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视角下的设计软件术语汉译探析

2022-09-17 13:35宋晓舟黄恩武
莆田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框架软件设计

宋晓舟,黄恩武,2

(1.福建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2.澳门城市大学 创新设计学院,澳门 999078)

进入21世纪20年代,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步入发展快车道,国家软实力明显增强。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清华大学考察期间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1]。艺术设计如今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发展需求关联密切,逐步从本领域的点对点助力走向对国家创新发展的推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能量,其价值与意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2]。要发挥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类设计软件必不可少,它们是设计实践的基础工具,在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Maya、Blender、Zbrush、UnrealEngine4、Substance等三维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等二维软件为数字创意的设计、表达和项目开发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这些软件的原版都是英文版,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是我国设计工作者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的巨大障碍。由此可见,设计软件的专业性较高,汉化过程并非简单的直译,需要充分考虑设计学的专业特点后再进行翻译。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框架理论,深入分析设计软件现有的官方汉化版本,探析这些软件翻译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以期为其他设计软件的翻译提供思路,进而为设计学科的学术翻译及其他文本翻译提供理论参考。

一、框架理论下的翻译研究

框架理论是在认知科学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是翻译学研究的新视角,为设计软件专业术语的翻译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该理论主要用于解释有关知识的单位“概念”在头脑中表征的方式[3],并认为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使得词汇具有了意义,为确定词义提供了新视角[4]。通过框架理论分析设计软件中术语的翻译,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系,提高用户的软件使用效率。

1.框架理论的发展

“框架”这一术语可以追溯到格语法的格框架(case frame)[5],是格语法中的重要概念。Fillmore将框架定义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系统,理解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必须理解整个系统,介绍任何一个概念都会自动激活其它所有概念”[6]。在格语法中,格框架被当作一种抽象图式化的场景(scene)。后来,它的框架发展成认知建构机制,其中一部分和词语联系,并可在理解过程中通过词语来进行检索[7]。

根据框架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系统(即信息资源)在大脑中的概念化表征为框架[3]。通过框架,人脑将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特定情景中的新信息联结起来,形成新的认知,因此一个概念的框架在人们逐渐熟悉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8]。

2.框架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在当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翻译研究已不再停留于“源语-目的语”之间的简单转换,二者之间经常呈现出跨学科的框架特征,因此需要根据二者的社会框架,对特定文本释义后再进行翻译。由此可见,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译者不能仅停留于语言表征结构的转换上,这就促使翻译学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

Fillmore指出,如果现有的认知框架不合适,或者想要使用新的表达,人们则会借用语义框架来实现[6]。而不同的语言经常存在不完全对等的语义框架,需要对框架进行一定的调整。因此,“框架”对翻译研究也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把握“翻译对等”思想和“不可译”现象[9]。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Mary Snell-Hornby将“场景-框架”语义学引入翻译学,并把它作为译者分析文本和再创作文本的依据[10]。她认为,译者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从目的语框架中寻找适合的框架,而这个过程中则涉及众多的决策环节,这直接决定着译文是否成功[11]。由此可见,框架理论对于探究翻译实践背后的认知逻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框架系统与次框架、文化框架及应用策略全面介绍框架理论的研究成果[12],尝试从框架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13]、英语隐喻翻译的指导[14]、翻译认知的操作模式[15]等视角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另有学者将框架理论应用于实际案例的研究中,例如探讨«废都»方言词汇的翻译[10]、网络流行语热词的英译研究[16]、商务语词的翻译策略[4]、外刊中隐喻翻译策略的探讨[8]、金庸小说英译和中国侠文化传播[17]等等。这些研究对于后续使用框架理论来阐释翻译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框架理论下的设计软件翻译探究

翻译中的框架操作包括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和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理想化的框架操作即原文框架与目标框架能实现直接对应;非理想化的框架操作是翻译创造性产生的认知基础,即原文框架和目标框架存在非对应现象,需要译者进行框架成分的更换、增添、删减,框架层次的调整、框架创造或者原文框架向目标语言文化的移植[3]。从框架语义学的视角出发,深层次挖掘源语框架和设计学框架之间的知识结构差异,将有助于抽象术语的释义和翻译,能够更有效地将源语转换为符合设计学框架元素的目的语。

1.理想化框架操作下的设计软件翻译

在理想化框架操作下,设计软件中专业术语的源语与目的语框架一致,一般无需对其框架进行调整,只需要采用框架对应策略,保留源语中的概念框架元素,直接翻译即可。如“wave”“ripple”和“wind”意为“波”“浪”和“风”,具有明显的风格化视觉效果,能够直接激发人们对水波、水浪和风吹等场景的联想。这与设计学框架下各类风格化视觉效果的框架元素相呼应,激活“风格化”框架,因此无需再对其框架进行调整,直接译为“波浪”“波纹”和“风”。

