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泵站基坑支护和降水方案设计变更案例分析

2022-09-20 01:44周喜武胡继成吴培强
治淮 2022年9期
关键词:承压水泵站锚索

周喜武 胡继成 张 维 吴培强 蔡 雷

(1.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 210029 2.宿迁市水利局 宿迁 223800 3.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 南京 210029)

1 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1.1 工程概况

该泵站位于江苏省某市京杭运河旁,为某大型灌区水源泵站,原址拆除重建,泵站设计引水流量30m3/s,安装4 台套潜水轴流泵,泵室采用钢筋混凝土块基型结构,泵站基础采用直径0.8m 钻孔灌注桩处理。泵站基坑开挖面积约2650m2,支护长度225m,基坑底面高程12.6m(废黄河高程基准,下同),基坑开挖深度7.2~8.6m。基坑北侧开挖外边线距离已建办公楼约2.0m,南侧开挖外边线距离混凝土道路1.2m,距离民房6.2m;基坑东、西侧为空地。

1.2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拟建泵站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微承压水,③层粉土及以上饱和土层为潜水含水层,潜水水位18.1~19.3m。

工程场地范围自上而下分布土层为:①层人工填土,松散,主要为粉土、粉质粘土,层厚1.0~1.9m;②层粉质粘土,软塑~可塑状,中等干强度,层厚2.2~2.8m;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塑状,中等干强度,层厚4.6~6.2m;④层粉土,稍密,低干强度,层厚0.6~1.0m;⑤层粉土,稍密~中密,低干强度,层厚1.3~1.7m;⑥层粉质粘土,软塑状,中等干强度,层厚1.1~1.8m;⑦层粉质粘土,可塑状,中等干强度,层厚2.8~3.8m;⑧层粉细砂,中密,饱和,层厚1.6~2.8m;⑨层中粗砂,中密~密实,饱和,层厚2.2~3.1m。泵站地基土层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

表1 泵站地基土层力学参数表

2 原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

2.1 基坑支护设计

本工程泵站基坑存在软弱淤泥质土层,厚度4.6~6.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约6.0m。本工程基坑的特点是地基土质差、地下水位高,基坑南、北侧紧邻道路和房屋。基坑支护方案采用“拉森钢板桩+锚索”方案。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6),泵站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计算,对基坑岸坡施工工况下的整体稳定、抗倾覆稳定、抗隆起进行验算,确定基坑支护方案为:基坑南岸、北岸采用“拉森钢板桩+锚索”支护,钢板桩长18.0m,支护最大高度6.4m,桩顶高程19.0m。桩顶至地面范围内边坡采用60mm厚C20“喷混凝土+挂钢筋网”支护。沿桩高度方向设置两排锚索,竖向间距3.0m,横向间距4.0m,上部锚索长度12.0m,锚固长度6.0m;下部锚索28.0m,锚固长度22.0m,如图1、图2 所示。

图1 基坑支护及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原方案)

图2 基坑支护断面图(原方案)

2.2 基坑降水方案

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本工程地下水为潜水、微承压水。潜水层主要分布在土层①至土层③中,潜水水位18.1~19.3m。地下潜水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为保证基坑开挖安全、岸坡及邻近建筑物的稳定,拟采取明沟结合管井的降排水方案,基坑明水通过周边明沟明排,采用管井降低地下水位。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2016)结合地基土质情况、地下水位情况,计算基坑出水量,确定降水井间距、井深和直径,具体布置为:在基坑四周均匀布置10 口降水井,直径0.6m,井底高程7.0m。排水泵扬程不小于30m,功率不小于9kW。

2.3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泵站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南、北侧边坡出现相对滑动,南岸道路、北岸房屋出现开裂现象;基坑底西南和西北部位出现冒水现象,后通过采取增设反滤、灌注水泥浆等措施,冒水量明显减小。

由于基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相关计算理论的局限性,在深厚软弱土层、较高地下水位地基中的基坑开挖支护及降排水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经分析研究,泵站北侧基坑边坡出现相对滑动及坡顶道路、房屋开裂,主要是因为地基存在深厚淤泥质软弱土层,加之受施工降水影响,岸坡土层沉降变形增大所致。基坑底出现冒水现象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实际出水量大于计算出水量,降水管井数量及深度不足所致。

3 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设计变更

3.1 基坑支护设计变更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原设计支护方案已不能保证基坑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经重新复核,支护方案由原设计的“拉森钢板桩+锚索”调整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锚索”支护,灌注桩桩长19.5m,桩底高程0.5m,桩径0.8m,桩间距1.3m,如图3、图4 所示;同时对北侧房屋前土体采用高压注浆进行加固,加固深度10.0m;基坑底形成的孔洞、薄弱处采取灌浆等补强措施。

图3 基坑支护及降水井平面布置图(变更方案)

图4 基坑支护断面图(变更方案)

3.2 基坑降水设计变更

根据施工过程中基坑排水情况以及基坑内局部区域出现涌水现象,经分析判定为地下承压水涌入基坑表面,形成了涌水通道。为控制地下水位,在现有的排水设施基础上增设降水深井8 口,在基坑内呈梅花型布置,加大降水井深度至承压水层下,井底高程5.0m,降水井直径0.6m,内部放入直径300mm 波纹管,管与井壁之间填充“瓜子片”滤料,波纹管外侧设置钢筋笼作为加固支撑;增设大功率深井排水泵,扬程不小于40m,功率不小于11kW。

为减小施工降水对岸坡沉降变形的不利影响,在基坑南、北两岸各设置4 口降水兼回灌井,通过回灌稳定基坑两岸地下水位,减小岸坡沉降变形。

3.3 基坑安全监测

为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需对基坑围护体系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使工程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主要监测内容为:观测围护桩顶、道路及邻近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桩身位移(测斜);监测基坑外地下水位的波动情况等。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沿支护结构顶部每隔15~20m 布设一个水平位移监测点;周围道路、建筑每隔15~20m 布设一个沉降监测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速率≤3mm/d;位移总量≤50mm;周围道路的沉降速率≤2mm/d,累计沉降量≤30mm。

4 结语

(1)由于基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相关计算理论的局限性,在深厚软弱土层、高地下水位地基中的基坑开挖支护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深厚淤泥质软弱土层及施工降水对岸坡稳定、沉降变形的影响,选择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案,并加强基坑安全监测,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2)对于承压水位较高的基坑,基坑实际出水量可能大于计算出水量,除了在基坑周边布置降水井以外,在基坑内部布置降水井,并加大降水井深度至承压水层以下,可有效降低地下水位,满足基坑开挖及施工要求。

(3)在基坑四周设置回灌井,控制地下水位,避免地下水位降低过多,可有效减小岸坡的沉降变形,减小对工程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猜你喜欢
承压水泵站锚索
承压水作用下的地下结构浮力计算
农田灌溉系统中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深层承压水污染途径及防治研究
水利泵站施工质量管控策略
赵庄煤业13102巷围岩补强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试论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
让压锚索力学特性及支护机理探讨
承压水条件下基坑降水研究
锚索搅拌头加工制作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