王华云故居、杏林寺遗址等文旅资源,赋予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结语

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以古迹、古遗址、古建筑为代表的文物保护单位,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本文结合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邯郸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量化评价,并给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由于文物资源的地域性、稀缺性、脆弱性与不可再生性,在开发文物资源时平衡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尤为重要。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邯郸市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避免因过度开发对文物资源造成破坏,同时,应加大对文物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让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文物资源成为全民共识。

猜你喜欢
邯郸市文物保护潜力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潜力榜
名胜古迹
PPP模式怎样发挥最大潜力?
学习潜力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