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的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研究*

2022-10-13 08:30
现代特殊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象限基础知识辅助

宋 健

(铜仁学院 教育学院 贵州 铜仁 554300)

一、问题提出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特殊教育教师亦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1]。2015年教育部出台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特殊教育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制作适合的教具、辅具和学习材料,支持学生有效学习……整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及辅助技术,支持学生的学习……运用恰当的沟通策略和辅助技术进行有效沟通,促进学生参与、互动与合作”[2]。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使残疾学生能够利用辅助技术更好地融入学校与社会。

辅助技术专业能力是指应用辅助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对辅助技术知识与方法的掌握、运用以及评价的总体水平,包括对辅助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使用辅助技术帮助残疾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辅助技术的认识、态度与责任感[3-4]。通过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搜索引擎,以“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素养”“专业能力”“知识”等为关键词进行交叉精准匹配搜索,仅获取相关文献5篇。其中,高亮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分析了特殊教育教师对于辅助技术专业能力建构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提供了支持策略[5]。肖菊英从要求标准、课程设置、实践模式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人才培养标准,为提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6]。同时,肖菊英等人以贵州省特殊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提供了建议[7]。除此5篇文献外,尚未见其他相关研究。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相关研究亟需加强。

重要度-实施度分析(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以下简称IPA)最早应用于经营学领域,目前在心理学、教育学(包括特殊教育学)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8]。IPA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各评价指标的重要度和实施度评价均值,以重要度为X轴,实施度为Y轴,将重要度和实施度的各维度平均值作为X-Y轴的分割点,将坐标平面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为第一象限——优势区、第二象限——控制优化区、第三象限——加强区、第四象限——优先改进区(如图1所示)。将IPA应用于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研究,不仅能够反映特殊教育教师对于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和实施度的认识,同时能够明确辅助技术需要改进的方面。其中,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第一象限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和实施度的认识都较高,且此象限为特殊教育教师最满意的部分,须继续保持现有状态;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第二象限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的认识较低而对实施度认识较高,需控制现有实施发展状态;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第三象限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和实施度的认识都较低,是需要发展改进的“机会区”,但发展改进的迫切程度小于第四象限;特殊教育教师对于第四象限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认识较高而对实施度认识较低,是四个象限中最急需且应重点改进的“修补区”。因此,本文采用IPA对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重要度与实施度现状,基于特殊教育教师对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的认识差距,明确需要改进的内容,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方法。

图1 IPA四象限示意图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在问卷发放前先与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及特殊教育教师取得联系,向其说明调查意图与情况,选取有辅助技术使用经验的特殊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并向其发放500份问卷,回收461份(92.2%)问卷,在剔除内容不实等52份无效问卷后最终确定409份(81.8%)有效问卷。研究对象的背景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特殊教育教师的背景信息

(二)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参考相关文献编制而成,选择20名有辅助技术使用经验的特殊教育教师填写问卷初稿,并进行访谈。结合问卷初稿的调查结果以及访谈意见修改研究工具,最终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专业发展、合作7个维度,共60个问题,每个问题均从重要度和实施度两方面展开调查。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记分。其中,重要度从“1-非常不重要”到“5-非常重要”,实施度从“1-完全不是这样”到“5-完全是这样”。教师得分越高,表明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重要度和实施度水平越高。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8,重要度及实施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均为0.96,详见表2。

表2 研究工具的基本信息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25.0进行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的差异

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差异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的差异

由表3可知,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重要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3.66±0.71),7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教学设计、学习环境、评价、教学策略、合作、专业发展、基础知识。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实施度处于中等水平(M=3.03±0.72),7个维度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合作、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专业发展、教学策略、基础知识。同时,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重要度与实施度在总分(p<0.001)及7个维度(p<0.001)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均表现为重要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度。

(二)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的差异状态分析

根据X轴(重要度)均值(M=3.66)和Y轴(实施度)均值(M=3.03)相互交叉垂直形成图2。

注:a基础知识,b教学策略,c学习环境,d教学设计,e评价,f专业发展,g合作。图2 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差异状态分析

由图2可知,第一象限——优势区(高重要度、高实施度)有c学习环境、d教学设计、e评价、g合作4个维度,表明特殊教育教师认为技术专业能力中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合作4个维度非常重要,且实施度也非常高,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在这4个维度的发展上保持现有状态即可;第三象限——加强区(低重要度、低实施度)有a基础知识、f专业发展2个维度,表明特殊教育教师认为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中基础知识、专业发展不是非常重要,且实施度也不是很高,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发展改进这2个维度;第四象限——优先改进区(高重要度、低实施度)中有b教学策略1个维度,表明特殊教育教师认为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中教学策略非常重要,但是实施度非常低,这就要求特殊教育教师急需并重点改进在教学策略上的表现;第二象限——控制优化区(低重要度、高实施度)没有维度分布。

