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在早期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10-11 01:18姚美玲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9期
关键词:国药准字规格胃癌

姚美玲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可改变胃黏膜正常结构,致使其粗糙、变硬,甚至穿孔,影响胃正常功能,继而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等,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胃癌细胞可向远处转移,降低机体多个脏器功能,危及患者生命[1-2]。手术可快速清除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病灶,缓解临床症状,但手术也可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引起术中循环剧烈波动、术后疼痛反应,增加创面愈合不良、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3]。因此,选择科学、安全的麻醉方案减少患者术中循环波动、减轻术后疼痛尤为重要。全凭静脉麻醉是早期胃癌患者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具有操作简单、诱导平稳等优势,但长时间全凭静脉麻醉易产生药物蓄积,引起苏醒延迟甚至呼吸抑制,无法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4]。有研究指出,局部神经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可提升麻醉效果,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内环境紊乱[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观察早期胃癌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复合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 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病历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 例,所有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早期胃癌相关诊断标准[6];②凝血功能正常;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排除标准:①近6 个月有手术史;②既往有痛觉过敏病史;③合并嗜铬细胞瘤或其他影响循环系统的疾病;④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观察组中男21 例,女20 例;年龄56~72 岁,平均(65.18±3.62)岁;体质量指数18~25 kg/m2,平均(21.49±1.36)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7]分级:Ⅰ级19 例,Ⅱ级18 例,Ⅲ级4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18 例;年龄55~71 岁,平均(64.89±3.76)岁;体质量指 数 18~26kg/m2,平 均(21.53±1.28)kg/m2;ASA 分级:Ⅰ级17 例,Ⅱ级19 例,Ⅲ级5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取0.05 mg/kg 咪达唑仑(江苏九旭药业,国药准字H20153019,规格:3 mL∶15 mg)+0.1~0.2 mg/kg依托咪酯(江苏恒瑞医药,国药准字H32022379,规格:10 mL∶20 mg)+0.3~0.6 μg舒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203652,规格:5 mL∶250 μg)+0.2 mg/kg 顺式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国药准字H20183042,规格:10 mg),静脉推注,将脑电双频指数(bispeetral index,BIS)维持在40~60,且患者完全肌松时,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静脉输注2~8 mg/(kg·h)丙泊酚(云南龙海天然植物药业,国药准字H20213691,规格:20 mL∶0.2g)+0.1~0.2 μg/(kg·min)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国药准字H20143315,规格:2 mg)+0.08~0.12 mg/(kg·h)顺式阿曲库铵,整个手术过程中将BIS 维持在40~60。

1.2.2 观察组 采用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患者取仰卧位,适度抬高枕部,头后仰15°,偏向左侧约30°,常规消毒皮肤,采用Terason 2000(美国)便携超声仪,经颈外侧区域进针,经颈椎C6、C7 横突之间,规避邻近颈静脉及血管神经,超声监测穿刺深度达到3.0~3.5 cm,针尖抵达横突与颈动脉下方时,注入0.25% 罗哌卡因(瑞阳制药,国药准字H20183152,规格:10 mL∶100 mg)+1% 利多卡因(西安风华药业,国药准字H61020861,规格:5 mL∶0.1 g)混合液8 mL,观察10 min,患者出现面色潮红、瞳孔缩小、鼻塞、同侧下睑下垂等症状则提示阻滞成功。之后行全凭静脉麻醉,具体操作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麻醉前连接心电监护仪(STAR8000E,科曼)监测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水平。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8]评估患者拔管后1 h、拔管后6 h、拔管后12 h 时疼痛程度,总分为10 分,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多时点比较采用重复度量方差分析检验,两两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SBP、DBP、HR 水平比较

两组麻醉前SBP、DBP、H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手术结束时,两组SBP、DBP、HR 水平持续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SBP、DBP、HR 水平比较(n=4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SBP、DBP、HR 水平比较(n=41,)

注:1 mmHg=0.133 kPa。1)与麻醉前比较,P<0.05;2)与麻醉诱导后比较,P<0.05。

2.2 两组拔管后1 h、拔管后6 h、拔管12 h 疼痛程度比较

拔管后1 h、拔管后6 h 时,两组VAS 评分持续升高,拔管12 h 时两组VAS 评分降低,拔管后1 h、6 h、12 h 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拔管后1 h、拔管后6 h、拔管12 h VAS 评分比较 [n=41,n(%)]

3 讨论

胃癌根治术创伤较大,手术创伤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可对患者术中及术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故优化早期胃癌患者麻醉方案,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是临床研究重点。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临床常用麻醉方式,在多种大中型手术中应用广泛,主要利用肌松药物、镇静药物可使患者达到一定麻醉深度,且已有研究表明,该麻醉方式具有良好安全性及有效性[9]。但全凭静脉麻醉但仍可能存在镇痛不足情况,部分手术创伤较大的患者术后依然存在强烈疼痛,不利于术后机体功能恢复,需联合其他方法以提高镇痛效果。

腹壁切口神经刺激是导致胃癌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需联合局部神经阻滞以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而SGB 是临床常见的区域阻滞麻醉手段,将麻醉药物注射于目标神经丛、神经干周围以阻滞冲动传导,进而对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10]。由此,推测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或可提升早期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效果。

SBP、DBP、HR 是临床评估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异常变化,可提示循环波动明显[11]。本研究将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早期胃癌手术患者,结果显示,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手术结束时两组SBP、DBP、HR 水平持续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稳定早期胃癌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水平,减缓循环波动。星状神经节主要由C6-T1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成,利用麻醉药物阻断其节前、节后纤维传递,可阻断兴奋传递,调节血管舒张与收缩,维持血流平衡[12]。SGB 还可奋性迷走神经,抑制通往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氧消耗量;且其还可降低血清皮质醇水平,维持循环稳态及内环境,减轻应激反应,维持SBP、DBP、HR 稳定[13]。

早期胃癌手术患者苏醒后的疼痛感受可直接判断麻醉镇痛效果。本研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的胃癌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显示,拔管后1 h、拔管后6 h 时两组VAS 评分持续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其原因主要是SGB 可确保将麻醉药物注入横突与颈动脉下方,减缓药物代谢,发挥持久镇痛的作用[14]。同时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通过不同机制对患者产生麻醉作用,抑制胃癌手术患者疼痛介质释放,减轻患者疼痛感受,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15]。

综上所述,SGB 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在早期胃癌手术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维持术中血压及心率水平,减轻术后疼痛。

猜你喜欢
国药准字规格胃癌
更正声明
胃溃疡治疗药物的应用及进展分析
C龙
大权在握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老人夜尿多隐患大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
彻底撑握8大关键词 看懂规格买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