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底线矢量模型下的物流业绩效评价研究
——以顺丰公司为例

2022-10-17 09:36邓旭东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顺丰维度物流

□ 邓旭东,刘 沛

(武汉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引言

后疫情时代,消费线上化趋势加速,伴随消费结构升级转型、网络零售市场的快速发展及物联网的全面覆盖,我国2021年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3.4%,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占GDP比重14.6%1。物流业的发展方式及发展质量将会在国家经济增长和战略决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从宏观上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微观上促进企业提升经营质量的评价体系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也能提升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研究物流的文献来看,国外物流业研究起步较早且物流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也较多,国内物流绩效研究更侧重于方法优化。大多学者对绩效的评价逐步由财务指标转移到综合指标,从静态评价转化到动态评价,评价方法一般以平衡记分卡、经济增加值法、熵权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为主。Elkington[1]于1998年首次提出“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对绩效进行权衡,后被国内学者广泛应用,温素彬[2]将三重绩效与几何模型结合建立企业动态评价模型;韩春伟[3]将该方法进行改良,提供了一种简明的矢量模型分析方法,更利于微观企业实践研究;王昕怡[4]将层次分析法与三重底线原则相结合,选取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建立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Prama Irfani等[5]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执行多重角色的公司提出了一种改良后的PMS模型,以揭示冲突业绩指标之间动态关系机制;刘佳、王雅楠[5]基于动态平衡计分卡理论,提出了应用动态平衡计分卡的具体实施步骤,并通过对一家具体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应证了其有效性与实用性;谢圣玉,韩旭超[6]采用功效系数法,对财务指标进行平滑处理,优化了物流动态绩效考核体系,但该体系也存在过度侧重财务指标的缺陷。

基于以上研究,为体现可持续物流(Sustainable Logistics)概念,本文选取三重底线矢量模型方法,通过熵值法确定各维度下的指标权重,将评分运用矢量模型进行综合评价。该模型不仅克服了指标选取主观化的缺点,也充分利用空间模型对绩效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和动态测算,能对企业做出有效的绩效评价。

3 三重底线矢量模型构建

3.1 三重底线下物流业指标选择

“三重底线”原则要求将企业绩效目标层X化分为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经济维度可细分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环境维度可细分为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环保管理;社会维度可细分为员工发展、客户反馈和责任投入,指标体系表见表1。

表1 物流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表

由于物流行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的不同位置设置具体的三级指标,例如大宗物资物流就应在污染排放中考虑,责任投入中考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以零售业为主的速递行业在盈利能力中要侧重于单票业务和单票价格的增减变动。所以具体的指标设定还应遵循经济性和客观性原则,依据行业细分下的企业特征进行详细设定。

3.2 熵值法理论模型

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往往借助于 Excel 或者 Matlab 等工具,可将指标体系看作一个m×n的矩阵,各指标原始数值记为Xij(i= 1,2,… ,m;j=1,2,…,n),其中i代表行数,j代表列数,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①数据标准化。

(1)

(2)

式中,Yij表示第i年第j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数值;min{X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小值;max{Xj}表示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大值。

因为其中的0值无法求对数,需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平移。数据平移的公式如下:

(3)

式中,α>0,且为减少数据平移对结果的影响,α选择大于0且接近0的常数。

②确定各指标信息熵。

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第i年第j个评价指标的比重为Hj,公式如下:

(4)

(5)

式中,m表示评价年份,并且假定,当Pij=0时,PijlnPij=0。

③在熵的基础上,第j个评价指标的熵权被定义为

(6)

式中,n表示指标数。

3.3 矢量分析模型

图1 三重绩效矢量分析图

(7)

式中,F/E/S表示综合指数法评价下各维度分值;ω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值;Yj为数据标准化值;m为年份,n为指标数。计算得到一级指标评分,即图1中的点P(F,E,S)。

②求解三重绩效矢量和。根据三维矢量分析,矢量和即可以体现企业的基本整体绩效,函数式表示:

(8)

③矢量空间中的静态评价模型。在矢量模型中可通过不同绩效与基本整体绩效之间的夹角θ1、θ2、θ3来判断企业是否符合均衡发展要求。由此通过静态协调度T测算静态综合绩效TP。T越大表示静态协调度越高,TP越大表示静态综合绩效越好。公式如下:

(9)

(10)

④矢量空间中的动态评价模型。为衡量三重绩效有序动态发展程度,引入动态协调度DH,该指标越大,表示三重绩效动态协调程度越高。最终计算出动态综合绩效SP,该指标越大,表示三重绩效动态综合绩效越好。

(11)

(12)

4 顺丰公司实证分析

4.1 公司简介及数据来源

顺丰公司于2017年上市,第一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披露数据较少,自2019年开始形成数据化责任报告,2020及2021年开始对ESG指标进行披露,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本文选用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学会报告和巨潮资讯网,另有部分数据是查询公司年度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以及审计报告所得。顺丰公司2019-2021年的报告均由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意见类型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4.2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基于表1的物流绩效指标,结合顺丰公司经营情况,本文选取31个三级指标,利用熵值法即公式(1)至(6)处理原始数据,得到顺丰公司各级指标赋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顺丰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表

