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对党的建设的启示

2022-09-14 12:00赵冬会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6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生产力资本主义

■ 赵冬会

马克思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在这个“历史说明”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首位作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作为阐述生产力理论的重要著作,其中所蕴含的相关思想对于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共产党宣言》:生产力理论的原典分析

生产力是人类的源泉,它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发展的始终,在《宣言》中将生产力理论具体分析到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中,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产力的首要地位。

(一)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是每一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而资产阶级的出现,使得社会的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上开辟了广阔的世界市场,政治上将各自独立的地区集中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文化上各国的精神产品成为了公共财产等,整个世界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正所谓“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因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封建社会里那种只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生产活动分散、规模狭小、生产技术长期落后的生产方式早已过时,并且“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从而呼吁新的制度、新的社会的产生,即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力的号召下顺理成章地出现了。

(二)资本主义的接续发展是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在战胜封建社会后,要想保持自己体系的生机与活力,自然也离不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协调的定律,因此,它首要的做法就是要进行自我革命,那么应从哪里进行革命,《宣言》中给出了答案,“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产阶级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改革,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作坊,用资本主义雇佣关系代替封建社会租佃关系等,用工业生产力代替了手工生产力,并且资产阶级并没有止步于此,他们企图不断地改变所有的社会关系,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同于以往一切社会的根本所在,以往工业阶级生存的根本是“原封不动”,在继承之前的生产方式下生存,而与之恰恰相反,不断的革命和变革却成为了资产阶级的“标签”,究其根本目的不仅要与以往旧的生产方式“一刀两断”,还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力,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共产主义终将取代资本主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革命与变革是不会终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正所谓“物极必反”,资产阶级只是在忙于创造自己的巨大生产力,而殊不知它自身的生产关系早已不能容纳自己的“成果”,并且已经成为了自己“成果”的绊脚石,而当资产阶级企图采取措施挪动这块“绊脚石”时,反而使得自己更加狼狈,因此资产阶级的这种“生产关系”必然要被炸毁,而所要重新建立的与这一庞大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预示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共产主义终将应运而生。可见生产力不断发展,与其相对应的生产关系同时也要进行变革,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共产党宣言》:生产力理论对于党的建设的价值意蕴

生产力理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成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19 世纪40 年代的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在政治上由于受到帝国主义接连不断的战争威胁,中国的政权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正因西方国家的介入,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国一改之前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在洋务运动中经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工厂,使得中国的工业生产力得以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另辟新径。中国共产党正是诞生于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并成为了中国未来事业发展辐射的轴心。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如何扩大和建设中国共产党便成为了一个重要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则成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条件,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受到国内外两方势力的迫害,中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毛泽东主席也意识到工业生产对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性,1934 年毛主席指出:“我们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奠定党的建设的物质基础。

直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摆脱无休止的战争后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首要任务则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究其核心则是工业生产力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认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则在于大力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生产力,并相应地提出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力求实现国家工业化。但根据当时中国供求的现实情况来看,落后农业国现实与应发展的工业国目标相悖,从而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物质保障。

(二)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为党的建设提供了动力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曾指出,“应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建设的基础坚不可摧。解放生产力通过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而发展生产力则在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生产力的出现为党的建设提供动力源泉。邓小平在1988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科技生产力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发展科技生产力,并进一步指出,这次改革的全面性和深化性则是其本质属性,全面性表现在改革范围之广,改革步骤有序,改革重点突出,深化性表现在思想观念转变,敢啃“硬骨头”,依靠人民来实现。

具体来说,这次改革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为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通过党的领导使得国家发展更加有序协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要从多方面保障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地位。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在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一方面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另一方面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先进文化。在社会保障方面,及时解决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住房、医疗等问题,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要彻底消除要征服自然的思想。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全方位保障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使其推动党的建设的发展进步,从而增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政治的纯洁性建设,提高执政水平的科学化。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生产力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危险的侵略者”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