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2-10-10 03:31陆琴琴王卫红林晓琪周慧平邹莉严泽军贾晓龙王伟飞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根治术前列腺癌出院

陆琴琴,王卫红,林晓琪,周慧平,邹莉,严泽军,贾晓龙,王伟飞

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全球肿瘤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约有164万例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癌[1]。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疗效,但术后的并发症如尿失禁、尿外渗及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等仍不可避免。据报道,LRP术后尿失禁(PPI)的发生率为2%~87%,差异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各医疗中心对PPI的定义不同;完全性PPI或经常性漏尿等严重尿失禁的发生率约为8.4%[2-3]。虽然在过去的10年中,前列腺癌患者死亡率已降低,但是有81%的患者认为现今的治疗未能满足其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健康系统和信息需求[4]。延伸护理在前列腺癌、胸中段食管癌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5-6]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但是现今的延伸护理方法比较局限,护患间由于空间距离及方法的不同,不能进行高质量的沟通与指导。实施类多举措现场化延续护理,不仅能赋予患者积极的正向期待与生活信心,而且可以切实提高护理对象的生活满意度指数[7]。本研究探讨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于宁波市第一医院行LRP的患者80例。按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纳入标准:(1)年龄>18周岁;(2)接受LRP;(3)术前无尿失禁;(4)术后无意识及活动障碍;(5)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术前有尿失禁;(2)理解力、听力严重下降,无法配合出院后使用多功能手机;(3)精神病史,抑郁、焦虑症;(4)不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H2020YJ01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出院时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饮食生活指导、出院随访等。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PFMT),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立位、坐位、卧位等体位,自主收缩会阴、肛周肌肉,每天早上、下午、晚上各3组,每组20次,深吸气时收缩盆底肌,呼气时放松,疗程为8周,根据患者尿失禁恢复情况决定疗程次数。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院前1 d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宣教,并组建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专用微信群,指导并确认患者及家属使用多功能手机的配合度及能力,发放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计划安排表及无烟艾灸说明书。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内容包括无烟艾灸[8]、盆底肌锻炼、“大家有话说”沟通日、责任护士“包干”随访、前列腺癌知识“大放送”、心理情绪管理及生活质量管理。

1.3 观察指标 于术后4、8周评价尿失禁发生程度、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尿失禁发生程度参照文献[9]:I度,咳嗽、打喷嚏、大便等腹压增加时偶有尿失禁;II度,屏气或用力时尿失禁;Ⅲ度,直立时即有尿失禁;Ⅳ度,卧位时亦有尿失禁。1 h尿垫试验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版》进行,测定尿失禁患者卫生垫的尿液量,确定是否漏尿以及检测尿失禁的严重程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及Gleason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

2.2 两组术后4周临床疗效比较 干预组的尿失禁程度、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0.05);两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及I-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4周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术后8周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尿失禁程度、SAS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ICI-Q-SF及I-QO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8周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LRP是前列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但是术后尿失禁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对患者的精神心理也带来严重压力。前列腺癌术后患者出院后,在没有外部监控、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和低水平社会支持的情形下,患者往往很难维持较高的遵医行为。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是将医院内的护理引用到医院外,使患者在出院后仍然能够得到延续的护理,高效的监管,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实际护理需求。

本研究通过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针对LRP患者术后进行宣教,指导患者进行PFMT、在无烟艾灸等措施[10],并通过微信视频音频功能,实现对患者“面对面”动态可视性的操作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研究显示,PPI的发生与术后时间高度相关,术后早期PPI十分常见,只是程度不同,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术后1年左右恢复控尿的患者可以达到90%以上[11]。Centemero等[12]在一项随机调查研究中指出,治疗组59例术前术后均进行PFMT的患者在术后1个月后44.1%的患者无尿失禁症状,在术后3个月后59.3%的患者无尿失禁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8周时的尿失禁程度对比于术后4周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干预组术后8周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可能与患者出院后接受了一段时间“面对面”的护理督促及指导有关,通过护理人员一对一的视频音频沟通,避免了患者隐私的暴露,能够让患者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理顾虑,更好地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获得了心理上的疏导,行为上的指导,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症状,并且随着尿失禁程度的缓解,患者焦虑症状也随之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提高了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有助于减轻LRP术后患者尿失禁的程度,同时能缓解患者焦虑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证明多举措类现场化延伸护理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根治术前列腺癌出院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50岁以上男性应做前列腺癌筛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肥胖易患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