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

2022-10-14 12:52李汉超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肺泡通气容量

李汉超

广东省汕尾市彭湃纪念医院 新生儿科(广东 汕尾 516400)

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新生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危急重症,患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可导致肺泡萎陷,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增加NRDS患儿肺顺应性,减少吸气阻力,使得肺泡容量能够保持稳定,在结合机械通气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2]。但是,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可以损伤患儿肺部,引起氧中毒的发生率也较高。容量目标通气(VG)是新型的机械通气模式,可以满足患者肺通气量,还可以自动调节压力,以免在通气过程中造成肺损伤[3]。本研究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容量目标通气对NRDS患儿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NRDS患儿,共计90例,均为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治疗组各有45例。所有患儿均符合第5版《实用新生儿科学》中NRDS的相关诊断标准,出生时间在12h及以下、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先天性疾病、分娩过程中窒息史、合并呼吸系统其他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对照组中有男、女各27例、18例,胎龄30~36(32.73±2.59)周;平均体重(1.38±0.24)kg。治疗组中有男、女各24例、21例,胎龄29~36(32.48±2.74)周,平均体重(1.24±0.22)kg。两组基本资料之间经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吸氧、保暖、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并在无菌条件下气管插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首次用量为200mg/kg;12~24h后,若患儿病情缓解不理想,可继续应用100mg/kg。对照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采用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或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吸气时间0.35~0.55s,呼吸频率25~45次/min,吸气峰压15~30cm H2O,呼吸末正压5~6cm H2O,FiO2 30%~60%。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容量目标通气治疗,呼吸机模式为A/C+VG,吸入氧浓度30%~80%、潮气量为每公斤体重4~6mL、最高压力30cm H2O、呼吸频率为每分钟40~50次,呼气末正压5cm H2O。在治疗期间,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及时调整上述参数。两组患儿均治疗7天。

1.3 疗效评价

(1)治疗效果。显效为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恢复正常;缓解为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有所改善;无效为患儿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未见改善,或是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缓解率。

(2)血气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PaCO2)、氧合指数(OI)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3)治疗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的两组之间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 VS 75.56%,P<0.05)。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的两组之间比较 [例(%)]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PaO2、SpO2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aCO2和OI值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和OI值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89% VS 2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NRDS也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于生后4~12h内的新生儿,患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发白或发绀等,病情严重患儿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病死率高。多数学者认为,由于新生儿肺尚未发育完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甚至尚未分泌,肺表面张力难以有效缩小,降低了肺顺应性,导致肺泡难以充分膨胀;加上新生儿呼吸肌产生的呼吸力量较小,从而出现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的发生[4]。

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增加新生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数量,从而降低肺表面张力,肺顺应性、肺氧合情况得到改善,在低肺容量的状态下可以维持肺泡组织的稳定,具有抗萎陷、润滑的作用[5]。由于新生儿呼吸力量薄弱,因而单纯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效果欠佳,临床一般联合呼吸支持方式治疗。传统压力通气模式可以增加NRDS患儿肺泡通气量,从而有效提高SpO2,但是,随着通气时间的不断延长,加大了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风险,甚至导致肺泡通气量发生转折性下降[6]。容量目标通气是可以对通气控制智能优化,从而有效控制通气容量,减少过度通气对肺脏造成的损伤[7]。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根据NRDS患儿的病情,设置适宜潮气量,并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调整参数,取得满意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明显,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取得的治疗效果确切;提示联合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于容量目标通气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血气指标,安全性高,促进患儿尽快康复,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联合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与容量目标通气可以显著改善NRDS患儿通气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取得的治疗效果满意。

猜你喜欢
肺泡通气容量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护理分析
刺激肺部细胞
水瓶的容量
小桶装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
鼹鼠牌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