此外,绘画通用工具在源语框架和目的语框架中也基本相同,如 “spatter”和 “sprayed strokes”激活了现实场景中喷溅类绘画工具的框架元素,因此依据绘画工具的表征信息分别翻译为“喷笔”和“线条喷溅”。又如 “pointillize”“zigzag”和“spherize”分别激活了点、线、面等几何形状的图形框架元素,因此在翻译时遵循其对应的框架特征将其分别译为“点状化”“水波”和“球面化”。

2.非理想化框架操作下的设计软件翻译

语言框架是由语言选择组成且与典型的场景相关联的任何系统[18]。设计软件中的术语包含具象和抽象的特征,如画笔、调色板、雕塑、刻刀、颜料、材质、纹理等具有具象特征,光影、层级管理、视效、空间坐标等具有抽象特征。若在设计软件的翻译中无法正确引出设计学的整体知识框架,即译者不了解设计学专业知识框架中各类框架元素与非专业术语框架元素中语义表征的差异,那么最终的译文将出现认知偏差等问题,无法让使用者正确理解软件命令及最终呈现的效果。

设计软件中存在许多抽象化的操作命令,用于描述绘制或设计的状态、动作和效果,常常无法通过理想化的框架操作进行翻译。因而,需要深入了解设计软件命令中源语框架特征及其所对应的设计学框架场景,并在最大程度上激活目的语中对应的设计学框架元素,才能对目的语的语义进行针对性框架调整。其框架操作主要包括框架内部操作、框架层次调整、框架视角更换和框架移植[3]。

(1)框架内部操作

框架内部操作通过对源语框架中的成分以更换或增删内容等方式转换成目的语,但其表征指向并未发生变化。两个框架之间的转换和操作通过中间键(更换/增删)构成“三角形”结构的框架内部操作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设计软件翻译中框架内部操作示意图

设计软件中有许多绘画工具术语,这些术语具有较强的隐喻含义,将相关特征投射到设计学框架中,形成映射关系。在目的语中,若能凸显所投射域的特征,译文则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正因如此,在设计软件的翻译中,增加元素是最常见的框架内部操作方式,可以快速激活设计学的知识框架,让使用者能够有效掌握相关命令和功能。

式中是构件i和构件j之间的相似度,值越大,构件之间的相似度越高。将记录在相似性矩阵MS中。内聚度Coh是模块内构件之间实际出现的相似度总和与模块内可能出现的最大相似度总和之间的比值:

例如,“layer”“levels”和“parent”分别意为“层/表层”“台阶/阶级”“父母”,但在设计软件的层级关系命令中,通过隐喻的方式分别指图形的分层管理、色彩的级数(每个通道分255个色阶)和对象的层级关系。因此,在翻译“layer”“levels”和“parent”的过程中,分别添加“图形” “色彩”和“大纲层级”等设计学框架元素,通过框架内部调整后译为“图层” “色阶”和“父级/父子级关系”,就能快速激活软件使用者大脑中的相关认知,通过框架内部操作达到合适的翻译效果。

又如,“equalize”和“invert”分别意为“使均等/使平衡”和“倒置/倒转”,而在设计学语义框架中,二词均与“色彩”相关。前者与“tone”(色调)相关,强调对不同色调的平均化处理,因此将其增译为“色调均化”。后者与“hue”(色相)相关,指两个互补色之间进行倒转互换处理,将其译为“反相”。因此,通过添加设计学框架元素进行增译,可以使设计工作者更好的理解操作命令,并进行不同视觉效果的设计与操作。

(2)框架层次调整

框架层次调整指上层框架包含的特征可作为次框架,次框架的特征又构成下一级框架,以此类推呈嵌套式的立体结构。框架层级由高至低推进,其表征概念则呈“抽象→具象”的“阶梯式”递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框架层次调整示意图

相比现实物品,设计软件处于上层的抽象维度,因此需要通过“抽象-具象”之间的特征转换才能在概念上构建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例如:

“box” “envelope”和“tiles”的原义均描述了具象的空间特性,其中“box”(盒子/方块)和“envelope”(信封/气囊)具有容纳和存储的空间特性,“tiles”(瓦片/瓷砖)具有边界限定的空间特性。换言之,三者均是实体的物体/对象,有具象的属性特征。然而,对于设计软件而言,数字空间是抽象的空间维度。因此,在汉化过程中,借鉴三者的“存储空间/容器”或“边界”等空间特征进行抽象化处理,再结合设计学框架元素进行翻译,译语才能更容易被设计者理解和操作。如“box”与“selection”搭配可理解为选择指定的方块区域,即通过设计学框架层次调整译为“区间选择”;“envelope”在设计软件中,则将原义“信封/气囊”抽象为一个网格容器,并将特定的图形/对象套在其中并封存,便于后续整体的编辑与操作,因此译为“封套”。“tiles”则为多个瓦片/瓷砖有序的并排在一起,在视觉上与设计学框架中排列、节奏、拼凑等设计的形式语言相关,与波普运动的拼贴设计风格相似,故而译为“拼贴”,实现具象到抽象的维度升级。

