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服用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与针灸配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2-10-14 12:52罗艳芳郑衍庆罗捷玲何伟婷
黑龙江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异位症证候内膜

罗艳芳,郑衍庆,罗捷玲,何伟婷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1.妇科;2.治未病科(广东 佛山 528100)

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种类较多,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为其中之一,月经异常、不孕、痛经等为此疾病的常见症状,负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有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方案、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决定着临床疗效的优劣[2]。所以,我院为探求疗效较佳的治疗方法展开如下研究,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于我院妇科门诊科室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90例参与研究,讨论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配合针灸治疗方案应用于该疾病患者时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90例门诊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选择时段即2019年1月—12月,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均分成对比组(45例)及分析组(45例)。对比组:最大、最小年龄即39岁和24岁,均值(30.32±1.13)岁,最长、最短病程即3年和半年,均值(2.21±0.35)年;分析组:最大及最小年龄即37岁和26岁,均值(30.52±1.08)岁,最长及最短病程为3.5年和7个月,均值(2.32±0.46)年。两组资料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值>0.05),可以实施比较实验。

入选要求:通过临床腹腔镜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并伴有痛经症状者;赞成并自愿加入此次实验研究者;一般资料无缺失者;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之后给予批准者。

筛除要求:合并精神方面疾病者;伴有其他类型妇科病症者;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存在功能不全者;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沟通能力异常者;依从性较差者;不支持此次实验研究,或者途中明确表示退出者。

1.2 方法

对比组:给予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疗法,所选药物即含有当归、五灵脂、蒲黄、赤芍、延胡索、没药、小茴香、川芎、肉桂、炮姜等药材的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服用方法:1剂/天,2次/天,温开水冲服,用药时间:月经开始5天前,连续7天用药,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分析组:给予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配合针灸疗法,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治疗方法与对比组相同;针灸治疗期间,患者持仰卧体位,所选穴位: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子宫、气海、神阙、关元等,若患者为实证,需添加穴位太冲,若为虚证则添加穴位太溪,经期时需添加双侧阴陵泉、合谷穴,对所选穴位实施消毒操作,神阙穴位不实施此操作,而后对实证患者使用平泻手法,对虚证患者使用平补手法,出现得气之后,给予30min留针处置,针灸时间:月经开始5天前,1次/天,连续5天针灸之后停止2天,神阙穴还需实施艾条灸疗法,每次10min,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即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分别是视觉模拟疼痛(VAS)量表、生活质量(SF-36)量表、调查问卷,各项评分范围即0分~10分、0分~100分、0分~100分,评分较高时,疼痛程度较剧烈,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较优异。(2)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以《中药新药治疗指导原则》为参考,对患者治疗后的畏寒、腰骶痛、腹痛等证候进行评估,各证候以严重程度分为4级,即重度(6分)、中度(4分)、轻度(2分)、无证候(0分);分值高,表示证候严重。(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指标即显著、好转、无进展。显著:痛经病症完全消失;好转:痛经病症明显减轻;无进展:痛经病症无变化,或者疼痛程度加剧;总疗效为显著疗效与好转疗效之和。统计治疗期间出现皮肤瘙痒、阴道出血、盗汗的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皮肤瘙痒+阴道出血+盗汗)/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治疗之前无显著差异(P值>0.05),治疗之后,分析组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值<0.05);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分析组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值<0.05)。如表1内容所示。

表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

2.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之后,对比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分析组(P值<0.05)。如表2内容所示。

表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临床总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分析组均较对比组优异(P值<0.05)。如表3内容所示。

表3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n)%]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于传统中医理论中被归类为月经不调、痛经、癥瘕、不孕等范围,以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疾病的发生与机体受到寒邪侵袭、气滞肝郁、脾胃虚弱、气血有失等存在紧密联系[3]。故而,中医诊治此疾病时以祛邪扶正、补肾疏肝、调理气血为主要治疗方向。

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中含有多种中药材,其中小茴香、桂枝可以发挥散寒温经、通络止痛效果,且可以入下焦;川芎、当归、赤芍联用后具备养血活血作用;五灵脂、没药、蒲黄可用于化瘀止痛;以上诸药联合使用时还能够发挥止痛通络、散寒温经、养血活血、调理气机的效果[4]。针灸疗法是对相应穴位实施针刺,可以对皮质及其下边缘功能形成刺激,从而发挥减轻疼痛的功效。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同时使用少腹逐瘀汤中药颗粒、针灸疗法之后,患者的痛经症状显著好转,病情亦有良好改善;针刺足三里穴位,能够发挥调理脾胃效果,针刺三阴交穴位时,可以缓解气血的瘀堵之症;针刺子宫穴位时,可以发挥理气调经功效;再针刺气海穴、关元穴,并依据病情实施相应灸法后,能够起到理气活血、畅通经络、散寒温经的功效[5]。实验数据显示,分析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比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比组,临床疗效高于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值<0.05)。所以,运用此配合方案后,患者的痛经病情得到显著缓解,疗效优异,安全性较高,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是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治疗方案[6]。

综上所述,门诊医师接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后,可以为患者提供少腹逐瘀汤药物,并配合针灸理疗措施,能够促进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异位症证候内膜
体外高频热疗仪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怎样引起的?
B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病吗
常跷二郎腿,易患子宫异位症
针对肝郁化热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研究
炮制对于中药药性改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