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10-14 12:54孙益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干扰素雾化患儿

孙益

南充市中心医院 儿科(四川 南充 637000)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该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造成,患儿患病期间多见咳嗽、鼻塞症状,疾病发生进展后可导致持续性高热症状及呼吸困难症状发生,进而诱发其他风险较高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多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合理应用可较好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快其病情恢复[1]。但有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在常规用药治疗后病情改善效果较差,且长期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风险也相应增加,故可以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在满足患儿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2]。α1b干扰素是近年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常见药物,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用药可降低患儿不良反应风险,临床用药价值较好[3],故本研究主要就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常规用药治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进行细致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组。观察组37例男女比例20∶17;年龄1~7岁,平均(3.92±0.45)岁;发热时间(27.11±3.03)h。对照组37例男女比例19∶18;年龄2~8岁,平均(3.97±0.42)岁;发热时间(26.84±2.96)h。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儿科学》[4]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2)患儿年龄<12岁,入院后具有咳嗽、高热或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症状;(3)患儿家属均知晓本研究目的且同意参与;(4)患儿意识清晰,可配合完成各项研究调查。

排除标准:(1)并发其他严重感染性疾病者;(2)因其他疾病诱发免疫功能障碍者;(3)并发其他危重疾病需立即治疗者;(4)对组内所用治疗药物存在禁忌证者;(5)病历资料丢失导致后续研究难以开展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规格:2mL∶1mg)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规格:2.5mL∶5mg)雾化治疗,布地奈德取药2mg,沙丁胺醇20kg以下2.5mg,20kg以上5mg,使用氧气雾化吸入,每次治疗时间15min;针对存在高热的患儿加用布洛芬混悬液(规格:30mL)口服治疗,1~3岁小儿,体重10~15公斤,一次口服4mL;4~6岁小儿,体重16~21公斤,一次口服5mL;7~9岁小儿,体重22~27公斤,一次口服8mL;10~12岁小儿,体重28~32公斤,一次口服10mL。本组患儿连续用药7天。观察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规格:20μg/支)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取2μg/kg α1b干扰素与2mL生理盐水稀释,最大剂量20ug,设定雾化吸入流量6L/min,每天用药治疗2次,单次治疗时间为15min,本组患儿连续治疗1周。两组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改变情况,出现异常征象或反应时及时处理。

1.4 观察项目

(1)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统计两组症状消失的时间、体征消失的时间、影像学好转的时间。

(2)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

(3)比较两组患儿经组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症状消失的时间、体征消失的时间、影像学好转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用药后恢复效果比较天)

2.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CD3+、CD4+以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儿用药风险性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81%,高于对照组的8.11%,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该病多发于儿童群体,疾病发生风险呈逐年升高趋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在患病期间病情进展迅速,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若未经及时有效治疗,其生命安全也可能受到较大程度威胁。目前临床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结合患儿病症类型对其进行相应治疗,合理的对症治疗用药后诸多患儿临床症状均可有效改善,但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在症状短期消退后病情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6-7],故针对此类患儿还需制定其他更为有效的用药方案,最终加快其病情恢复,改善其预后结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雾化治疗模式成为治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故本研究主要分析了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配合常规对症治疗的效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征象消失时间均对照组(P<0.05),表明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模式的应用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情的恢复时间。本研究所采用的α1b干扰素本质上是一类低分子蛋白质,其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主要药用机制是与特定受体结合并诱导多类型抗病毒蛋白的生成,进而对病毒的自我复制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8],此外该药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维持机体免疫的稳定性,进而实现患儿病情的显著缓解。将α1b干扰素以雾化吸入的方式用药治疗,可促使药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机体迅速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增加肺部干扰素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雾化吸入的方式用药方便,易于操作,患儿依从性较好[9],综合治疗效果也明显提升。

呼吸道合胞病毒本身属于一类RNA病毒,其在患儿机体内的持续性复制会不断杀死免疫细胞,进而损伤患儿免疫功能,因而药物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杀死呼吸道合胞病毒进而为免疫功能的自我修复创造有利环境[10]。本研究中观察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对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自我修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虽对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但本研究所采用2种治疗药物本身对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患儿经治疗后病毒转阴率较低,故短期症状缓解后仍旧存在一定的病情复发风险[11]。既往有研究曾提出,α1b干扰素用药治疗后患儿外源性干扰素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免疫功能在该过程中可得到有效调节[12];除此之外,α1b干扰素还对病毒的复制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通过强化吞噬细胞功能来达到杀灭病毒的目的,经该药物治疗后患儿机体内呼吸道合胞病毒转阴率较高,其免疫功能损伤程度降低,在后续持续性治疗中恢复效果更好。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用药治疗后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即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表明α1b干扰素的规范用药并不会增加患儿治疗风险。单一药物的长期使用均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通过实施联合用药的方式可实现治疗周期的缩短,且治疗效果也得以满足,本研究中通过增加α1b干扰素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性,此外α1b干扰素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用药还能降低用药剂量,故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风险也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针对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实施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患儿经合理用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免疫功能也得到较好的调整,α1b干扰素的加用并不会增加患儿不良反应风险,可考虑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干扰素雾化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