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核与纤维桩核烤瓷全冠修复的牙缺损修复效果比较

2022-08-24 05:50郭海鹰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光固化牙体根管

郭海鹰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深圳 518112

牙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其发病病因与龋病、外伤、发育畸形、磨损等因素有关。牙缺损可影响患者外观、咀嚼功能、发音功能等,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引发牙周病,影响牙周健康[1]。随着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桩核技术逐渐用于牙缺损修复中,可有效恢复患牙形态及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材料不断发展,桩核种类逐渐增多,常见种类包括铸造桩核、纤维桩核、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核等。临床实践发现,铸造桩核引发折根的风险较高,而纤维桩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难以在基层医院推行[2]。近年来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核逐渐用于临床,其因价格实惠、操作简单等被医师及患者青睐[3]。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桩核修复后再行烤瓷修复的牙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核及纤维桩核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桩核修复后再行烤瓷修复的牙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8±2.17)岁;前牙16例,磨牙12例,前磨牙17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0~67岁,平均(43.52±2.11)岁;前牙15例,磨牙11例,前磨牙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X线片、口腔检查确诊为牙缺损;年龄>18岁;牙周组织均健康;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牙有松动、疼痛、牙龈炎等症状患者;合并牙周疾病患者;有修复禁忌证患者;精神、智力、认知等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行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桩核修复。去除坏死组织,尽可能保留残存牙体组织,于X线片指导下扩大根管,钻出填充物,深度约牙根的1/2~2/3,保留根尖4~5 mm牙胶尖。应用牙用根管钉旋入根管内,确保根管钉稳定后消毒、干燥,涂布自酸蚀粘接剂,光照10 s,以光固化树脂对牙体进行充填重塑,随后光照10 a使其硬化,根据患者缺损程度应用1~3个螺纹钉。

对照组行玻璃纤维桩核修复。应用玻璃纤维桩核系统及桩核成型粘接系列,将纤维桩粘固于根管内,深度需达根长2/3,保留根尖3~4 mm牙胶尖。对根管进行常规消毒干燥后,应用酸蚀剂酸蚀30 s,随后冲洗干燥,于根管壁及纤维桩上涂布粘接剂,光照10 s,应用1:1固化粘接剂及催化剂注入根管内,粘接纤维桩,光照30 s,再应用粘接材料对牙缺损进行修复,并去除多余纤维桩,根据牙缺损程度应用1~3个纤维桩。

烤瓷冠修复:桩核制备好后,两组分别按照烤瓷冠修复标准制备牙体,颈部设计箍包绕、排龈,制作印模并灌注模型,制作好烤瓷冠后试戴。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进行为期12个月随访,记录两组修复成功率。修复成功:患者主诉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边缘密合、外形满意、无松动及不适现象,牙周无充血、水肿症状,X线显示根尖无阴影;修复失败:患者主诉咀嚼无力或基牙疼痛,牙周有充血、水肿现象,修复体松动、牙根劈裂、桩核折断,X线显示根尖有新阴影或原阴影面积扩大。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咀嚼功能。GI评估标准:采用0~3分评分,0分表示正常,3分表示重度牙龈炎伴自动出血,分数越低提示牙龈功能越好。科室自制咀嚼功能评价量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提示咀嚼功能越好。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5.56%,与对照组97.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repair success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与对照组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3 两组牙龈及咀嚼功能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GI评分、咀嚼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I评分、咀嚼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牙龈及咀嚼功能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gingival and chewing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points]

表3 两组牙龈及咀嚼功能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gingival and chewing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points]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GI组别治疗前2.37±0.56 2.41±0.62 0.321 0.749咀嚼功能治疗前63.25±1.87 63.34±1.94 0.224 0.823治疗后(0.98±0.24)*(0.91±0.19)*1.534 0.129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治疗后(85.42±3.15)*(85.71±3.29)*0.427 0.670

3 讨论

既往临床对牙缺损患者传统治疗为拔除患牙,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牙齿美观及健康的追求也逐渐提高,对自身牙体保留意愿也逐步增强。目前临床对牙周情况较好的患者多应用桩核技术对缺损牙体进行修复,以恢复牙体外观及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通常认为桩核越坚固,修复体寿命越长,但临床实践发现桩核弹性模质量较牙根高为导致牙根折断的主要原因,故临床应根据患牙根情况选择适当的桩核对缺损牙进行修复[5-6]。玻璃纤维桩为一种新型桩核材料,其生物相容性较好,具有耐腐蚀、高强度、耐疲劳等优势,不会对磁共振成像造成影响,近年在牙缺损修复中应用逐渐增多[7-8]。其弹性模量与牙本质较为接近,利于应力朝根面分散,避免应力集中,降低牙根折断风险。因玻璃纤维桩透明的特殊属性,不会导致牙龈变色,具有独特美容效果,为全瓷冠修复的首选[9]。但玻璃纤维桩价格昂贵,部分患者难以承受,在基层医院推行具有一定难度。玻璃纤维桩操作步骤较繁琐,对医师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以保证玻璃纤维桩修复成功,临床或可寻找更加简便的修复方法[10-11]。

随着修复材料不断更新,近年来牙用根管钉由于价格实惠、操作方便逐渐用于缺损牙修复中,并取得较好效果。在对缺损牙修复过程中可根据牙位、根管大小选择长度及粗细适中的根管钉,利于尽量保留牙体组织,对缺损较大的残根残冠进行光固化可确保修复体边缘密合性,避免微渗漏、继发龋等发生[12-14]。牙用根管钉旋入根管内后稍作回旋以释放内应力,除自身契力外还与光固化材料形成整体,可均布分布咀嚼压力,分散牙体受到应力[15-17]。临床实践发现,与铸造桩核相比,金属树脂桩核抗折强度更高,可一定程度缓冲金属桩所致的根折风险,且适应范围较广,尤其在根管方向不一致的患牙中,利于减少就诊次数,且操作简单、价格便宜,容易被患者接受,在基层医院中同意推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5.56%,与对照组97.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44%与对照组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明委等[18]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者给予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核修复后的成功率为92.00%,并发症发生率8.00%与纤维桩核的修复成功率84.00%、并发症发生率16.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结论一致,提示上述两种修复材料均有相似效果。两组治疗后GI评分、咀嚼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材料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健康,提高患者咀嚼功能。

综上所述,牙用根管钉光固化树脂核与纤维桩核在牙缺损修复中均有较好效果,可改善患牙牙龈功能及咀嚼功能,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修复材料。

猜你喜欢
光固化牙体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体种植联合正畸治疗对先天性牙列部分缺失患者种植成功率及美观度的影响
在乳牙龋齿充填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粘接剂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含能光固化3D打印发射药技术取得突破
影响光固化灯使用效率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