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地区吸烟者低剂量CT筛查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2-09-15 05:37黄秀熊友菊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实性低剂量胸部

黄秀,熊友菊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 402560

肺癌是人类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癌因性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及气候、环境的变化,肺癌的发病率、患病率及发病趋势均在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及生活质量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治疗肺癌主要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及辅助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方式延长患者生存期,降低远处转移风险等[1],但上述方法或手段均难以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与延长生存时间。研究表明,早期发现肺癌并予以及时、对症治疗是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因此提升早期肺癌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及推广早期肺癌的普查工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螺旋CT是临床辅助诊断肺部恶性肿瘤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技术,其可直观、精确、清晰地显示肿瘤病灶,并在肺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与预后评估中均具有极为重要地位,但螺旋CT也具有一定的电离辐射损伤,在临床常规筛查与推广中存在一定的阻力[3],而低剂量螺旋CT是近年来各类疾病早期筛查应用与研究热点,其兼具高质量图像与低辐射剂量的优点[4]。本研究针对铜梁地区吸烟人群体检结果进行研究,选取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2020年1—12月体检中心早期肺癌筛查人群892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低剂量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体检中心早期肺癌筛查人群共8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63例,女329例;年龄42~75岁,平均(58.2±6.7)岁;50岁以下132例,50~59岁307例,60~69岁358例,70岁以上者95例;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413例,高中及以上479例;合并高血压78例,冠心病142例,糖尿病54例;有恶性肿瘤家族史者143例,既往严重肺部疾病病史125例,存在职业暴露史36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均为铜梁地区,具有5年及以上或吸烟≥20包/年或戒烟时间不足15年的吸烟史人群;能积极配合检查及随访者。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既往有胸部外科手术史者;有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筛查与随访者。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采用本院日本佳能Aquilion CX 128层CT机及配套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检查。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0 mAs,螺距1 mm,薄层重建层厚为1.25 mm,层距5 mm,机架旋转速度为0.6 s/r,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后肋膈角尖端水平位置,在一次吸气末屏气后完成一次胸部平扫,获取整个胸部容积图像。将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上传存档并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由本院影像科2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且具有多年胸部CT阅片经验的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诊断,阅片时需适当调整窗宽窗位,并利用MPR等后处理技术从多角度观察肺结节的大小、分类、形态特征及结节数目。

1.4 观察指标

阳性结节定义为至少有1枚结节直径≥5 mm,且为非钙化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或至少1枚结节直径≥8 mm的非实性结节,半阳性结节为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直径<5 mm或非实性结节直径<8 mm,结节直径为长径与垂直短径的平均值。阴性则为未检出非钙化结节。

阳性结节患者建议3~6个月后复查,若稳定或缩小则于下一年度进行复查;半阳性结节、阴性结节一般建议下年度复查。初次筛查便明确>8 mm且存在毛刺、分叶、胸膜凹陷症等偏恶性形态学特征的肺结节,建议在CT下引导穿刺行病理检查,而对于多发实性或部分实性肺结节则主张按照可疑结节处理。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92例研究对象低剂量CT肺结节检出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892例体检对象,共有215例检出≥1枚非钙化结节,458枚非钙化结节,明确检出阳性结节68例(7.62%),共95枚(20.74%),检出半阳性结 节147例(16.48%),共363枚(79.26%),其中评价为恶性结节共7例(0.78%),共16枚(3.49%)。阳性结节与半阳性结节在不同密度类型结节分布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阳性、半阳性结节在不同类型中的分布及恶性结节检出情况分析[n(%)]Table 1 Distribution of positive and semi-positive nodules in different types and detection of malignant nodules[n(%)]

2.2 恶性结节分类检查情况分析

高度怀疑恶性结节的7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腺癌3例,鳞癌4例,病理分期中Ⅰ期结节共11枚,Ⅱ期4枚,Ⅲ期1枚。

3 讨论

目前临床根据各类肿瘤筛查结果及治疗经验发现,肺癌只能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同时也是延长患者有效生存期的唯一办法[5]。但由于早期肺癌无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就诊时多已进展为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预防与治疗时机,无论是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方式疗效与预后均较早期肺癌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近远期生存质量、生存期均明显降低[6],因此肺癌的早期筛查对患者及临床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临床筛查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以X线、螺旋CT应用最为广泛,X线在早期肺癌的筛查中应用较早,但其对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低,且受病灶位置、组织密度、分辨率、重叠影像等因素的影响,其对早期肺癌的漏诊率、误诊率极高,在早期肺癌的筛查与诊断中效能较低[7-8]。螺旋CT是目前临床诊断各期肺癌的首选方法,具有图像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直观的优点,对肺内结节等阳性病变的检出率极高,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肺部病变[9],但传统常规螺旋CT胸部检查辐射量较大,作为普及筛查项目存在一定的缺点与不足。近年来,低剂量CT在胸部疾病早期筛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0-11]。

而本研究中共纳入892例体检中心早期肺癌筛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非钙化结节检出率24.10%(215/892),明 确 检 出 阳 性 结 节68例(7.62%),共95枚(20.74%),检出半阳性结节147例(16.48%),其中评价为恶性结节共7例(0.78%),共16枚(3.49%)。阳性结节与半阳性结节在不同密度类型结节分布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度怀疑恶性结节的7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证实腺癌3例,鳞癌4例。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剂量螺旋CT是近年来影像学基于常规CT扫描,通过优化CT扫描参数达到降低扫描辐射剂量的目的,一般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平扫可达到常规胸部CT平扫剂量的20%[12],更符合放射学检查最优化原则,能直接满足一般的健康体检需求,能有效降低检查者所受的电离辐射,更易被健康体检者所接受,极大程度上提高CT检查的顺应性。大量研究显示,虽低剂量螺旋CT较常规CT单次降低70%以上的辐射剂量,但其仍可保证高质量的胸部CT影像,实现早期微小病灶的筛查与检出。本研究中低剂量CT对非钙化结节的检出率为24.10%,这与其他研究在早期肺癌筛查中良恶性结节的结果(23.01%)基本一致[13]。结合本研究结果分析可知,不同类型结节在阳性、半阳性结节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不同类型结节中恶性结节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差异,3种密度类型结节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结节构成比相对较高[14],因此对于持续存在的部分实性结节应加强密切随访,若出现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症影像表现时应及时穿刺活检或PET/CT检查明确诊断,及早采取治疗措施[1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低剂量螺旋CT能实现早期肺癌的临床普查、筛查工作,进一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为早期肺癌患者赢得更高的生存机会,降低整体肺癌患者的病死率[16-18]。

综上所述,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在保证高质量影像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CT检查电离辐射损伤,且低剂量螺旋CT检查更为方便、快捷,影像特征与诊断结果表现更为直接,有助于推动全民肺癌防治意识的普及。

猜你喜欢
实性低剂量胸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胰腺实性-假乳头瘤超声误诊一例分析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