由表2数据可知,流动比率C6、员工培训投入额C24、资本保值率C14、海外业务收入增长率C12、科技投入总金额C30在31个指标中排名前5。分析影响流动比率C6的因素可以发现,业务量的增长率、投资、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对公司经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偿债能力。物流企业归根结底还是运输服务业,顺丰也存在人力资源依赖度大的问题,员工的专业知识素养、对客户的服务态度以及对新业务的学习接纳能力都影响到企业发展,加大员工培训投入C24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资本保值率C14考虑了经营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对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有着重要影响。海外业务收入增长率C12权重较高也是公司逐步从人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度的特征,结合科技投入额C30的权重可见,将可能出现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情况。

4.3 顺丰综合绩效评价

为将企业绩效结果引入矢量模型,需先对三个维度的绩效进行评分,运用公式(7)层层处理数据,最终得到一级指标绩效评分,见表3。

表3 顺丰公司各年一级指标评分表

已有研究文献大多将顺丰公司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简单结合或把各维度评分简单相加进行分析,如表3中的总得分体现出顺丰公司2020年绩效优于2021年和2019年,然而这忽视了三重绩效之间的连贯性、协调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本文将评分结果引入矢量模型,运用公式(8)-(12)对三个维度的绩效进行综合评分,评分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顺丰公司的整体基本绩效P在2020年表现最优,而静态综合绩效TP、动态综合绩效SP均在2021年最优。从静态协调度来看,顺丰由2019年侧重于经济绩效逐步转变为2021年三重绩效均衡发展,可见静态发展协调度逐年提升为静态综合绩效逐年提升做足铺垫。动态协调度2020年优于2021年,这是由于2020年顺丰在经济方面,公司业务量高速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益凸显;在社会责任披露上提高重视程度,加大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各项量化数据披露;环境指标更为全面细化,将港澳地区、部分海外地区也纳入评估范围,对企业绩效优化有着决定性影响,2021年顺丰可持续发展报告沿用2020年度的形式与指标,并加大环保投入,出台《顺丰控股碳目标白皮书2021》,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承担社会责任,虽动态协调度降低,但依旧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评价结果达到三年来最优水平。

表4 顺丰公司各年综合评分表

2021年,顺丰仅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3亿元,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同比下滑41.7%。全年业务量同比增长率较2020年大幅降低,且毛利率水平较去年下降4.13%。为何运用三重绩效矢量模型评价会出现绩效最优的情况?

通过查阅顺丰2021年年度报表可以发现,公司总资产规模达2099亿,较上年末增长88.8%;公司年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493.51%,完成A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0亿元,降低了公司资产负债率,并满足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收购嘉里物流51.5%的股权,境外资产占公司净资产的比重为24.70%。在国内物流价格战激烈而国际物流市场空间充足的背景下,顺丰的经营方向为致力于扩大市场份额,打造长期核心竞争力,完成对各多元物流赛道的前瞻布局。投入短期内会有成本压力,造成短期经济绩效下滑,但伴随着新业务板块扩张、业务量逐步增长、网络规模扩大,规模效益将越来越显著。结合2021年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顺丰并举环保与科技,提出在2030年以前将自身碳效率提升55%,每个快件包裹的碳足迹降低70%的减碳目标。2021年12月29日,鄂州花湖机场已成功开启校飞,并于2022年3月19日完成实地验证试飞,2030年,预计机场年度货邮吞吐量超330万吨,客流量达150万人次,未来顺丰将逐渐释放和显现经济增长活力。

5 建议及对策

5.1 外汇风险控制

随着顺丰公司海外业务规模的扩张,营业收入受外汇波动影响较大。由于国际金融环境不稳定,外汇波动时有发生,公司的外币资产、外币负债以及未来的外币交易均将面临汇率波动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或报表带来一定的影响。

公司应完善外汇风险管理制度,通过集中管理、净额结算、自然对冲等形式提前规避风险,并辅以违约风险低的外汇套期保值业务降低利率风险;同时应谨慎选择交易对象,在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下,尽量与境内外大型商业银行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此外公司应建立风险防范预警体系,聘请专业顾问加以监督管理,加强对汇率、利率的研究分析,积极跟进国际形式及市场变化,将汇率波动风险降至最低。

5.2 信息系统风险控制

基于大规模的快递业务量,顺丰全面融通速运网络、快运网络、仓储网络及加盟网络,应用了多项信息技术实现了四网融通。大数据背景下,公司面临专业技术种类繁多、数据更新迭代迅速的网络环境,这可能带来一系列信息系统风险。

加大安全投入,健全并完善信息安全管控机制,一方面,要优化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加强维护用户隐私管理体系,按照信息安全方针和信息保护策略,在各个环节执行落实信息安全与保护,并与时俱进完善各项信息安全流程制度;另一方面,公司应积极配合发改委、国家邮政总局、各级公安部门,营造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加大打击黑产、炒信等行为的力度。

5.3 环境责任风险控制

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导向背景下,我国后续会加大节能减排的政策落实,这可能会对快递行业的运输网络和服务模式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公司实行减量包装、绿色包装、循环包装,带来的环保投入和研发投入可能在短期内会增加节能减排相关费用支出,如果投入与产出不能达到预期效率,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顺丰公司应积极履环保责任、社会责任,主动披露ESG相关指标,提升品牌形象,并结合外部环境、政策变化,敏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行业方向,实施前瞻性布局和调整;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力量,调整用能结构,升级运输及业务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变革。

注释:

1 数据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猜你喜欢
顺丰维度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顺丰处境尴尬
“顺丰”快递的成功之道
人生三维度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