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阵地有新作为

2022-10-25 03:16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执法检查疾控中心公共卫生

文/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办公室

建立不驻会委员工作室是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举措,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不驻会委员及其所在单位的作用,为市人大常委会、专委会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提供智力支撑。

设在上海健康医学院的郑沈芳委员工作室于2020年6月挂牌,是首批组建的工作室之一。两年多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先后委托工作室开展5项调研课题,并举办市人大代表专题培训班1次等。

工作室为委员会依法履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部分研究成果被吸收进有关法规审议意见报告或执法检查报告,对提高立法质量、监督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委员会参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起草、审议、修改的过程中,吸收了工作室的建议,提出在“基本原则”中增加“坚持党的领导”的建议;在“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中增加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建立党委领导、基层党组织为基础的工作机制等内容;在“监测预警体系”中明确完善监测哨点布局,将各类医疗机构、药店、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单位和场所作为监测哨点。再如,委员会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执法检查报告中,采用了工作室的成果,针对疾控队伍人员流失问题,提出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完善疾控中心激励保障机制、实现各区疾控中心专业技术能级相对均衡等建议;针对医防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提出推行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相关科室人员双向交流,探索建立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防科(防保科)由疾控中心派驻的工作机制,使公共卫生工作在同一标准下“同质化”运行。这些建议最终被写入相关法规或审议意见报告,使委员会的履职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执法检查疾控中心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2019新型冠状病毒效果图
擎起“法律巡视”利剑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2013—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项目汇总
注重在提高执法检查实效性上下功夫
让执法检查长出“牙齿”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