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及对其血糖控制水平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2-10-14 12:54张海亮王雷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格列美降糖药空腹

张海亮,王雷

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 肾内科(天津 300300)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1],若血糖不积极控制会诱发各种并发症;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为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本文研究中以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上述两种降糖药物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8年4月—2020年8月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2.34±16.28)岁,糖尿病病程3~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38±1.47)年。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3.16±16.39)岁,糖尿病病程2~9年,平均糖尿病病程(5.43±1.52)年。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无差异。

1.2 入选标准

(1)糖尿病病程<10年。(2)自愿参加试验,愿意随访者。(3)非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排除标准

(1)1型糖尿病者。(2)因糖尿病伴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在使用吡格列酮与格列美脲中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相同饮食治疗和运动方案。

对照组降糖药物方案为格列美脲片(规格:2mg×30片)起始剂量,每天2mg,饭前或饭后服用。

研究组降糖药物方案为格列美脲片联合吡格列酮片。格列美脲治疗方案同对照组,吡格列酮片(规格:15mg,片剂)起始剂量,每天15~30mg,饭前或饭后服用。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生理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空腹胰岛素水平,临床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1)生理指标及血糖相关指标.通过测定患者体重及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2)治疗疗效。显效:在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结束后,糖尿病症状改善明显,血糖恢复正常;有效:在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结束后,病人的临床表现比治疗前改善明显,血糖水平比治疗前下降超过30%,糖化血红蛋白下降超过20%;无效:病人治疗后的临床表现无变化,血糖没有达到标准值。

1.6 统计学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血糖相关指标对比

通过对比两组BMI、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三项指标水平均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血糖相关指标对比

2.2 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空腹胰岛素水平

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发现治疗8周时空腹胰岛素水平最低,治疗前最高,三个时间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空腹胰岛素水平

2.3 两组治疗疗效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疗效分别为98%、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差异(x2=5.347,P=0.001<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疗效

2.4 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研究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结束后,有1例发生腹泻,1例恶心,对照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结束后,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x2=0.324,P>0.05)。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组BMI、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指标,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三项指标水平均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可以看出研究组降糖药物方案在控制血糖水平及改善体重上优于对照组。这与格列美脲与吡格列酮的药理学作用密切相关[2-4]。格列美脲作为胰岛素促分泌药,其主要通过结合胰腺β-细胞表面磺酰脲受体,加快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吡格列酮作为胰岛素增敏药,能够提高胰岛素抵抗病人自身对于胰岛素的敏感度,提高胰岛素依赖的血糖代谢,保持血糖稳定,持续状下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5]。

同时,研究中还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发现治疗8周时空腹胰岛素水平最低,治疗前最高,三个时间段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这说明格列美脲联合吡格列酮的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胰岛素水平有较好的作用。相关研究[6-9]指出格列美脲联用吡格列酮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的游离脂肪酸水平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本研究中还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疗效分别为98%、8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这说明研究组治疗方案疗效优于对照组。

药物的安全性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发现研究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结束后,有1例发生腹泻,1例恶心,对照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结束后,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两组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这说明研究组降糖方案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此外还有研究报道格列美脲使用后会造成血液和淋巴系统絮乱。吡格列酮在服用中,需要注意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根据文献报道低血糖发生率约为2%[10]。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吡格列酮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药物服用安全性好。

猜你喜欢
格列美降糖药空腹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时机
空腹喝水
空腹
格列美脲片致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