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蒸方案用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干预的效果观察

2022-09-25 03:05夏培培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性溃疡熏蒸髋部

夏培培

(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6)

现阶段,人口龄化进程发展迅速,使得髋部骨折发生率明显上升,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髋部骨折病变。髋关节解剖结构复杂、血运丰富、位置深,一旦出现骨折病变,临床多行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普遍应用的术式,可对患者病情起到缓解与控制作用,但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可引起压力性溃疡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利,影响患者肢体活动和正常生活[1,2]。穴位按摩和中药熏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可缓解关节疼痛[1]。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熏蒸方案的作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髋部骨折患者80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018年4月~2021年4月就诊,经奇偶数法均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70.18±2.44)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5例,Garden分型:12例为Ⅰ型,18例为Ⅱ型,10例为Ⅲ型;观察组同为40例,男女各20例,平均年龄(70.24±2.56)岁,骨折类型:27例为股骨颈骨折,13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Garden分型:10例为Ⅰ型,19例为Ⅱ型,11例为Ⅲ型。两组数据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行常规处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运动指导,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分析患者疼痛产生原因,评估疼痛程度。

对照组联合使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熏蒸方案,具体方式为:a)穴位按摩:按摩部位以腓肠肌和股四头肌为主,从小腿跟腱按摩至脚踝和大腿根处,刺激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同时用指腹按摩足三里穴、三阴交、血海、承山、阳陵泉和阴陵泉等穴位,待穴位有酸、胀、麻等感觉后继续按压30 s,逐渐放松,继续按压5-10 s,各处穴位按摩3 min,力道由轻到重,期间手指着力位置应贴近皮肤表面,保持位置固定不移动,每天按摩2-3次,连续按摩14 d。b)中药熏蒸药:所用熏蒸方为海桐皮汤外用经方,药物成分:川椒10 g,海桐皮、乳香、透骨草和没药各为6 g,甘草、白芷与防风各为3 g。将上述药物置于专用熏蒸床,指导患者取平卧位,避开切口处,熏蒸时初始温度为45℃,期间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温度,每次熏蒸20-30 min,局部症状明显者,可将熏蒸时间延长至每次40 min,每日上下午各熏蒸1次,连续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与穴位按摩合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最低为0分,最高10分,分值减少提示疼痛缓解。同时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共计100分,分为疼痛、功能、畸形和活动度四项,得分越高提示关节功能越好[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压力性溃疡和下肢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关节功能比较 分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4例感染患者,概率10.00%,3例压力性溃疡患者,概率7.50%,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概率5.00%,共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22.50%,观察组中感染和压力性溃疡患者各为1例,概率均为2.50%,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组间对比有差异(χ2=5.16,P=0.02)。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经络不畅气血阻滞、组织粘指数关节僵硬。术后长期制动,运动不足,使得肌肉萎缩,屈伸不利。因此术后应予以活血化瘀措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代谢产物。中药熏可对特定皮肤产生热刺激,可疏经通络,使得肌肉放松,对周围组织营养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利于“风”“寒”“湿”“邪”等外排,提高机体通畅度,促进机体代谢。与口服用药方式相比,药物可经患处皮肤直达病灶,可避免对患者胃肠功能造成损伤。文中所用海桐皮汤出自《医宗金鉴》,入肝经,所用熏蒸药物可有祛湿、通络、活血之效,将上述药物予以熏蒸,可使得筋肉荣养,对关节功能恢复有利,方中含有挥发性生物碱,可使得横纹肌麻痹与松弛,放松肌肉、缓解疼痛,可在中枢神经系统上发挥镇静作用,可用于关节病变的治疗[4]。作为中医外治方案的一种,中药熏蒸可发挥热疗和离子渗透作用,可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循环,促进代谢,利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可促使炎症消退,进而减轻肿胀,缓解疼痛作用明显。

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预防压力性溃疡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点应为活血祛瘀,促进组织愈合。穴位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遵循经络腧穴学,通过对特定穴位予以按摩,来疏经通络,扶正祛邪[5]。上述研究显示,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穴位按摩与中药熏蒸联合,可对疼痛感起到缓解作用,也能减少压力性溃疡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利。

总之,联合应用穴位按摩与中药熏蒸,可促进髋部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改善,作用明显,存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性溃疡熏蒸髋部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急性脑梗死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分析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熏艾草
MODS评分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