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8-25 08:11陈菲菲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肌无力亚群皮质激素

陈菲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0)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主要与机体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AChRab)有关,AChRab 破坏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传递,引起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1],导致部分或全身骨骼肌病态疲劳,一旦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则需接受无创或气管插管等辅助通气治疗,病死率约为3%~8%[2]。糖皮质激素是临床治疗MG 的常规方案,但MG 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药以控制症状,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也引起临床重视。研究指出[3],在MG 的发生发展中,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也扮演重要角色,当T 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机体免疫紊乱,促进自身免疫性B 淋巴细胞激活,产生自身抗体来促进MG 发生发展。闫芳等[4]报道,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联合免疫球蛋白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不仅安全性良好,并能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但其未对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分析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基础上,以T 淋巴细胞亚群为主要观察指标分析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获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 例MG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8)和试验组(n=68);其中对照组男30 例,女38 例;年龄23~71 岁;平均(41.26±6.84)岁;改良Osserman 分型:Ⅰ型15 例,ⅡA 型31 例,ⅡB 型22 例;病程3 个月~5 年,平均病程(2.17±0.56)年;试验组男31 例,女37 例;年龄24~72 岁;平均(41.42±6.53)岁;改良Osserman 分型:Ⅰ型14 例,ⅡA 型34 例,ⅡB 型20 例;病程5 个月~6 年,平均病程(2.42±0.41)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0 版)》[5]中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满18 岁;③经疲劳试验及血清AChRAb[6]呈阳性者;④患者对本试验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对治疗所需药物过敏者;③治疗前参与过相关试验者;④不配合试验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采用甲泼尼松(安徽城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34021989,5 mg)进行冲击治疗,分4 个阶段(3 天为一个阶段)给予不同用量,起始用量为1 000 mg/d,第2、3、4个阶段用量依次减少,分别为500 mg/d、250 mg/d、125 mg/d,减至125 mg/d,后续以125 mg/d 为固定剂量进行服用。试验组采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患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中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S20023043,2.5 g/瓶),注射剂量与频率为:0.4 g/天,连续治疗1 个疗程(5 天),试验组患者所用糖皮质激素剂量、频率与对照组一致。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肢体无力、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且持续用药30 天以上无复发迹象则判定为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则判定为有效;多数临床症状消失,能保持正常生活则判定为好转;治疗后症状与生活无显著变化则判定为无效。治疗有效率=(1-治疗无效患者数)/例数×100%。②免疫功能指标:采用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4+/CD8+),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 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sIL-6R)水平。③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有效率为95.59%(65/68)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5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8,P=0.04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68,n(%)]

2.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血清sIL-6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血清sIL-6R水平均有下降,试验组CD3+、CD4+、CD4+/CD8+与sIL-6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n=68,)

表2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n=68,)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头晕1 例,发热2 例;试验组出现恶心1 例,发热1 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41%vs.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7],因受生活节奏加快、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重症肌无力患者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将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上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治疗采用的首要方案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糖皮质激素会抑制突出前膜乙酰胆碱释放[8],对患者形成间接性伤害而加重患者病情故不适用于长期治疗[9]。本研究采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将免疫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有效率为95.59%(65/68)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58/68),提示采用免疫球儿蛋白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免疫球蛋白在人体内发挥作用时可对致病因子进行抑制、减少有毒炎性因子释放由此提高临床疗效[10-11]。T 淋巴细胞亚群对免疫系统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其中CD3+、CD4+的作用分别为影响抗原识别、信号传递和对体液免疫作用具有辅助作用[12-13],CD4+/CD8+的上升和下降则是对B 淋巴细胞抑制作用效果和机体免疫状如何的提示[14];另外,血清sIL-6R 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与免疫应答,因此血清sIL-6R 水平的高低可反应免疫损伤程度。为了对免疫球蛋白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探究,本研究对治疗前后患者CD3+、CD4+、CD4+/CD8+与sIL-6R 水平的变化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血清sIL-6R 水平均有下降,试验组CD3+、CD4+、CD4+/CD8+与sIL-6R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与2017 年顾文菊[15]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免疫功能。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发热、恶心等轻微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41%vs.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方法安全。

综上所述,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有效率而且治疗后患者机体免疫损伤显著减少。

猜你喜欢
肌无力亚群皮质激素
肺腺癌中成纤维细胞亚群临床及免疫特征的生物信息学分析①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变化及发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基于CiteSpace的重症肌无力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预防护理在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预防误吸中的应用效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实施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的效果
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
入侵云南草地贪夜蛾的分子鉴定
眼皮下垂警惕重症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