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2022-10-24 11:31马庆国娄冬梅邢宝运
山东农机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秸秆

马庆国 娄冬梅 邢宝运

近年来,各地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伴随玉米一起生长的秸秆量也与日俱增。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回收再生能源,但因科学技术发展过快,新能源种类丰富,使得秸秆的利用价值下降,大量的秸秆被就地焚烧,直接影响了空气环境质量。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农业机械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进而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玉米秸秆露天焚烧带来的危害

我国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生活使用的能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家用取暖材料和燃烧材料,分别被电气资源取代,而家养牲畜的食物也被饲料所取代,玉米秸秆的占比较少,大多用来给牲畜做保暖使用,大量玉米秸秆利用率得不到充分发挥。

露天焚烧玉米秸秆有以下危害:其一,引发交通事故,焚烧秸秆时形成的烟雾,会降低空气中的能见度,直接影响居民的出行,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司机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其二,会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硫、磷等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浓度高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碳氧化物和烟尘,对人的眼睛、鼻子、咽喉等刺激较大,人们呼吸有毒物质过多,容易造成咳嗽、胸闷等情况,甚至导致支气管炎发生;其三,露天焚烧玉米秸秆会使土壤表层温度急剧上升,蒸发土壤中的水分,破坏有机物、烧死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降低次年农作物的生长产量和质量。同时,焚烧秸秆会带来火灾隐患,一旦在村庄附近产生,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

二、农业机械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作用

玉米秸秆是重要的农业资源,秸秆还田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N、K、P等养分,提高土壤活性。因此,为促进玉米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空气环境质量,全国各级政府纷纷针对当地情况,出台了诸多禁止秸秆禁烧的措施。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部分地区配备了农业生产机械。例如,平阴县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机械的好处,在农业机械投入使用后,提高了当地农民播种与收割的效率,提高了玉米秸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玉米秸秆切碎机和玉米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投入,能帮助农民在收割玉米的同时,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提高工作效率和收割质量。

简而言之,利用农业机械对玉米秸秆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不仅能提升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还会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农业机械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应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大势。

三、存在问题

(一)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价值认识不充分。对当地政府提倡的秸秆处理方式和补贴措施等不了解,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多数农民只关注眼前利益,对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抱着观望、犹豫的心态。同时,由于收获秸秆和投入劳动的资金成本较大,玉米的收益较少,农民还是习惯焚烧秸秆,直接影响了玉米秸秆实现机械化综合利用的推广和普及。

(二)玉米秸秆的产业化方向。玉米连年丰收,导致秸秆大量积存。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其次,由于化学工业发展迅速和市场供应充足,为农民解决了农作物肥料投入、土壤有机物增加等问题;最后,从事秸秆经营产业的农机大户较为分散,未形成系统且完整的产业链,无法实现规模化经营,产量面临不确定,没有一定知名度,在市场中没有竞争优势,销售量低,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些现象说明,发展玉米秸秆的产业化还有极大的潜力和空间,只要找准路子,加大措施,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三)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已将玉米秸秆中的大部分能量转移到气体中,进而形成气化技术,可应用于区域取暖、发电等,成为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优质能源。但我国在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推广和服务上,仍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稳定性不确定,服务体系不健全,精英技术骨干较少。尽管各地农机部门围绕玉米秸秆利用进行了大量的机械引进、试验、宣传工作,但实际使用和推广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机械技术不够成熟,售后服务跟不上,技术指导不利,机械成本过高,农民手头资金紧张,支付不了高额资金,制约了秸秆利用机械化推广普及步伐。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扶持力度。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经济效益显著的富民工程,当地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对玉米种植户的扶持力度,加强机械生产监管力度,加快玉米秸秆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力度,制定和实施完善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支持、财政补贴政策,提高秸秆利用的经济效益。

(二)加强对秸秆利用机械化的宣传引导。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转变传统焚烧秸秆观念,通过举行秸秆价值知识讲座、组织秸秆处理示范基地等方式帮助农民加深对玉米秸秆利用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因地制宜,可在一些小规模玉米种植区,建立机械化秸秆收获站点,将种植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观摩学习,给予适当扶持,调动农民的使用积极性。

(三)加快农机农艺融合和技术研发。在玉米机械使用上,各地农机科研机构应加强调研力度,并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例如不同地区的玉米种植间距、生长情况、土壤特征等,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种植习惯,对农艺进行统一指导。同时,与各地区加强技术交流,在研究新技术时,综合考虑玉米种植行距、机械设备体型大小、种植面积等,以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推动玉米种植的机械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秸秆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