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科普驱动”遥感类公选课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遥望地球 探索天地变化”课程为例

2022-10-10 03:50马浩然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专业课科普

马浩然

(天津农学院 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天津 300392)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因此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所有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破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2],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协力而行。在“大思政”育人格局下,课程思政建设应加强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入与传播,扩大课程思政覆盖面。但专业课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要任务,授课内容中若融入思政部分过长、内容过多,专业知识讲授的时间就会相对压缩,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与质量。

相较于传统专业课和必修课,公选课授课手段更为机动灵活,容错性更强[3]。公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基数大,自愿性强,授课形式多元,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素质。公选课课程思政能够以灵活的教学方式避免“曲高和寡”和“填鸭式”的说教,结合学生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便于采用科普性的、新颖的、开放的、互动的模式进行授课,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达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效果,进而将公选课打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阵地中的重要部分。

1 遥感类公选课的科普性优势

1.1 必修课知识的延展、学科交叉的补充

对于开设遥感、地理信息、测绘类专业的院校,遥感类选修课能够起到和专业课相协调补充的作用。传统遥感专业理论知识学科较为严谨,如“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4]“摄影测量学”等课程涉及物理数学的基础知识较多,遥感类选修课能够弥补必修课授课形式之不足,以形式活泼新颖的视频、影音、讨论等方式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记忆,从而有助于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加深对必修课知识点的理解。

对于非遥感专业类院校,但凡涉及地理、环境、农林类资源等学科,其相关学科都易与遥感专业产生融合交叉,开设遥感类选修课能起到知识科普和应用拓展的效果。选修课是遥感科普的重要实施阵地,适合培养学生交叉学科的学习能力和探索外延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背景和就业技能。

1.2 改善遥感课程科普趣味性、时效性和延伸性不强的问题

传统遥感类课程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趣味性欠缺,面向不同专业学生做推广、科普存在一定难度。采用短时效的科普方式尽管会在短期内提升受众对遥感知识的认知,但不利于发挥科普的长效性和延伸性。依托遥感科普选修课,进行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能够保证科普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引导学生从科普受众转化为科普主体,培育学生遥感科普传播能力,利用现代化和智慧化的知识体系,改善农林院校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引导学生将遥感相关知识应用于所学专业,并进一步学习与探索。

此外,遥感选修课能够改善传统遥感课程教材和知识点更新不及时的弊端,尤其在当前遥感卫星发射、无人机等技术创新和应用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遥感授课知识更需要与时俱进。选修课相较于必修课在内容上更新更及时,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望和好奇心。

2 遥感类公选课的思政优势

2.1 能够弥补专业课思政融入方式受限、连贯性不强的问题

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深入挖掘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不同学科的课程思政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学科强行融入思政元素易产生效果生硬、过程枯燥等现象[5]。另外,在讲授专业课过程中,如果思政融入把握不佳,容易出现知识传授和思政元素传递“顾此失彼”现象,课程思政内容受限于知识脉络,易产生破碎化、不连贯现象。不同类型的专业课思政建设不易构建联动性,单独建设独立的课程思政案例难以从宏观角度保证思政元素和内涵的延续与连贯。公选课思政建设能够改善专业课思政建设发挥受限的局面,依托公选课在课程思政设计上保持思政案例的延续性和连贯性,采用开放、灵活的授课手段融入思政内容,借用自媒体和多媒体探索丰富的、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政素材,易联动发挥课程思政的影响力。

2.2 改善课程思政灌输式传递思政元素、单向输出价值观、育人效果不明确的现状

传统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多采用点滴式、片段式植入方式,主要服务于专业知识的讲授,多于专业内容的互动,而少于和学生沟通互动思政感受与效果,思政育人成效易流于形式,难以唤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感,对学生价值观引领不足,难以转化为内在精神。

遥感具备充足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服务国家遥感事业、航天事业以及自然资源、地理领域探索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多种行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和农业高校所设置的多类型专业结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思政元素的传递和融入。以遥感技术为媒介开设选修课,借助我国遥感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典型人物不屈不折的精神和家国情怀[6],引导学生理解中国、认同中国,加强“四个自信”,正确看待中国全球发展的成就和问题,具有较强的思政普适性。

3 “思政引领+科普驱动”模式下遥感类公选课实践

通过开设“遥望地球 探索天地变化”科普类选修课,讲授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高光谱遥感、雷达遥感等技术和知识,采用理论结合实事的遥感影像、科普视频、纪录片,实现遥感与地理、人文以及各行业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融入国产遥感家国情怀、人物奉献与探索精神的要素,践行思政在公选课中的融合与传递,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3.1 依托遥感公选课,丰富思政内容和授课形式,全方位贯穿思政要素