(3)框架视角更换

框架视角,即识解认知视角。认知视角包括视点和焦点,即观察者的视点以及所注意焦点的选择[19]。在翻译时,译者可能保留与源语一致的框架视角,也可能通过“前景-背景”之间视角的转换,或“抽象-具象”之间焦点的变换方式来更换框架视角,使两个框架转换的模型呈“镜面平行”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框架视角更换示意图

如“add noise”和“lazy mouse”等命令中,源语中有两个单词,其中第一个单词或表动作(add),或表状态(lazy),因此该视角没有前景(具象)或背景(抽象)之分,在具体翻译过程中保留原意即可。而第二个单词的翻译则需要将其置入设计学框架中,结合色彩和笔刷等框架元素,对其前后背景的视角进行更换。如“add noise”被译为“添加杂色”,其中“noise”指色彩,其框架视角由抽象的无形的噪音(背景)向具象的有形的杂色(前景)转换。 “lazy mouse”被译为“延迟笔刷”,“mouse”指笔刷,其框架视角由具象的鼠标(前景)向抽象的数字笔刷(背景)转换。由此可见,经过视角转换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框架联系变得更有意义,便于软件使用者理解和操作。

(4)框架移植

框架移植是指在两种文化间的框架对等空缺时,将源语言文化的框架直接移植到目标语言文化中,实现框架所包含文化元素的跨文化移植[3]。换言之,当源语框架在目的语中不存在时,需要进行框架移植,引入新的概念,来实现概念的移植,模型如图4所示。

图4 框架移植示意图

在语言形式上,框架移植将源语的框架整体植入目标语言文化中,异域文化元素的直接植入将给目标读者的理解造成更大的困难。在翻译设计软件时,框架移植的策略则可视为将另一学科的术语引入设计学中,而这些术语对于不熟悉该学科的设计软件用户而言,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移植的过程中常采用形似、模拟、近似等方法将这些术语移植入设计软件中。

例如,“onion skinning”原义是“洋葱皮”,洋葱皮层层叠叠、半透明的特征,与传统手绘设计中通过堆叠多层半透明纸在一起进行草图清稿的透写台特征一致,因此采取“形似”方法进行概念移植,少部分设计软件将其译为“透写台”,但大多数设计软件仍保留洋葱皮这一形象特征,将“洋葱皮”的概念直接移植进来,译为“洋葱皮工具”。通过“形似”的方法进行概念移植的还有“key”和“dope sheet”等专业术语。其中“key”原指“电键或按键”,而在设计软件中, “key”作为记录符号标注在时间轴上,用于记录虚拟物体的运动信息,在时间轴上标注的效果与钢琴键盘相似。因此,在动画设计软件中,借助“形似”的概念移植方法将“key”译为“关键帧”。 “dope sheet”原义指“信息清单”,用于记录日常信息。但在传统动画设计中则是借助类似的清单记录功能,将其用于标注动画摄影过程中的运镜方式、动作运动轨迹和节拍等关键信息和注意点,便于团队协作和管理,因此译为“摄影表”。在设计软件中沿用了这一术语,因此根据功能相似的原理,译为“摄影表编辑器”。

再如,“pinch” “scatter”和“emission”等动作特征词汇通过“模拟”的方法进行“效果化”移植处理。“pinch”原义指收缩,指捏/夹紧等动作,在设计学框架中,则常指3D模型造型过程中模拟缝隙的收边或收缩等雕刻动作及其最终的效果呈现,因此译为“缝隙收缩”。“scatter”原义是 “播撒”,而在设计软件中“scatter”模拟绘画工具的喷溅效果,指将2D或3D物体表面纹理“噪点化”处理,因此译为“喷溅”。“emission”原义是“散发”,在设计软件中用于模拟光源散发后明度/亮度的变化光效,译为“自发光”。

又如,“displace”在普通语义框架中,指现实中不同物体位置的变换,属于空间位置的变化。在设计学框架中,常用于指3D物体顶点位置的信息变换,采取的是“近似”的方法将其空间位置变换的概念植入设计学框架中,译为“置换”。“map”在设计学框架中指黑白图像信息的明暗变化,描述3D物体表面的凹凸效果、光泽度和色彩变化等,即通过平面的图像信息模拟3D立体的视错觉效果,因此通过概念近似的移植处理方法,提取像素点空间映射的设计学框架元素,将其译为“贴图”。

三、结语

在框架理论指导下,本研究从深层次剖析设计软件官方汉化版本中,部分菜单命令翻译背后的逻辑和策略。设计软件中的菜单命令属于设计学术语范畴,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相关的学科背景,对目的语进行相应的调整。框架理论可以在源语和目的语框架无法完全对应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框架调整,激活设计软件使用者认知中关于设计学框架的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目的语所表达的含义,从而有效提高设计工作效率。因此,通过该理论对现有设计软件官方汉化版本中的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设计学领域的学术翻译及该学科其他文本翻译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也为设计学汉译英的实践探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我国艺术设计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框架软件设计
有机框架材料的后合成交换
框架
禅宗软件
工业软件 自主创新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