四、分析与讨论

(一)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无论在总分还是7个维度上的得分,其重要度水平均显著高于实施度水平。该研究结果与韩国对盲校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研究结论一致[9]。这意味着特殊教育教师对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重要性有着较高的认识,但在实施层面的得分相对较低。究其原因,在于特殊教育教师具备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较低[10],也未能熟练掌握辅助技术的使用方法[11-12]。现实中,特殊教育教师已经认识到自身辅助技术专业能力较为薄弱的现实,认为有必要参加相关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辅助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方法[13-14]。

(二)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重要度与实施度的差异状态分析

IPA结果显示,第一象限(优势区)中有4个维度,分别是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和合作;第三象限(加强区)中有2个维度,分别是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第四象限(优先改进区)中有1个维度,是教学策略。

第一,特殊教育教师认为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中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合作4个维度非常重要,且实施度也非常高。在学习环境方面,有研究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缺乏在不同学习环境中有效实施辅助技术的能力[15],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不一致。这是因为本研究的对象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主,且要求具备一定的辅助技术使用经验。他们能够根据残疾学生的课堂学习环境,熟练掌握课堂内辅助技术装置的使用,了解将辅助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相关策略,从而使残疾学生能够在各种环境下使用辅助技术提升自身技能[16]。在融合教育环境下,受制于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普通班和特殊班的教师在使用辅助技术时均会遇到一些困难,难以满足残疾学生运用辅助技术的需求[17]。在教学设计方面,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能够将辅助技术很好地融入教学设计中[18],该研究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辅助技术教学设计包括辅助技术的运用方法、评估学生运用辅助技术后的进步程度等。特殊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够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将辅助技术的内容融入教学设计中[19]。在评价方面,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经辅助技术的评价,能够分析出辅助技术装置或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或策略[20]。特别是特殊教育教师能够根据残疾学生的年龄、残疾类型以及所在班级等情况评估残疾学生使用辅助技术装置后的效果或存在的问题,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似。在合作方面,研究表明,特殊教育教师在使用辅助技术时都曾有过与校内或校外相关人员和机构合作的经验[21],这与本研究中“特殊教育教师对辅助技术合作维度的重要度与实施度认识都很高”的结论相似。特殊教育教师将与人力资源和机构的合作作为支持残疾学生运用辅助技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为了给残疾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特殊教育教师、家庭、学校、社区以及辅助技术专家必须进行有效合作[22]。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认为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中基础知识、专业发展2个维度的重要度和实施度都不是很高。在基础知识方面,有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非常缺乏辅助技术的基础知识[23],该研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对盲校教师的研究结果表明,51%的教师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教授学生使用辅助技术;62%的教师认为自己在使用辅助技术方面处于新手或学徒水平[24]。因此,为充分满足残疾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支持,特殊教育教师必须熟悉辅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与辅助技术有关的通用设计知识、职业教育知识、购买辅助技术装置时的法律和政策知识等。在专业发展方面,特殊教育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辅助技术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专业发展包括通过辅助技术为学生提供家庭支持、参与专业性拓展活动、访问辅助技术相关期刊及网站、评价残疾学生对辅助技术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25]。本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在辅助技术专业发展方面的能力不足,亟需改进。

第三,特殊教育教师认为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中教学策略维度非常重要,但是实施度非常低。该研究结果与对韩国和美国盲校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差异研究的结果相似[26]。究其原因,在于特殊教育教师需要掌握的辅助技术知识和技能较多,且辅助技术的种类繁多,特殊教育教师教授的学生也多,导致教师在辅助技术教学策略的运用上存在困难[27]。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在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的过程中,极少会涉及有关辅助技术的内容[28],这也是导致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教学策略运用能力较低的原因。因此,为提升特殊教育教师运用辅助技术教学策略的能力,需要培养其辅助技术课程、教学以及学习资料的收集和修改等方面的能力。此外,还需要特殊教育教师掌握使用辅助技术过程中解决突发性问题和进行教学设计的策略。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中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专业发展、合作7个维度的重要度水平均高于实施度水平。基于IPA分析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发现,第一象限(优势区)中有4个维度,分别是学习环境、教学设计、评价和合作;第三象限(加强区)中有2个维度,分别是基础知识和专业发展;第四象限(优先改进区)中有1个维度,是教学策略。

(二)建议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仅通过调查问卷法分析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还远远不够,今后可以采用访谈法来深入挖掘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的专业能力,丰富研究结果。在数据处理方面,通过IPA状况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的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可以基于人口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变量来分析影响特殊教育教师辅助技术专业能力的因素。

猜你喜欢
象限基础知识辅助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三角函数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