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抗血小板联合替罗非班对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2-09-15 05:37刘永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联罗非班球囊

刘永平

济南重汽医院心血管病区,山东济南 250031

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的发生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出现功能性障碍所致,患者严重时可累及器官,造成组织衰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多因心肌缺血所致,需及时救治,否则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糖尿病与AMI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1],是心血管事件诱发的高危因素。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有效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但据研究统计,糖尿病AMI术后诱发并发症及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故糖尿病AMI患者术后心肌梗死部位仍有可能存在微循环缺血现象,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和远期预后不太理想[2]。在术前、术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呲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起到有效预防无复流、血栓及慢血流形成的效果[3]。替罗非班能够抑制血栓、减少血流及无复流等不良事件,现已在PCI术前、术后得到广泛地应用。但关于双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对糖尿病AMI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目前临床需要更多数据支持。鉴于此,本文选取济南重汽医 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 收治 的82例 糖 尿病AMI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双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联合应用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糖尿病AMI患者8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36~75岁,平均(62.34±6.71)岁;发病时间2~12 h,平均(7.42±0.74)h。对照组患者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6~76岁,平均(62.41±6.65)岁;发病时间3~12 h,平均(7.51±0.78)h。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家属、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经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者[3];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4];③符合PCI手术指征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其他器官病变患者;⑤其他慢性疾病患者;⑥妊娠女性;⑦哺乳期女性;⑧30 d内存在出血性中风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术前检查,包括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常规检查。对照组:术前,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20173209,规格:300 mg)300 mg治疗,口服1次;同时给予患者磷酸氢氯呲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93160,规格:25 mg)600 mg/d,口服1次/d,将生理盐水10 mL注入冠状动脉中,行PCI手术,术后给予患者阿司匹林100 mg,口服,并给予患者磷酸氢氯呲格雷片75 mg,口服,1次/d,治疗时间为1年。

观察组:术前,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治疗,口服1次/d;另外,给予患者300 mg磷酸氢氯呲格雷片,口服治疗1次/d;并给予患者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73032,规格:5 mg)治疗,将10 µg/kg该药物与1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在3 min内将其注射至冠状动脉中,术后48 h保持静脉泵入0.15 µg/(kg·min)的维持量,2次/d,给予患者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持续治疗1年。另外,两组患者另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服用阿托伐他丁类药物,在术后48~72 h实施监护,按照规范复查心电图、体征等各项指标。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指标:包括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 time,FMC)到球囊扩张时间。

②心功能:采用心脏彩超仪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

③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发AMI、心力衰竭、心绞痛。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FMC到球囊扩张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min)97.38±32.72 96.92±32.16 0.064 0.949 FMC到球囊扩张时间(min)146.32±52.45 145.42±52.39 0.078 0.938住院时间(d)8.33±1.75 12.38±2.87 7.715<0.001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注:与治疗前相较,#P<0.05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LVEF(%)治疗前43.90±5.71 44.06±5.51 0.129 0.898治疗后(57.70±8.69)#(52.09±6.44)#3.321 0.001 LVEDD(mm)治疗前56.36±6.88 56.41±6.77 0.033 0.974治疗后(46.30±4.35)#(51.99±5.56)#5.161<0.001

2.3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比

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2.20%低于对照组的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3 讨论

西医临床指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发生糖尿病的重要诱因[4-5],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是通过对其代谢紊乱进行合理纠正,以达到预防出现并发症的目的[6],进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如果患者血糖不能得到合理控制,则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影响到其生活质量。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是诱发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可见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7]。有研究报道称,糖尿病AMI患者的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远远高于AMI患者,其病死率也比AMI患者要高出很多,而且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预后不理想[8-9],原因在于患者受到血糖异常升高的影响而存在左心功能不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这些症状会造成患者预后不良。AMI一般多采用PCI手术治疗,PCI支架置入能够使原来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畅通[10],使得心肌组织细胞供血能力增强,以避免长期损失。但临床数据发现,合并糖尿病的AMI患者,其PCI术后的无复流、慢血流、血栓等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PCI术后应用的标准药物,主要为两种,一种是阿司匹林,另一种是氯呲格雷。阿司匹林能够对血小板血栓素A2及环氧合酶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防止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均有广泛地应用前景。而氯呲格雷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其适合应用于血小板高度聚集所致的AMI。黄国虹等[11]对急性ST段抬高型AMI患者PCI术后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研究提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MI是有效的,且13~18个月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最佳,否则将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的发生风险[12]。由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一旦延长,出血发生率就会增高,为避免这一现象,临床多采取替罗非班治疗,替罗非班属于受体拮抗剂,能通过竞争性结合GPⅡb/Ⅲa受体,能有效阻止其与纤维蛋白的结合[13-14],对血小板的聚集、活化具有明显地抑制效果,能够阻止血栓的形成[15-16],其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学者探究了替罗非班联合双联血小板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证实联合药物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这和本研究结论相符。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FMC到球囊扩张时间、入院到球囊扩张时间相近(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双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治疗糖尿病合并AMI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分析原因在于,术前给予患者双联血小板治疗,其血管开通时间比较短[17],且氯呲格雷药效作用时间缓慢[18],其活化的血小板未得到抑制,而替罗非班有助于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抑制作用,减少血小板黏附及活性作用,能够促进血液稀释及代谢功能[19],从而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血管的畅通性,加快微循环,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糖尿病AMI会出现明显地心功能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替罗非班自身能减少细胞的氧化反应,有助于避免缩血管物质对心肌和血管造成损害,降低心肌损伤,同时本药物也能对PCI术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运起到改善效果,有助于提高心肌再灌注效果,使坏死组织与细胞得到修复,加速心脏血氧循环,配合双联血小板药物能够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的病情转归及预后。郭黎平[20]对糖尿病合并AMI患者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治疗后,患者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研究还显示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26.79%。本研究显示,与参照组的36.59%相比,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20%,两组数据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能改善糖尿病AMI患者的心功能,安全有效,这与上述结论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双联抗血小板+替罗非班能够改善糖尿病合并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双联罗非班球囊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长安CS55 E-Rock
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药物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短期与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
双联式准等速大角度传动轴的定心球 PV 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