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参与、处处可慈善”
——2022年普陀慈善周活动 正式开启

2022-10-21 02:01豆子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
至爱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普陀普陀区慈善

文|豆子 图|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

《上海市慈善条例》规定,每年9月5日“中华慈善日”所在周为“上海慈善周”。为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精神、落实《上海市慈善条例》规定,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精神,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支持、参与慈善事业,普陀区民政局特举办“靠谱慈善行 助力同心圆”活动。以云平台分享的形式,组织普陀区社会组织、慈善机构通过直播向社会各界分享自己的慈善故事,展现自己的公益风采。

9月5日下午,“靠谱慈善行 助力同心圆”2022年普陀慈善周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与往常不同,此次普陀慈善周启动仪式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同步向社会公众开放,线上近300名观众通过直播共同参与活动,聆听普陀区各个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分享的慈善故事,见证普陀公益慈善事业的风采。

活动当日,普陀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丁磊敏,四级调研员盛煜旻出席活动,同来自企业、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等各界嘉宾一同开启慈善周。丁磊敏对一直为普陀公益慈善事业贡献力量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能共同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精神,营造“人人可参与、处处可慈善”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人民城市汇聚不竭动力,不断促进普陀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随着各方代表共同按下活动启动键,“靠谱慈善行 助力同心圆”2022年普陀慈善周活动正式启动。

在活动现场,有上海睿年交响乐团带来的美妙音乐,而在直播间中,各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充分发挥机构特色与专长,为观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视听体验。在上海普陀南乔点茶文化促进中心的古琴声声中,感受到点茶技法的沉静;在上海普陀区英林心公益发展中心的视听演绎中,了解闽南文化的多元;在上海越韵宜川青年越剧团唐敏团长的婉转唱腔中,感受戏曲表演的灵秀。通过丰富的线上展示活动,社会公众以更直观的方式了解并走近公益慈善组织,感受普陀区公益慈善事业向上向善的氛围与蓬勃的活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社会组织的大力弘扬也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直播间内,优秀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代表——上海市普陀纳样美收纳研究院、上海乐扬红树林慈善公益中心的负责人介绍了机构的特色项目,讲述了自己的公益初心和理念,并鼓励社会公众踊跃加入慈善行动。

同时,为联动2022年“上海慈善周”慈善爱心回馈活动,现场开展了慈善物资限时专送活动,为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提供慈善爱心回馈,共同筑起“慈善彩虹桥”,让慈善大爱走进千家万户。

在接下来的“上海慈善周”中,为了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精神,普陀区集中宣传展示了已经开展的公益项目,并陆续举办了“汇聚慈善力量、助力共同富裕”圆桌沙龙、“善行‘长’相伴,‘寿’护公益梦”普陀慈善周之长寿篇、“TOP善行 筑梦公益”普陀慈善周之桃浦篇、“安全善行——社会组织参与网络安全宣传”等活动,线上直播点击量超2万人次,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非遗扶贫帮困”项目——让竹的精神助力人生新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自古因其笔直向上、坚韧顽强被世人所歌颂。曾经,竹簸箕、竹刷、竹篮都是百姓家中趁手的常用工具。现代社会,竹编制品被塑料、不锈钢等工业制品取代,2008年,竹编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普陀区代表处(以下简称“普陀区代表处”)委托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发起“非遗扶贫帮困”项目,以非遗竹编技艺为抓手,教会低收入群体一门居家增收的技能,更用竹的精神和品质鼓舞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昂扬姿态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挑战。

“普”心守护你,慈善关爱零距离

2021年,普陀区代表处委托上海乐助乐龄为老服务中心开展“普心守护”公益项目。对接特殊困难群体对政策覆盖之外的帮扶需求,通过公益慈善和社会力量的介入,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救助需求。

“普心守护”项目通过帮扶三步走的形式精准调查摸底,对普陀区10个街镇近300个居委约2000名救助对象进行了上门走访、精准评估、对象精筛,最终确定了300余户困难对象作为项目的受众,这些对象包括孤寡老人、困难儿童、残障人士等特困群体。上海疫情期间,考虑到困难家庭抗压能力弱于一般家庭,“普心守护”团队迎难而上,跟踪了解对象的急迫需求,尽可能给予帮助,并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正能量,给困难群体加油打气。

爱“星”融合计划,让爱点亮“星星孩子”的天空

自闭症患儿仿佛住在孤独星球,只闪烁在自己的世界,家庭和孩子都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而正向的干预康复是这些特殊孩子的唯一出路。康复所需花费巨大,对困难家庭无疑雪上加霜。为了帮助这类自闭症患儿不因家庭困难放弃康复训练,实现入学和正常生活的梦想,也重拾家庭的希望,普陀区代表处委托上海普陀区展翼儿童培智服务中心开展爱“星”融合计划,为自闭症患儿的困难家庭提供康复课程支持。

爱“星”融合计划共分为三大内容,目前获益的孩子达到132人次,课程涵盖认知、语言、精细、感统、融合小组类型的针对性课程,主要帮助孩子锻炼认知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感觉统合、手眼协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开展阶段化评估33次,受助家庭的孩子恢复程度都得到了有效提升;通过每月一次的志愿者培训,邀请专业讲师交流分享特教知识,为志愿者们答疑解惑;组织家长课堂4次,疫情防控期间更是组织家校紧密互动,帮助家长学习到居家干预的策略、发育迟缓和自闭症患儿的干预方 法。

猜你喜欢
普陀普陀区慈善
上海市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四(7)小精灵中队
“领”航蒲公英 “巾”彩少先队——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新普陀小学东校“红色”风采
慈善之路
咏南昌县月池村普陀佛塔
上海市普陀区多措并举 保障外卖餐饮食品安全
庄子纯??《观书有感》
王安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节选
关于慈善行为和慈善促进的几个问题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