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检查方式在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2-09-01 06:1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4期
关键词:符合率例数造影

冯 旺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影像科 江苏 南京 210031)

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为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1]。按照Schlesinger原则,可将冠状动脉可分为右优势型、均衡型和左优势型3种类型[2]。冠状动脉狭窄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人体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心脏供给足够的血液,而心脏的正常工作需要冠状动脉提供足够的血液,而当冠状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将会导致冠状动脉堵塞,无法满足心脏的供血需求,心肌细胞长时间缺少新鲜血液参与氧化会死亡,引发人体功能障碍[3-4]。因此,当患者出现冠状动脉狭窄时,可能会出现心悸、胸痛、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即冠心病)等严重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5]。尽早诊断冠状动脉狭窄,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提高冠心病的治疗效果[6]。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①均满足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标准,具有胸闷、心绞痛以及乏力等症状;②均无严重肝、肾疾病,无肿瘤、血液病史、风湿病、营养不良及神经系统变性等疾病;③均无精神疾病以及语言功能障碍,沟通顺畅。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系统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③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器官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120例患者中,女性57例,男性63例;患者年龄最小43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57.15±2.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病程(3.75±1.25)年。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检查后均为冠状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患者20例(16.67%),中度狭窄患者64例(53.33%),重度狭窄患者36例(30.00%)。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1.2 方法

患者均实施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符合率。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1)检查前准备工作。①医护人员提示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前相关的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检查前4 h禁饮禁食,同时需要进行呼吸训练,要求患者训练结束后可在吸气后屏气时间达到10 s以上;②检查前120 s让患者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以达到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2)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设备准备。本次检查选用SIEMENS SOMATOM Force双源CT作为检查设备投入使用。(3)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具体操作方法。①在患者的右侧手肘正中静脉建立静脉通道,使用SIEMENS SOMATOM Force双源CT扫描仪进行扫描。②CT扫描仪的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00 mA,扫描时间:6~10 s,转速:0.25 s/r,层厚:0.6 mm,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150~200 mm。③扫描范围为患者气管隆嵴下1 cm到膈肌下1 cm,包括整个心脏范围。④平扫后观察患者冠状动脉内斑块与钙化情况,将左侧冠状动脉开口层面以上6个层面作为监测层面,设置感兴趣区在该层面降主动脉,经手肘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生产厂家: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494)370 mg/mL,注射速率为3.5~5.5 mL/s,注射总量38~65 mL,后追加20~30 mL生理盐水以相同注射速率进行注射。⑤采用bolus-tracking法监测兴趣区内CT,阈值为+100 HU,对比剂注射后10 s开始监测,阈值触发后5 s开始扫描,扫描完毕后将图像资料全部上传至数据处理站进行处理,筛选出图像质量最佳的资料对冠状动脉进行评价。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检查前准工作。①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提示下完善超声心动图、X片、生化、三大常规、凝血指标等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行冠状动脉造影;②实施检查前医护人员需向患者及其家属具体情况和注意事项,获取患者和家属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医护人员做好备皮工作;④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排除对碘过敏的患者。(2)具体检查方法。特制定型的心导管经皮穿刺入下肢股动脉,沿降主动脉逆行至升主动脉根部,然后探寻左或右冠状动脉口插入,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可清楚地观察到整个左或右冠状动脉的主干及其分支的血管腔,观察是否存在病灶,对病变部位、范围、严重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作出明确诊断。

1.3 观察指标

收集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并加以分析,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检查准确率、诊断符合率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灵敏度、特异度比较两种方法的预测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结果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共诊断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9例,与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

经过检查,在经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确诊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19例(15.83%),中度狭窄64例(53.33%),重度狭窄36例(30.00%)。在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中,轻度狭窄20例(16.67%),中度狭窄64例(53.33%),重度狭窄36例(3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冠状动脉狭窄轻重程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符合率较高,见表2。

表2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n(%)]

2.3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效能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误诊1例,特异度为0%,灵敏度为99.17%,诊断准确率为99.17%,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诊断效能 单位:%

3 讨论

冠状动脉狭窄通常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其病变程度可按照冠状动脉管腔面积缩小的程度分为4个等级:Ⅰ级病变:冠状动脉管腔面积缩小1.00%~25.00%;Ⅱ级病变:冠状动脉管腔面积缩小26.00%~50.00%;Ⅲ级病变:冠状动脉管腔面积缩小51.00%~75.00%;Ⅳ级病变:冠状动脉管腔面积缩小76.00%~100.00%[7]。当冠状动脉一支及以上动脉狭窄程度达到Ⅲ级时,则可将患者诊断为冠心病[8]。由于冠状动脉环绕人体心脏,承担着供给心脏血液的主要作用,因此,当冠状动脉发生病变,狭窄程度过高时,可能引起冠状动脉堵塞,进而影响血液的供给,导致心肌细胞由于得不到足够的血液养分而出现病变和死亡,使患者出现心悸、胸闷、胸痛等不良症状,严重者可诱发严重的心脏疾病,危及患者生命[8-9]。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身体病变程度息息相关,当狭窄程度较轻时,对患者身体伤害小,治疗难度低;如果没能及时对冠状动脉狭窄进行诊断并实施对症治疗,患者的狭窄程度会进行性加重,对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10]。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可观察到患者冠状动脉中的病灶情况,判断病灶的程度、大小等信息,辅助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具有准确率极高,操作简便的特点,是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11]。但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范围实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碘过敏的患者、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存在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均无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此外,冠状动脉造影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因此,还需寻求其他对患者伤害更小的检查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CT扫描技术逐渐被运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当中,CT检查具有无创、对患者身体伤害小、操作简单、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患者接受度与满意度较高,其中,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现与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相比,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

综上所述,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中为医护人员提供可靠的参考,有利于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

猜你喜欢
符合率例数造影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经股动脉导丝引导双侧乳内动脉桥血管造影术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