利用公选课灵活性和容错性强的特点,采用“思政+科普”模式授课,丰富授课内容和形式,以遥感技术辐射相关思政内容,全方位融入思政元素。完善教学设计,精简课程知识内容,加大思政内容,利用遥感影像、视频呈现时事传递思政元素(表1)。比如利用疫情前后武汉市遥感影像对比人流量、车流量变化,利用卫星关注长赐号货轮苏伊士运河堵塞时事,借助遥感技术呈现的丰富地理视角引导学生探索世界和自然规律。授课过程中通过对比国产遥感和国外遥感卫星体系的技术参数,彰显国产遥感数据供应能力日益强大。以国产遥感事业和典型人物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将知识点带动的思政要素串联起来,通过个人、团队、国家、社会和自然多层次传递遥感思政内容。

表1 遥感公选课思政案例总结

3.2 加强学生的思政互动和反馈,结合学生心理和兴趣,注重遥感思政对学生的精神引导和内化影响

通过分析思政融入有效突破口,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根据本课程过往学期提供的视频评价结果,选取易引起学生共鸣的关键主题类型的专题视频、纪录片、电视剧提升遥感思政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如选取《最美的青春》电视剧选段,通过大学生奔赴塞罕坝的经历和故事影响、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农林专业背景的共鸣。选取《太空的见证》记录篇,通过卫星和航拍技术的丰富视角呈现中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的脱贫攻坚故事,让学生如临其境地体验云南怒江的生态扶贫之路。为加强课程思政互动,在课程结束之际利用超星平台发布问题,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和视频的收获与感受。通过采用课程评价和思政视频反馈机制,让学生对视频传递的思政性进行评价,反馈观看视频后的感受与感悟,由此引发学生的感动与感化,引导学生投身基层、服务国家、服务专业行业。

3.3 注重遥感科普结合专业特性,增强知识趣味性、教学互动性和考核灵活性

课程定位是“思政引领+科普驱动”遥感类公选课,应充分发挥公选课学生基数大、范围广、便于科普的优势,拓展课程知识的覆盖面,将地理、航拍、时事、旅游等要素融入课程覆盖范围,唤起学生的兴趣(表2)。授课内容以科普化、情景化的方式呈现,配备有趣的图片和科普短片来诠释专业知识,选取典型、启发性突出、趣味性强的案例视频拓展学生思维。教学方式多样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利用超星平台进行分组讨论,随堂测试,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检索问题,拓展知识。设置行业应用模块,增强“贴近性”,拉近遥感与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的距离,引入时事热点问题获取学生关注,利用遥感技术发现实时问题、探索问题。考核形式灵活化,采用平时开放式讨论+结课论文/PPT/科普视频(三选一)形式进行考核。

4 “思政引领+科普驱动”遥感公选课成效总结

4.1 对课程思政建设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依托公选课开展遥感科普,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实现了对国产遥感的梳理与介绍,使学生对于我国遥感事业有了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遥感技术呈现出的对自然和世界万物的监测极具包容性,通过形式丰富的遥感科普,激发学生对于遥感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兴趣(图1、图2),同时建立起与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遥感服务于本专业行业的探索。“思政引领+科普驱动”模式开辟了公选课的思政建设阵地,对于与专业课合力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图1 学生对遥感技术最感兴趣知识点的词频分析

图2 学生对本课程的科普性、思政性总体评价

4.2 对学生服务基层、贡献国家产生了精神引领和带动作用

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接受效果是制定课程思政评价标准的重要考量[7]。课程引入的专题思政视频、纪录片唤起了学生共鸣,对学生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触动,增强了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于农业和基层的意愿以及政治认同感、家国情怀、爱护资源环境之感。遥感公选课从课程思政角度很好地贯彻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使公选课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阵地中的重要部分。课程探索了如何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思政互动,通过让学生表达学习后的感悟与感受,加深了学生对思政要素的吸收,使思政教育入脑入心。课程通过传递价值观和收集学生的反馈,将其内化为引导学生的动力(图3、图4)。

图3 学生观看《最美的青春》电视剧选段后感触

图4 学生观看《太空的见证》纪录片后感触

4.3 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遥感知识面,保证了遥感科普的继承性

在“思政引领+科普驱动”授课模式下,学生的遥感知识面得到显著扩展,对遥感和地理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视野得到开阔(图5)。相关专业学生经常在课后继续和教师交流探讨遥感技术应用问题。一些学生通过本课程对遥感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踊跃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继续延伸遥感科研能力,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此外,对于有科普潜力和兴趣的学生,任课教师通过指导其学习科普视频制作、科普传播,参加科普视频创作大赛,保证了学生继承和延伸遥感科普能力。

图5 学生对遥感技术科普的收获

5 结语

“思政引领+科普驱动”遥感公选课育人模式将思政教育与科普教育有效结合,探索了遥感科普和课程思政教育之间的共通共融之处[8],发挥遥感科普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使遥感科普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相得益彰,实现了显性知识教育和隐形思政教育的结合。课程所传递的思政内容对于培养现代智慧农业人才服务于本专业、服务于基层的精神,具有引导作用。课程在学生中反响良好,学生反映自身的遥感知识面和科学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和提升。该课程授课模式探索了农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形式、新方法,与专业课思政建设合力形成优势互补的思政育人阵地,达到了立德树人、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专业课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