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胃肠肿瘤治疗中的效果

2022-09-15 05:37范巍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开腹胃肠道胃肠

范巍

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普外科,江苏南通 226100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发生较大改变,胃肠道肿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威胁患者的机体健康。胃肠道肿瘤主要有胃癌、直肠癌、结肠癌等,近年来疾病发病人群正朝年轻化方向发展。胃肠肿瘤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肿瘤疾病,主要病变位置在胃部、大肠、小肠等,有较高发病率,疾病特点是病情严重,快速发展,复发率高。如果未及时获得对症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方能够有效改善预后。目前,临床治疗胃肠肿瘤的主要手段为手术,传统开腹手术能够有效清理干净肿瘤病灶,控制疾病发展,然而手术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术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比如切口出现感染、大量出血等,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伴随医疗技术日益进步,腹腔镜手术被临床普遍用于治疗胃肠肿瘤,其特点是创伤小,操作流程简便。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8~70岁,平均(49.5±4.4)岁;肿瘤直径1.2~4.9 cm,平均(3.1±1.5)cm。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 龄26~69岁,平 均(47.5±4.1)岁;肿 瘤 直 径1.2~5.1 cm,平均(3.2±1.6)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手术前经影像学检查、胃肠镜下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肠道肿瘤;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家属知情。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心脑血管严重疾病者;血液系统严重疾病者;内分泌系统严重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手术前实施气管内麻醉,依据肿瘤位置、尺寸,挑选恰当的手术体位,即截石位或平卧位。分层切开皮肤组织,细致观察肿瘤病灶情况,依据瘤体尺寸、位置、外缘状况,采取合适的肿瘤切除术,彻底切除病灶后,分层缝合,常规留置引流管,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充分做好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麻醉方式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据手术位置确定患者体位。常规消毒铺巾,采用三孔法操作建立人工气腹,压力控制在12~15 mmHg,借助冷光源照明灯的照射,于脐缘行1 cm切口,置入腹腔镜与相关操作设备。脐处孔作为观察孔,依据肿瘤状况,常规设置操作孔,置入腹腔镜手术所需器械。借助腹腔镜,探查腹腔情况,确定肿瘤部位,以及其同周围组织的关系状况,结合肿瘤位置的具体情况,实施穿刺、游离、切除,最后缝合切口。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手术指标状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住院时长。

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肿瘤复发情况与转移情况。

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胃肠肿瘤病灶全部消退代表疗效很好;治疗后,胃肠肿瘤病灶缩小面积≥50%代表疗效较好;治疗后,胃肠肿瘤病灶缩小面积<50%代表没有效果。总有效率=(疗效很好例数+疗效较好例数)/总例数×100.00%[1]。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1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of patients[n(%)]

2.2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要少,术后下床活动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住院时长都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t值P值术中出血量(mL)129.88±14.62 240.59±23.77 21.729<0.001术后下床活动用时(d)3.05±0.87 4.96±1.19 7.097<0.001胃肠功能恢复用时(d)3.73±1.12 5.75±1.33 6.363<0.001住院时长(d)12.46±2.61 15.74±3.08 4.450<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Table 3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两组肿瘤复发情况、转移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复发率、转移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胃肠道肿瘤属于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发生很大转变,致使胃肠道肿瘤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并且朝年轻化方向发展,严重威胁人们的机体健康。胃肠道肿瘤会引发胃肠出血,严重削弱消化功能。引发胃肠道肿瘤原因复杂,环境、饮食、遗传与基因等都会引发该病,感染幽门螺杆菌和胃部疾病,及以下情况同样会引发该病:炎症致部分胃被切除后的残胃,慢性炎症演变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等[2-3]。临床过去主要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肿瘤,手术中开放切口,完全暴露病灶,结扎血管根部,扩大性切除肿瘤病灶四周、淋巴结组织,彻底清除病灶[4-6]。但此术式术中出血量较大,术中需要打开腹腔,组织器官暴露于空气中,加大感染风险,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康复,极易发生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胃出血等,影响手术疗效。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开设人工气腹,借助腹腔镜精准确定病灶位置,防止大切口而暴露腹腔内脏器,降低感染发生风险,并降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6-8]。腹腔镜手术是依托腹腔镜,准确判定胃肠道肿瘤部位、形状、四周组织、壁层间的间隙与入路等,同时清楚呈现组织间隙,以利于完整切除病变肿块与四周组织,同时彻底清除淋巴结,进而提高治疗效果[9-10]。腹腔镜手术的视野宽阔,清晰度较高,手术切口小,可以较好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手术入侵操作带给机体的损伤,进而避免患者机体于术后产生高分解状态,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进而加快康复进程,转变预后[11]。

本研究,观察组的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3.33%、0.00%,对照组相对应的分别为23.33%、13.33%,与观察组相近(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相近(P>0.05)。据此可知,腹腔镜手术的手术视野宽广、清晰,手术安全系数高,不会太过损伤其他器官,不会过大影响胃肠功能,可充分降低手术引发的应激反应,扼制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术后可以短时间内恢复,可以完全切除病灶组织,清扫淋巴结,减少肿瘤转移、复发比率。陈福森等[12]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在结直肠手术中采用微创技术,可以有效保护盆腔血管与自主神经丛,能够更彻底清扫淋巴结,顺利实施超低位的保肛手术[13-16]。此外,采用开腹手术方式治疗胃肠肿瘤患者,很容易诱发血栓脱落等不良情况,但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有力防止出现上述情况。黄振丰等[17]展开研究,选取76例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常规组,各组38例,试验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选择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并发症率、复发率、转移率分别为10.53%(4/38)、5.26%(2/38)、0.00%,常规组相对应的分别为31.58%(12/38)、23.68%(9/38)、13.16%(5/38),试验组的并发症率、复发率、转移率与常规组相近(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住院时长分别为(130.1±14.78)mL、(3.08±0.84)d、(3.75±1.14)d、(12.41±2.59)d,常规组相对应的分别为(242.19±23.72)mL、(5.03±1.21)d、(5.74±1.36)d、(15.79±3.11)d,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要少,术后下床活动用时、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住院时长都短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7%(37/38),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8.95%(30/38),试验组总有效率同常规组相近(P>0.05)。这一结果同本次研究相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效果良 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开腹胃肠道胃肠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空腹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