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可行性分析

2022-09-15 05:36秦炜颜陈锦鹏袁荣华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腔镜术式切口

秦炜颜,陈锦鹏,袁荣华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甲乳外科,江苏 南通 226000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在机体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发生病变会影响患者各项生理功能,近年来调查显示甲状腺疾病发生率也有逐年升高趋势;甲状腺良性肿瘤属甲状腺常见疾病类型,好发于女性,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对患者呼吸、吞咽等功能造成影响,也会造成患者不适,影响生活质量[1-2]。手术治疗是目前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开放手术虽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但手术创伤大,且术后会留下6.0 cm长度的颈部疤痕,影响美观,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负担。近年来甲状腺手术研究的热点集中在微创手术上,腔镜甲状腺手术因其创伤小、切口隐蔽等优势在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也越来越多。基于此,本研究对2019年12月—2021年5月择期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对比分析,旨在明确两种术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式选择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 2019 年 12 月—2021 年 5 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甲乳外科进行择期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40 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择期传统开放手术的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术前检查、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单侧甲状腺良性肿瘤,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5 cm,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有手术指征,首次进行甲状腺手术,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术后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既往有颈部手术史者,合并手术、麻醉禁忌证者,存在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器质性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免疫功能障碍者,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观察组40 例,男性患者13 例,女性患者27 例;年龄22~67 岁,平均(43.67±6.12)岁;肿瘤直径 2.10~4.70 cm,平均(3.61±0.51)cm;肿瘤位置:左侧18 例,右侧22 例;病理结果:滤泡性腺瘤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3例。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1~65岁,平均(44.31±7.94)岁;肿瘤直径2.00~4.70 cm,平均(3.56±0.47)cm;肿瘤位置:左侧17 例,右侧23 例;病理结果:滤泡性腺瘤15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5 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仰卧颈部过伸位全麻下进行手术,切口选择在颈前胸骨上方两横指处,长度约5 cm 左右,逐层切开、分离,使甲状腺充分暴露,结扎周围血管,切除甲状腺肿块,组织送病理检查,止血、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观察组采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仰卧位全麻下进行手术,依据术前检查结果标记肿瘤区域,切口选择在胸骨前双乳头连线上依据肿瘤位置选择偏左或偏右位置,长度约10 mm左右,深度以达深筋膜层为准;对皮下组织进行钝性分离建立通道,将10 mm Trocar置入后将腔镜置入,注入CO2(压力6~8 mmHg);在两侧乳晕上缘做5 mm 切口并将Trocar 置入,采用超声刀和抓钳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曝露甲状腺,行单侧腺叶部分或次全切,组织送病理检查,止血、放置引流管后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外观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3],得分0~10 分,得分越高,疼痛越严重。外观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其余手术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结果()Tab.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结果()Tab.1 Comparison of opera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统计量P值例数40 40住院时长/d 5.64±1.14 7.94±1.29 t=8.4497<0.05手术时间/min 98.76±13.54 78.41±11.54 t=7.2344<0.05术中出血/mL 21.13±5.14 36.59±6.21 t=12.1293<0.05术后24 h疼痛评分2.35±0.68 4.17±0.55 t=13.1613<0.05术后24 h镇痛/%2(5.00)8(20.00)χ2=4.1143<0.05引流量/mL 43.31±6.65 68.39±7.71 t=15.5789<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n(%)]Tab.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wo groups[n(%)]

2.3 两组外观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外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外观满意度比较结果[n(%)]Tab.3 Comparison of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3 讨论

甲状腺良性肿瘤是近年来常见疾病,当肿瘤直径较大时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但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且会在患者颈部留下较明显瘢痕,随着人们对医疗要求的不断提升,已不能满足患者实际需求[4-5];需积极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近年来常用的术式,切口小且隐蔽,既有利于术后恢复也能更好满足患者对术后美观的需求;同时该术式采用腔镜对术野及周围进行探查,手术环境相对封闭,降低与外界接触风险;手术空间理想,术野也清晰,能降低对周围神经、血管的损伤风险;且入路方式便于对两侧甲状腺均进行处理[6-8]。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术式较传统术式会显著延长手术时间,此外,肿瘤大小对该术式的治疗效果也会有影响,因此,在选择术式时应考虑患者耐受程度和肿瘤大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与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相比较,腔镜下手术整体空间小且全程借助需要借助工具完成,无法准确对较小的甲状腺结节进行探查、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因此,观察组手术时间比较长。其余手术指标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口位置低且切口小而隐蔽,腔镜具有一定放大作用,能充分暴露视野,有利于术者能够精准操作手术;且术中可以降低出血量,减少引流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是腔镜手术可以扩大手术视野,同时腔镜具有放大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开甲状旁腺、喉返神经等重要组织,有效避免手术中的损伤。外观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腔镜手术切口小且隐蔽,利于术后恢复,也能更好满足患者对术后美观的要求。

综上所述: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虽手术时间延长,但可显著降低术中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外观满意度也得到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借鉴推广。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控适应症,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术式,同时应做好中转开放手术的准备,有备无患。

猜你喜欢
腔镜术式切口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全国首台腔镜手术征集活动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袖状胃加,我们该如何合理选择?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3D腔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术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
69例宫颈肌瘤的手术途径及术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