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叶主要病害药效研究

2022-09-24 02:45周开云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炭疽病病斑粉剂

陈 卓,周开云,刘 霞

(贵州省湄潭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贵州 湄潭 564100 )

茶叶是湄潭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也是茶农的主要经济来源。现有投产茶园面积60万亩。我县茶叶种植模式基本以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管理,以中老年为主要群体,科学用药认识不足,常凭个人感觉和习惯用药、盲目用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有些茶农不了解茶园病虫实际情况和主要防治对象,在选购农药时把防虫、治病的多种农药一起购买混配使用,不重视农药安全间隔期的问题,在茶青采摘前担心受病虫为害,打保险药,新梢芽叶生长成熟就采摘 ,安全间隔期不到,导致农药残留超标.不正确的农药施用严重威胁着茶叶农残安全,也阻碍了茶叶品质的提升[1]。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加大,极端气候的出现导致茶叶主要病害(茶饼病、炭疽病、赤星病)发生也较为严重,为了提高茶叶的科学用药水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确保安全用药[2]。为此,笔者根据湄潭县茶叶主要病害的发生及流行情况,进行了茶叶主要病害的药剂筛选试验,筛选出适合的防治药剂,拟解决茶叶病虫害防治问题,为我县的茶叶质量安全保驾护航[3]。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本试验地选择在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兴隆村街上组赵国强茶园,纬度27.715 227°,经度107.540 861°,海拔858.5m,试验地土壤为黄壤,肥力中等,pH值6.3。常年种植茶叶,夏季多雨,茶饼病、炭疽病、赤星病常年都有发生。

1.2 试验作物、品种和生长情况 试验作物:茶叶;品种:黔湄601;防治对象:茶饼病、茶炭疽病、茶赤星病;茶龄:10年;生长情况:2020年3月15日开始春茶采摘。

1.3 试验药剂 试验药剂:寡雄腐霉菌;剂型:可湿性粉剂;含量:100万孢子/g;生产日期:2021.01.10;储存条件:常温。

对照药剂: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剂型:水剂,含量:4%。

1.4 试验地水肥管理 试验地为坡地,地势稍缓。每年进行2次施肥,第1次是冬季施基肥,每667m2沟施(N+P2O2+K2O:25-6-9)茶叶专用复合肥40kg+有机质≧40%,枯草芽孢杆菌≧2亿/g微生物有机肥200kg,第2次是春茶采摘结束后再撒施(N+P2O2+K2O:25-6-9)茶叶专用复合肥40kg作追肥。

1.5 气象资料 2021年5月7日第1次施药,天气多云转阴,温度15.8~21.7℃,日平均温度18℃,相对湿度90%,无降雨,风力1级;2021年5月14日第2次施药,天气多云,19~32.8℃,日平均温度26℃,相对湿度71%,无降雨,风力1级;2021年5月21日第3次施药,天气多云转阴,17.2~20.6℃,日平均温度18.4℃,相对湿度89%,无降雨,风力2级。

2 试验小区设计

2.1 小区安排 试验地于2021年3月15日开始采摘春茶,试验每小区长16.7m,宽1.3m,小区面积21.71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本试验设5个处理,重复4次,共20个小区;小区面积4.8m×4.5m=21.6m2。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2.2 施药次数、方法、时间 在茶饼病、炭疽病和赤星病发病前施药,使用AGROLEX SPRAYER JACTO HD-400利农16L背负式喷雾器(新加坡利农私人有限公司生产)施药,单个锥形可调喷头,平均喷雾速率675mL/min。

试验药剂共施药3次。茶树叶面进行喷雾,用水量60L/667m2。2021年5月7日第1次施药,茶园还未见茶饼病、炭疽病和赤星病发生;2021年5月14日第2次施药,茶园已有茶饼病、炭疽病初发;2021年5月21日第3次施药。茶园已有茶饼病、炭疽病大面积发生,赤星病初发。

2.3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2.3.1 调查时间和次数 试验期间共调查病情2次,5月7日调查第1次施药前病情指数,5月31日(第3次药后10d)调查病情。

2.3.2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选取新稍下第三叶,每点调查100片叶,记录调查总叶数及各级病叶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分级方法如下[4]:

茶饼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整张叶片有病斑<5个;

3级:整张叶片有病斑6~10个;

5级:整张叶片有病斑11~15个;

7级:整张叶片有病斑16~20个;

9级:整张叶片有病斑>21个。

炭疽病、赤星病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整张叶片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的<5%;

3级:整张叶片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的6%~15%以下;

5级:整张叶片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的16%~30%以下;

7级:整张叶片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的31%~50%以下;

9级:整张叶片病斑面积占总叶面积>50%。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注:施药前不发病或部分小区病前基数为0时用此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数据分析 采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对防治效果进行Duncan新复极差显著性分析[5]。

3.2 药效评价 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叶茶饼病、炭疽病、赤星病调查结果统计结果分析表(表2、表3、表4)。

表2 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叶茶饼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3 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叶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表4 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叶赤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茶饼病:试验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制剂量200、300、400mL/667m2和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00mL/667m2在3次施药后10d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1.33%、79.57%、87.49%和75.71%(表2)。

炭疽病:试验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制剂量200、300、400mL/667m2和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00mL/667m2在3次施药后10d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7.64%、74.41%、80.12%和67%(表3)。

赤星病:试验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制剂量200、300、400mL/667m2和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100mL/667m2在3次施药后10d后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5.27%、73.58%、81.69%和64.69%(表4)。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茶饼病:在5%显著水平下,3次药后10d调查,试验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的高浓度处理400mL/667m2的防效最高,与其它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极显著;该药剂低浓度处理200mL/667m2及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防效差异显著;药剂中浓度处理300mL/667m2与药剂高低浓度处理200、400mL/667m2防效差异性显著。

炭疽病:在5%显著水平下,3次药后10d调查,试验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的高浓度处理400mL/667m2的防效最高,与其它各处理之间差异达显著;该药剂低浓度处理200mL/667m2及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100mL/667m2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药剂中浓度处理300mL/667m2与药剂高低浓度处理200、400mL/667m2防效差异性显著。

赤星病:在5%显著水平下,3次药后10d调查,试验药剂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的高浓度处理400mL/667m2的防效最高,与其它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该药剂低浓度处理200mL/667m2及对照药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药剂中浓度处理300mL/667m2与药剂高低浓度处理200、400mL/667m2防效差异性显著。

4 结论与建议

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饼病和炭疽病效果最佳,对赤星病的防效相对较差一些,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茶叶茶饼病、炭疽病、赤星病,建议重病或常发区在发病前施药,偶发区在发病初期施药。田间推荐制剂用量400mL/667m2,采取叶面喷雾的方式,每次用水量60kg/667m2,共施药3次,每次间隔5~7d。田间观察表明,试验药剂对茶叶植株生长无不良影响,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无明显不良影响[6]。可在我县茶叶种植区域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炭疽病病斑粉剂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套袋对柠檬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Ophiognomonia castaneae协同板栗褐缘叶枯病病原菌致病作用的研究
轻松治愈花斑癣
轻松治癒花斑癣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