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提升人大履职质效

2022-10-25 03:03郁文涵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委员人大代表委员会

文/郁文涵

作为人大的法定常设机构和重要组成部分,专门委员会职能作用的发挥对于提升人大工作整体质效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优化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结构,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20年起,在市委支持下,市人大常委会结合立法、监督等实际工作需要,探索建立了由基层一线市人大代表担任专门委员会委员的工作制度,先后任命39名代表到专门委员会任职,为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提高履职专业化水平,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门制定市人大代表担任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的工作意见和流程,明确了这项制度的总体安排。实施路径上,坚持统筹规划、分批任命,积极稳妥予以推进,力争本届内专门委员会力量明显增强;人员结构上,坚持急缺先补、精准匹配,优先安排熟悉法律、财政金融、文化、卫生、城市建设、基层治理、农业农村等领域的专业人士,逐步扩大委员的行业覆盖面;关系待遇上,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在不转关系、不占编制、不讲职级的前提下增强工作力量。工作意见和流程的出台,标志着这项工作正式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选好人是这项制度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常委会党组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履职表现突出、来自基层一线、年龄梯次合理、专业能力急需的标准,广泛排摸代表资源,相关人选经审查考察等相关程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相关专门委员会把最大限度发挥委员作用作为重中之重,既敢于“压担子”,让委员通过深度参与重点立法监督项目以及牵头开展课题调研等方式,为全市中心工作和常委会重点任务献智出力;又会同委员所在单位加强服务保障,积极为委员更好履职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常委会党组还专门制定相关评估办法,定期对委员履职及服务保障等情况开展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完善相关举措。

建立市人大代表担任专门委员会委员工作制度,是发挥代表核心资源作用、激励代表积极履职的有力举措,是加强地方人大自身建设、助力人大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方式,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密切人大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益尝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制度实行两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成效。

拓宽了人大代表履职的新渠道。代表担任专门委员会委员后,普遍感到政治站位更高、信息渠道更广、履职舞台更大,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提出议案建议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自获任命以来,39名委员共履职1498次,提出议案150件、建议288件,分别是被任命前的1.4倍、2倍和2.2倍,人均数高于市人大代表的整体比例。23名委员入围百名履职积极代表,在代表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了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履职质效的新提升。委员们积极发挥专业特长,围绕常委会履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推动相关问题有效解决,拓展了常委会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从本市“一江一河”立法前期调研到乡村振兴条例出台,从垃圾分类监督调研到浦东新区破产法规制定,近年来常委会交出的履职答卷中,都凝聚着委员们的智慧与心力。

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新实践。委员们用好身处基层、扎根人民的优势,先一步听民声,俯下身汇民意,广渠道聚民智,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特别是2022年3月以来,面对空前严峻复杂的新一波疫情,有关委员紧贴人民群众所急所愁所盼,提出关注封控期间罕见病患者药食供应、启用公交车缓解生活物资配送压力、加强“场所码”核验使用监管等建议,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应有贡献。通过这些委员的履职实践,常委会工作的民意基础更加扎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市人大各项工作中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建立由基层一线市人大代表担任专门委员会委员的工作制度是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有益探索,成效已经显现。下一步,将深入走访委员所在单位听取有关履职意见建议,组织履职情况评估、开展委员履职经验交流,通过实践和有力举措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制度,进一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深挖代表履职潜能,深化代表参与常委会和委员会工作的实践,以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展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猜你喜欢
委员人大代表委员会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跟踪导练(五)(2)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有多少委员会(答读者问)
看望委员、代表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辽宁贿选
[指导委员会]
代表、委员风采录