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九单191的选育

2022-09-21 02:22韩秀云李洪刚陈国弟王铁成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杂交种自交系吉林市

李 营 韩秀云 李洪刚 陈国弟 王铁成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春玉米是吉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其单产、人均占有率、商品率居我国首位[1]。省内各玉米种植区因自然资源、生产条件、种植方式、品种熟期等存在差异,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越区种植、生育期偏长、抗倒伏性差、不适宜机械收获等问题,吉林市农业科学院针对这些问题育成了九单191,以中早熟、优质、高抗、宜机收为品种特点,适应市场需求,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以期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农民增效增收[2-3]。

九单191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T18-1为母本,以自选系09t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高抗、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域种植。该品种于2021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吉审玉20210107)。

1 选育过程

1.1 母本T18-1的选育

母本自交系为T18-1,是以(L201×K10)×L201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过8代自交选育,于2015年育成的自交系。2011年组建基础材料(L201×K10)×L201获得F1籽粒选育自交系,经过吉林省和海南省8个生长季节自交选择,于2015年育成稳定自交系S6,系谱为“M13F2-18-1-2-1-1-1”,定名为“T18-1”。

出苗至成熟123 d。幼苗叶鞘紫色,叶片及叶缘均为绿色,成株叶片18片。花药绿色,花粉量大,雄穗分枝7~9个。花丝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5 cm,穗位高65 cm。果穗筒形,穗长15.6 cm,穗粗4.0 cm,穗行数12~14行,单穗粒重105 g左右,穗轴红色。籽粒橙色、半马齿形,百粒重29.5 g。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穗腐病。一般每公顷产量在4 000 kg以上。

1.2 父本自交系09t24的选育

父本自交系09t24是以(先玉335×Mo17)×Mo17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过8代自交选育,2013年育成的自交系。2009年组建基础材料(先玉335×Mo17)×Mo17获得F1籽粒选育自交系,经过在吉林省和海南省8个生长季节自交选择,于2013年育成稳定自交系S6,系谱为“T09F2-24-1-2-2-1-1”,定名为“09t24”。

出苗至成熟126 d,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株高225 cm左右,穗位75 cm。全株20片叶,雄穗分枝3~4个,花药紫色,花粉量中等,花丝绿色。果穗筒形,穗长15.2 cm,穗粗4.6 cm,粒行数14~16行,单穗粒重110 g左右,穗轴红色。籽粒橙色、半硬粒型,百粒重25.0 g。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和茎腐病。一般每公顷产量在4 000 kg以上。

1.3 杂交组合的配制及选育经过

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是2015年以自选系T18-1为母本,以自选系09t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杂交种九单191。该组合于2016年参加本单位产量比较试验;2017-2018年参加多环境多网点筛选试验;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晚熟组预备试验;2019-2020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早熟组区域试验,并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和延边州农业科学院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鉴定;2020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中早熟组生产试验,同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蛋白含量高,容重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强,是适宜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的新品种。

2 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出苗至成熟123 d,比吉单27早1 d,需≥10℃积温2 420℃。属中早熟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拱土力强,早发性好。花药及花丝浅紫色,颖壳绿色,雄穗分枝7~8个。半紧凑株型,株高294 cm,穗位高102 cm,成株叶片19片。果穗筒形,穗长20.2 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结实性好。种子橙色、半马齿形,百粒重29.5 g。杂交种籽粒黄色、马齿形,百粒重39.1 g,容重774 g/L。

2.2 品质性状

2020年在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进行品质分析,检测结果为籽粒粗蛋白含量11.36%,粗脂肪含量4.27%,粗淀粉含量70.08%,赖氨酸含量0.26%。

2.3 抗病、抗逆性

2019-2020 年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和延边州农业科学院进行2年4点次人工接种抗病鉴定。鉴定结果为中抗大斑病,感灰斑病,抗丝黑穗病、穗腐病、高抗茎腐病、穗腐病。

3 产量表现

由表1可知,在2019年吉林省吉科玉联合体区域试验中,6个试验点平均公顷产量10 848.6 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10.0%;在2020年吉林省吉科玉联合体区域试验中,8个试验点平均公顷产量10 231.0 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7.0%;2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 495.7 kg,比对照品种增产8.3%。

表1 2019-2020年区域试验产量分析

由表2可知,在2020年吉林省吉科玉联合体生产试验中,8个试验点平均公顷产量10 292.1 kg,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5.4%。

表2 2020年生产试验产量分析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精细整地,保住墒情

4.1.1 秋翻秋整地 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肥秋耕,灭茬深度15 cm,灭碎茬小于5 cm。根茬打碎深埋耕深20~25 cm,要求边沿也要耕到,确保深浅一致、不漏耕、地面平整,耕后及时耙、压有利于保墒,在秋季达到能起垄状态。

4.1.2 顶浆打垄 在春季土壤化冻15 cm深时,先用灭茬机灭茬,然后实行三犁成垄、底肥深施,随打垄、随镇压,有利保墒和接墒,达到播种状态。

4.2 适期播种,确保全苗

适期播种是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以土壤表层5~10 cm地温稳定在8~10℃时播种为宜。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8%、地温稳定在6~8℃时可抢墒播种。玉米品种九单191在吉林省玉米中早熟种植适应区域最佳播种时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一般公顷保苗6.0万~6.5万株,考虑到不同年份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最佳播种期应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该品种具有耐低温、早发性好、拱土能力强等特点,可适时早播。

4.3 科学施肥及田间管理

在中等及以上肥力地块栽培,每公顷施农家肥1.5万~2.0万kg,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种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50~300 kg,追肥每公顷施尿素300~350 kg;在保肥力较好的地块,播种时可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法,每公顷施肥量750 kg。注意及时防治田间病虫草害,尤其防治灰斑病。播种时可拌种衣剂用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4.4 适时收获

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及穗位高相对较低,当田间玉米果穗苞叶变黄、变松、籽粒变硬、乳线消失、黑胚层出现后即可视为成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适时晚收,促进籽粒完熟,降低籽粒含水量,方便后期储存。收获可采取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的方式。收获后及时扒皮,在通风向阳处搭棚架晾晒,加快自然降水。

猜你喜欢
杂交种自交系吉林市
利用SNP 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6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粗皮桉杂交种无性系在雷州半岛的生长特点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玉米自交系京92改良后代单穗粒重的杂种优势研究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玉米自交系保纯和提纯
Impact of IEC61850 Based Digital Substation on Busbar Prot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